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散熱雙雄受外資狂讚 長線價值曝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這一陣子,外資對散熱族群的態度有點異常,一份報告接著一份,每天都在看到奇鋐(3017)、雙鴻(3324)連續被升評,甚至有維持差不多EPS預估,就直接調高目標價,整個散熱族群的預估都被往上拉。當然你也可以看成是外資聯合在炒作,或是法人看好AI題材,但實際上,這背後的邏輯可能也是整個AI硬體架構正在進入「熱臨界點」後,供應鏈被迫重估的一場產業位移。
對於這個現象,熟諳科技製程的「萬鈞法人視野」粉專分析,高盛最新的報告,把全球伺服器散熱市場的總規模上修到2025年79億、2026年140億、2027年176億美元,連續三年成長111%、77%、26%。而這個成長,幾乎完全來自液冷(liquid cooling)滲透率的爆發。AI訓練伺服器從2024年的15%,在短短三年內就要衝到80%;AI推論伺服器也從1%漲到20%;連一般HPC伺服器都從0%爬到8%。這意味著什麼?代表「風冷結構」正式到達極限,AI的發熱量與功耗成長速度,已經不是加大風扇或厚化鰭片能解決的問題。訓練一個模型要用上數百顆GPU,機櫃密度從144顆拉高到576顆,每一顆晶片都在狂吐熱,散熱這件事不再是輔助,而是生死線。
散熱裝置非簡單耗材
所以液冷開始主導。所謂液冷,不是拿水管去沖,而是整個伺服器的熱管理被重新設計。冷板、匯流歧管、快拆接頭、側掛冷卻模組、CDU/RPU,這些零組件的功能是讓熱能在伺服器內部被更有效率地導出,維持系統穩定。這一整套機構的成本遠高於傳統風冷,也意味著供應鏈的內容價值全面上升。高盛估,2024年液冷市場只有11.9億美元,2027年會膨脹到151.9億,而氣冷則幾乎原地踏步。這就是為什麼外資開始「瘋狂」升評散熱股,他們不是突然愛上風扇,而是看到「零件」正在變成「系統」,「耗材」正在變成「基礎建設」。
AI伺服器的設計演進也讓這場變革沒有退路。GB200、GB300這種全櫃式訓練平台,設計階段就指定液冷,因為功耗太高,不可能用空氣解熱。當滲透率接近百分之百,採購端自然不再按零件議價,而是找能提供整體方案的供應商長約合作。也因此,奇鋐(3017)、雙鴻(3324)這些公司不再只是賣單一零件,而是進入「專案型生意」的階段。它們要懂機構設計、懂熱模擬、能跟伺服器品牌一起共同開發,交期、良率、整合能力變成核心競爭力。外資之所以一路上修預估,不只是因為EPS會跳,而是因為商業模式升格了。
結構推動冷卻技術價值
更關鍵的是,液冷的技術邊界正在被重新定義。微軟在實驗「微流體冷卻」,讓冷卻液直接流過晶片背面;緯穎(6669)用3D列印做出雙面冷板,把散熱能力提升到4kW;健策(3653)開發microchannel lid,直接從封裝上蓋帶走熱量。這些創新代表「散熱」不再是機構加工,而是進入半導體工程與熱流體設計的交叉領域。未來三年,散熱產業會更像先進封裝,高門檻、高客製、低替代性。這樣的產業特性,最吸引長線資金。
從法人角度看,這就是外資上修的底層邏輯:AI伺服器的結構性改變,讓散熱從「成本中心」變成「價值中心」。全球AI熱潮不是虛幻的題材,而是實實在在的算力、功耗與能源問題。誰能在液冷系統裡卡住位置,誰就掌握了AI工廠的現金流閥門。風冷會繼續存在,但它的天花板已經出現;液冷的曲線才剛開始上揚。外資看得不是下季EPS,而是三年後的確定性現金流。
所以當你看到奇鋐、雙鴻的評價一路被拉高,請別以為市場在炒短線。那是一個全新產業週期的開場白。不做多起碼別放空這個趨勢,見證法人怎麼看待這個商機,當AI的熱不再能被風扇帶走,能解熱的公司,就能掌握這場革命的節奏。萬鈞法人視野認為,「散熱正從配角變主角,從製造變成科技。這一次,我看外資沒瘋,只是先算清楚了溫度背後的現金流」。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快檢查!不是炎黃子孫? 這四個姓代表你可能戰神後代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造船、綠能崛起 台灣怎麼賺?
盤前/多頭來了 台股動能16檔
其他人也在看

奇鋐飆太兇遭列注意股 強制自結9月賺破半個股本、年增131%
散熱四雄之一奇鋐(3017)近期股價飆漲,昨日遭整交所列為注意股,今日則自結9月獲利,單月EPS達5.01元,年增率高達131.94%,成績相當亮眼。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焦點股》精確:AI伺服器水冷零件出貨 跳空漲停
電池盒大廠精確(3162)打進AI伺服器水冷板供應鏈,供應全球性半導體企業及AI伺服器廠商,相關產品已於本月開始分批出貨,今天開盤股價跳空漲停至60.8元,截至9:40分,成交量1894張,漲停委買張數逾1萬4000張。精確自去年起,公司即藉由精密工藝技術投入AI液冷散熱領域,研發多項液冷散熱零部件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聯發科太苦了!潛在漲幅達37% 。1300元以下都是買點
相信有投資朋友發現,聯發科(3454)來到1300元左右壓不太下去,即使外資狂砍,但聯發科就是壓不到1000元,昨(4)日外資回頭買超2866張,反而是不斷發利多的本土投顧還是賣超,合理懷疑是有壓價的嫌疑,畢竟短期績效才能對投資人有所交代,但外資看的還是那一大段魚尾巴。今日台股下殺,又是補聯發科的好機會。
理財周刊 ・ 19 小時前
綠稱公教退休金是國民年金的13.7倍 李來希曝差異:兩者類比不倫不類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明(5)日將審查《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案,藍營主張調整年改制度,引發民進強烈反彈。民進立委吳思瑤表示,全國207萬保國民年金的長輩月領不到4千元,但公教平均月退俸是5萬395元,民進反對年改走回頭路。對此,軍公教反年改大將、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批判,「國民年金」是非勞動者年金,用來與「勞動者年金」給付比較,「真是......
風傳媒 ・ 1 天前
小港機場地面師!婦被騙450萬、又再帶476萬 搭保時捷斷點
高雄一名謝姓婦人誤信投資群組以為能獲利上億元,竟於今年4、5月間在小港機場與詐騙集團多次面交現金,金額高達450萬元,6月謝婦再抵押房屋借貸攜476萬元赴機場面交,所幸家人察覺異狀,急報警求助,成功阻止謝婦再度遭騙。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台股股王事業體分割!信驊遠端管理業務分割轉至旗下酷博樂
台股股王、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廠信驊宣布,為深化專業分工並提升經營效率與長期競爭力,已於5日經董事會特別決議,通過將旗下實境遠端管理(RRM)事業(原智慧影音Smart AV事業)之相關製造及營運(含資產、負債及營業)分割移轉予其百分之百持有之酷博樂,分割基準日暫定為今年12月31日,若有異動則依分割計畫書訂定之條款處理。
太報 ・ 9 小時前
個股/PCB明星的他 目標價調升
台灣印刷電路板(PCB)製造商精成科(6191)正加速轉型布局人工智慧(AI)伺服器市場。儘管第三季受到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馬來西亞廠折舊攤提及原物料成本上升影響,毛利率僅18.9%、獲利略低於預期,但分析師認為,公司營運結構正迎來質變。國票給予精成科20倍本益比評價,推算明年合理目標價可達200元。合庫投顧則建議操作區間 95~130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月台股K線看端倪 壓力下生存14檔!
台股5日跌399.5點,收在27717.06點,成交值新台幣5894.69億元。三大法人外資及陸資、投信、自營商同步賣超,合計賣超649.45億元。群益證券投顧報告認為,台股十月單月大漲近2413點或9.34%,不僅漲幅為今年單月最大,也是史上最強十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不是工程師!「這職業」薪資3年成長20% 黃仁勳也按讚
AI教父黃仁勳日前在英國Channel 4新聞中明白指出「如果你是電工、水管工或木匠,我們將需要數十萬人來建設這些工廠」。其中也提到這些工種將成為未來職場的重要支柱,資料中心快速擴張,將為年輕人創造數以千計的工作機會,只要他們願意去唸技職學校。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鴻海劉揚偉登日經論壇 主張企業應適應地緣風險
(中央社東京4日綜合外電報導)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在日經論壇演說時,提到美中關係緊張等地緣風險時主張「企業必須適應新的環境」,並認為配合國家與地區的經濟成長,企業建立與該區域政府溝通,以及與當地公司密切合作的組織架構相當重要。
中央社 ・ 1 天前《科技》三井金屬 年內三度增產VSP
【時報-台北電】繼台廠金居宣布擴產後,日本材料大廠三井金屬(Mitsui Kinzoku)傳將於2025年內第三度上調高階低損耗銅箔「VSP」增產計畫,以因應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需求爆發帶來供不應求。 AI浪潮正推動全球高頻高速電路板材料全面升級,也使三井金屬及金居的增產動作,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據悉,三井金屬VSP銅箔具備如鏡面般光滑的表面,可有效降低電力與訊號損耗,廣泛應用於AI資料中心伺服器、交換器與路由器等設備。 該產品主要供應搭載高階半導體的印刷電路板(PCB)與封裝基板(ABF/BT)製造商,是高速傳輸設計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 三井金屬目前在台灣與馬來西亞兩地VSP月產能合計約580噸,原訂2026年9月擴增至840噸,但因需求強勁,公司內部已研議提前建立月產逾1,000噸的生產體系,較2025年初增加近一倍。 這將是三井金屬繼2025年1月與8月兩度上修後,第三度擴大增產規模。 金居也全力擴充HVLP系列高階銅箔產能,預計2026年HVLP4新產線開出,2026年HVLP3與HVLP4月產能可達100至150噸。 金居並加速三廠建置,預定2026年第四季起逐季開出新產能,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
劉揚偉:產能分散各國 鴻海扮大使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4日強調,國家間競爭正成為推動生產區域化的主要力量,全球製造業正出現一場重大轉變,而鴻海三年前啟動轉型,分散中國大陸產能外,也強化各據點管理體系,並在各據點配置負責當地業務、與當地政府溝通的「大使」。
工商時報 ・ 1 天前小摩報告估,美企AI資本支出仍有上行空間,2026年增速有望加速
【財訊快報/陳孟朔】摩根大通銀行(小摩)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美企單季資本支出普遍優於預期,超大規模AI企業的全年Capex指引再上修,預期2026年投資增速將顯著抬升。其股市策略團隊(Dubravko Lakos-Bujas)表示,市場對未來12個月資本支出的共識,已自上週的35%上調約4個百分點至39%,顯示企業擴產與算力布局的意願持續升溫。小摩提到,今年數據中心資本開支動能延續,明年可望維持強勢,支撐AI加速器(GPU/XPU)50%以上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假設;機架級交付與長約鎖量趨勢將帶動先進封裝、液冷、機櫃與配電體系同步放量,電力、光通訊與高頻連接等週邊基建受惠鏈條擴大。就財報驗證而言,已公布成績的30家AI相關企業,與其餘標普500成份相較,展現更強勁的成長差:盈利年增率約23.9%(其餘為11.5%)、營收年增率約14.3%(其餘為7.8%)。在資本開支與產品管線共振下,雲端、半導體與AI應用場景的收入可見度提升。小摩統計顯示,第三季期間,標普500有81%企業每股盈餘(EPS)超預期,高於過去四季73%的平均;營收超預期比率為76%,亦高於64%的均值。科技、金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外資喊加碼!這矽光子股盤中摸漲停寫新天價 台達電「Q3獲利創高」成交狂炸112億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4)日開高後翻黑走疲,截至上午11點整,跌幅持續擴大,觀察盤中成交額前5名,矽光子概念股、網通大廠智邦...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高盛、大摩示警! 全球股市恐現10~20%回檔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漲勢凌厲,不僅美股主要指數屢創新高,亞洲主要市場如日本、南韓與中國股市也紛紛刷新紀錄,但高盛(Goldman Sachs)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4日警告投資人,未來兩年內市場可能出現回檔,全球市場或將面臨一場「現實檢驗」。
EBC東森財經新聞 ・ 21 小時前
一圖看懂/記憶體拉回佈局? 台廠9檔可期
在AI趨勢下CSP廠資本支出持續投入,加上美國星際之門,記憶體產業產生結構性偏移,福邦投顧報告指出,記憶體產業從DRAM邁向DDR5+HBM、HDD轉向SSD(尤其是QLC SSD與TLC SSD等)。據Gartner(2025/09)研調數據顯示,DRAM端與NAND端位元需求短期將呈現逐季性增長。而從各關鍵大廠合計以及市場端貢獻推估,2025年NAND、HBM與傳統DRAM(不含HBM)整體市值約1,870.47億美元,2026年成長至2,524.25億美元,YOY+34.8%,2027年預估也將持續成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盤前/AI伺服器大出貨 BBU 7檔跟飛
Al資料中心將邁入800VDC,BBU單顆模組規格必須從現行5.5kW升級至12kW,甚至朝25kW邁進,成為推升BBU營運成長另一重要動能。近年各國加速建設AI,使得AI資料中心耗電量較2年前成長超過1倍,研究機構預估2030年AI伺服器耗電量將從目前61TWh成長4倍至306TWh,BBU也將成為AI伺服器的標準配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補充「5營養素」預防白髮提早報到!營養師教你調整飲食 找回烏黑秀髮
每天面對鏡子,發現白髮持續增加,不禁讓人感到焦慮。營養師提醒,白髮出現不僅與壓力有關,營養不足同樣是關鍵因素。當頭髮無法獲得足夠養分時,黑色素生成受阻,白髮就會提早報到。若想擁有烏黑亮麗的秀髮,除了心
健康2.0 ・ 22 小時前
目標價突破千元!美系外資看好「這檔」Q3 EPS寫7.82元 喊話加碼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美系外資出示報告,指出受惠於AI的資本支出,再加上ASIC和GB200機架的產能提升,預估勤誠(8210)第三季每股EPS有望達7.82...
FTNN新聞網 ・ 15 小時前
美軍售急速給 ! 達莫 : 100套對台岸置魚叉飛彈「加速交付」 首批5套已抵台
[Newtalk新聞]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近日舉行人事聽證會,針對國防部戰略、計畫及部隊事務助理部長提名人達莫(Austin J. Dahmer)進行審議。針對川普政府首任期批准對台出售的 100 套岸置魚叉飛彈海岸防禦系統(Harpoon Coastal Defense Systems, HCDS)交付進度,達莫在聽證會上表態,國防部正以「非常緊急、迅速」的方式推進,確保台灣能及時獲得自我防衛能力。 參議員巴德(Ted Budd)關切指出,目前僅有少數系統已交付台灣,詢問國防部後續如何確保交付順利。達莫回應,他曾親赴密蘇里州生產線了解國防工業現況,並強調此案被列為高優先順序處理,以保障台灣海岸防衛力量能及時到位。知情人士指出,截至今年 6 月,首批包括 5 輛飛彈發射車與 1 輛指揮管制車的組件已運抵台灣,並由海軍展開接裝訓練。 此外,達莫也談及美國對中國的「拒止戰略」(strategy of denial)與台灣多層防禦的配合。他指出,若要有效嚇阻並在必要時擊敗中國於第一島鏈的軍事行動,需結合美國具備戰鬥力的部隊、盟邦及夥伴的防衛體系,形成難以被擊退的防線,同時增強盟友對美國
新頭殼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