日媒爆料台灣在愛沙尼亞設處卡關2年!因命名「台北或台灣」喬不攏
日經亞洲3日報導,台灣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設立代表處陷入僵局,雙方談判兩年以來,因代表處欲使用「台灣」或「台北」一事上喬不攏而停擺,凸顯在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壓力與日俱增之際,台歐關係仍面臨現實掣肘。
目前台灣駐拉脫維亞代表處兼管愛沙尼亞事務。2023年愛沙尼亞政府宣布願意接受台灣設立代表處(representative office),但兩年過去,多名熟悉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代表處仍因命名談不攏而停擺。
台灣方面希望沿用立陶宛模式,命名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但愛沙尼亞因擔心引發中國報復,堅持使用「台北」(Taipei)字樣。
「要求愛沙尼亞使用與駐立陶宛代表處相同名稱,絕對行不通」,一位歐洲外交人士直言,「立陶宛之所以能撐過那場泥淖,是因為中國的報復過火,逼得德國出面捍衛的不只是立陶宛,而是整個歐盟單一市場」。這名外交人士稱,「若愛沙尼亞仿效立陶宛,恐怕難以獲得其他歐盟國的支援」。
愛沙尼亞外交部10月28日回覆日經詢問表示,2023年內閣會議曾決議「接受設立非外交性質的台北辦事處」,並強調至今「尚未收到任何開設辦事處的正式申請」。聲明稱:「世界多數國家都有台北辦事處,完全符合一中政策,愛沙尼亞仍遵循該立場。」
當年立陶宛以「台灣代表處」名稱設處引發北京強烈報復,包含降級外交、驅逐大使與切斷貿易往來,但也意外促使歐盟團結捍衛單一市場。分析指出,中國可能已從中吸取教訓,未來若施壓愛沙尼亞,將採更具針對性的雙邊手段。
國際危機組織資深分析師楊晧暐(William Yang)持類似觀點表示:「若過度糾結名稱這類象徵性問題,反而可能讓近年建立的外交動能停滯。台北應聚焦在具實質合作意義的領域,像是共同應對混合威脅與強化關鍵供應鏈。」楊晧暐近期在報告中呼籲歐盟成員國加強與台北的外交互動。
更多udn報導
快開音響!「1歲數」以上常聽音樂 可降低近4成失智風險
健忘、失智恐是腦內毒素堆積 醫4招重啟大腦清潔工排毒
人和除濕機不要共處一室?粉專:設定1濕度範圍就可以
歲月沒留下痕跡!45歲張柏芝站學生旁邊「狀態超驚人」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曝光機大躍進?傳成功生產7奈米 專家曝「開闢全新技術」可期:超越ASML
上海新創公司宇量昇打造曝光機並生產7奈米晶片,9月傳出初步測試結果正面,尚未得知何時將能晶片量產。而宇量昇為中國華為體系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對此,科技力智庫執行長烏凌翔於YouTube頻道《烏鴉笑笑》中,引述中國消息來源指出,宇量昇共生產3座曝光機,並分別交付予3家晶圓廠座調整測試。 烏凌翔表示,中國許多大專院校及科研單位,均加入一項所謂「全國一盤棋」的曝......
風傳媒 ・ 1 天前
擔憂立陶宛夢魘重演?日經亞洲:台灣駐愛沙尼亞代表處踢鐵板,因「台灣」二字卡關兩年
一場關於「正名」的外交角力,讓台灣在波羅的海的擴展計畫陷入僵局,也揭示了中俄兩國對台灣外交處境的打壓。多位知情人士對《日經亞洲》透露,愛沙尼亞與台灣原訂在該國首都塔林(Tallinn)設立準外交機構的計畫陷入停滯。至於卡關的癥結點則在於:台北堅持使用「台灣」(Taiwanese)之名,而塔林方面則因忌憚北京反彈,堅持沿用國際慣例的「台北」(Taipei)。這......
風傳媒 ・ 1 天前台孤立無援 非潛艦管理不善藉口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2日刊登「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廷禎發表的專文〈台灣潛艦困境的教訓〉,剖析台灣的國造潛艦(IDS)計畫。文章揭露台灣在推進雄心勃勃的國防自主計畫過程中,正因內部管理不善、資源匱乏與合約商內鬥,而面臨嚴重威脅。作者強調,允許台灣「拼湊式」造艦,恐非最佳選擇。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科學家新視野-非洲豬瘟在台現蹤 防疫新考驗
你或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剛下飛機,就在入境走廊上排起長長的隊伍等待手提行李檢查;但有時又能拿到一張「分流識別卡」快速通關。這張小卡的背後,其實正是台灣長年守護養豬產業、防範非洲豬瘟跨境入侵的重要防線,然而這道防線近日受到考驗。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名稱「台北」還是「台灣」喬不定 我在愛沙尼亞設處竟停滯兩年
「日經亞洲」3日報導,台灣打算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設立代表處的計畫,陷入僵局。報導說,雙方談判兩年以來,因為代表處是要使用「台灣」或「台北」一事上喬不攏而停擺。報導說,這起事件突顯在中國大陸與俄羅斯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愛沙尼亞設處 外交部重申我方秉持開放態度
針對日本媒體日經亞洲報導指台灣在愛沙尼亞設立代表處一事陷入僵局,主要原因是名稱使用「台灣」或「台北」無法取得共識。外交部今天(3日)回應時重申,外交部秉持開放態度,願與愛沙尼亞本於互惠合作精神,務實討論加強雙邊關係與增進相互了解的具體做法。 外交部再次說明台灣與愛沙尼亞關係友好,雙方在各領域交流密切,會持續在民主、自由與人權等共同價值基礎上,深化與包括愛沙尼亞在內理念相近夥伴的合作。 台灣在愛沙尼亞設處問題這兩年不時被媒體拿來報導。此事最早來自2023年11月3日愛沙尼亞媒體(ERR News)首度披露台灣將在該國設立代表處,報導引述時任愛沙尼亞外交部長馬爾古斯(Margus Tsahkna)的話指出,愛國政府同意的名稱是「台北」,因為該國在「一中政策」框架內無意與台灣發展政治關係。 上述報導刊登後,外交部隔天就立刻回應,表示台灣與愛沙尼亞為理念相近夥伴,雙方共享自由民主價值,外交部將持續強化與愛沙尼亞等理念相近國家的交流互動;幾天後又強調外交部對各項可能合作議題都抱持開放態度,樂願與相關各方進一步討論及拓展任何可能深化交流的機會。 設處消息曝光後不久也傳出中國政府的施壓,外交部每次面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鄭麗文人事布局洩端倪?郭正亮預言藍營「重拾1優勢」 曝馬英九落淚原因
鄭麗文正式接任國民主席、更在演說過程中誓言「讓國民變獅群」,坐在台下的前總統馬英九更似被觸動一般頻頻拭淚;前立委郭正亮指出,從鄭麗文的人事安排就可以發現,「新北選戰」是她的優先事項,兩岸助張方面則是有意承襲連戰跟馬英九的路線。郭正亮也表示,馬英九之所以當眾落淚,可能是聽了鄭麗文的演說,感慨「世道怎麼會變成這樣」。郭正亮在《張雅婷辣晚報》節目中表示,從鄭......
風傳媒 ・ 1 天前
愛沙尼亞設台辦事處延宕2年 日媒:卡在「台北或台灣」稱呼
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愛沙尼亞2023年宣布接受台灣在當地設置代表處,迄今2年遲遲未落實。據日媒3日報導,原因卡在雙方名稱使用「台灣」或「台北」無法達成共識。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APEC將移師中國 外交部強烈關切人身安全
[NOWnews今日新聞]於韓國慶州舉行的APEC領袖會議日前落幕,此次總統賴清德再次敦請總統府資政、台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信義代表出席,林信義今(3)日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被問及中國申請明年舉...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高雄跨年「雄嗨趴」卡司曝 陳漢典Lulu合體!收工想做「這件事」
高雄「2026雄嗨趴」跨年晚會12月31日晚7點於夢時代時代大道登場,主持陣容首度曝光,由新婚陳漢典領軍,搭檔阿本與木木,夫妻檔陳漢典與Lulu黃路梓茵同台亮相。漢典甜蜜表示:「希望跨完年能手牽手一起吃宵夜!」與粉絲共迎熱鬧跨年夜。
太報 ・ 1 天前
竹北里民活動爆疑似拐童案 人妻曝光原委:差1秒孩子就不見了!
新竹縣驚爆疑似拐童案件!竹北1名媽媽帶著2個兒子參加里民聯歡活動,排隊時1名阿婆從她和小兒子中間走過去,結果下一秒小兒子就消失了,只見小兒子被阿婆牽走,她見狀先是拉回兒子並大聲斥責,孰料對方竟嗆「是你的小孩自己跟著我走的啊!」後面還有其他阿婆冷說:「自己家的小孩要顧好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日媒曝我設愛沙尼亞駐處因名稱卡關2年 外交部:秉持開放態度務實討論
日媒報導,台灣計畫在中歐國家愛沙尼亞設代表處,但因「台灣或台北」名稱喬不攏而卡關2年,凸顯台歐關係在中俄壓力下的複雜處境。外交部今(3)日對此回應,台灣與愛沙尼亞關係友好,在各領域交流密切,願與愛國本互惠合作精神,務實討論加強雙邊關係與增進相互瞭解的具體作法。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台灣設愛沙尼亞代表處卡關2年!日媒曝原因
[NOWnews今日新聞]《日經亞洲》3日報導,台灣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設立代表處卡關,主要原因是名稱問題,我方欲使用「台灣」字樣,愛沙尼亞則要求採用「台北」,雙方僵持2年還喬不攏,這表明儘管台灣與歐洲...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喊中獎要回饋!民眾「給雙證件影本領1千」 警:疑詐團蒐集個資
在台北萬華竟有人打著「做公益、發現金」的名義當街擺攤,聲稱老闆託神明的福賺了100萬要回饋,只要繳交雙證件影本,就能領一千塊。警方趕到現場後發現,這根本不是什麼回饋活動,而是疑似詐騙集團蒐集個資的手法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從燒光經費到世界第一 拓凱董座回饋母校
[NOWnews今日新聞]「那時候沈文振幾乎燒掉所有錢、花了一年研究,才讓拓凱成為網球拍的世界第一」,天下文化總編輯李桂芬分享《以5微米連結世界》一書的片段,解釋拓凱實業董事長沈文振如何從零開始,破解...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台塑四寶機會來了!謝金河點名最先翻身黑馬:搭上缺貨熱潮
台塑四寶近年市值從高峰滑落,多次對台塑集團提出警訊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以「南亞的新轉捩點」為題發文指出,南亞歷經四年低潮,如今終於迎來轉機。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美國雜誌刊文揭潛艦困境 陳菁徽:嘴砲治國讓台灣更危險
美國知名軍事政治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3日刊出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廷禎發表的專文〈台灣潛艦困境的教訓〉(Lessons of Taiwan’s Submarine Woes),直指台灣潛艦國造計畫陷入管理不善、資源不足與合約內鬥,導致戰力堪憂,這項台灣最雄心勃勃的國防自主計畫,正因內部問題面臨嚴重威脅,對華府而言並非好消息。國民立委陳菁徽抨擊,嘴砲治國的作法,只會讓台灣更危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