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從花蓮出發 防災不靠運氣靠制度與協作
陳淑雯/花蓮農業處長
堰塞湖不是問題,防災經驗才是!台灣的地貌美麗卻脆弱。極端氣候與強震頻仍的時代,花蓮成了全台防災體系的第一線。去年(2024)0403地震之後,全台新增1300多處崩塌地,其中花蓮就占了9成以上。這不只是地理統計,而是一個現實警訊——在這片動盪的土地上,防災不能只等災害發生後再行動,必須提前佈局。
從花蓮開始的「主動防災」行動
0403地震發生後,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簡稱水保署)率先展開行動。4月22日起,他們派出協力團隊進入花蓮各地,逐一調查新增崩塌地與土石流潛勢溪流。短短兩個多月內,共辦理5個梯次、58場現地勘查;到了9月、11月,又因颱風接續影響再辦兩個梯次、9場勘查,一整年累積7個梯次、67場。
他們不是停留在書面,而是帶著GPS與空拍機,實際走進崩塌現場,建立現地資料,再和地方政府、公所、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及專家學者一起對照修正,完成「製圖—驗證—回饋」的完整作業。透過實地勘查,調查團隊才能更加確定影響範圍,後續中央提供保全戶地址,地方公所才有辦法進行逐戶調查與防災作業。
這樣的流程,讓中央與地方在防災上第一次真正形成「協作的節奏」,不再只是單向指令,而是共同討論、共享資料。可以說,花蓮已率先完成一場「從事件應變走向制度治理」的防災行動。
堰塞湖的空白 凸顯國家防災的缺口
然而,堰塞湖仍是台灣防災體系中的「灰色地帶」。堰塞湖潰決的破壞力極強,壩體一旦崩塌,短短幾分鐘就可能摧毀下游的聚落、道路與農地。地方政府雖多次提出請求,但由於中央尚未建立系統性的主動調查與風險模型,目前現場防災仍多依賴臨時回報與被動監測。這樣的被動模式,容易讓決策慢半拍,也讓地方政府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缺乏可以依循的資料與標準。
因此,建議中央應該比照農村水保署針對土石流潛勢溪流的主動調查機制,將堰塞湖納入同層級的制度架構中。這不只是建立壩體資料,更應同步建立與土石流潛勢區相同的逐戶調查機制,以完備保全戶資料。唯有掌握潛在影響戶數、位置與撤離動線,地方政府在面對堰塞湖潰壩風險時,才能即時啟動預警與撤離。
換言之,堰塞湖的調查也必須具備同樣細緻的保全戶建立流程,讓災害防治不只是地圖上的線,而是連結到每一個真實生活的家戶。
若能進一步劃出「影響潛勢區」與「淹沒潛勢區」,再與保全村里、重要設施重疊分析,地方政府就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撤離路線與警戒範圍,真正做到有依據、有速度的防災決策。
防災不只靠技術 也靠社區
防災若只停留在中央單位或技術層面,永遠趕不上災害的速度。農村水保署與全台各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的「自主防災社區」計畫,就是讓防災走進日常生活的一個起點。未來中央若能比照這項經驗,在堰塞湖潛勢區推動社區型防災行動,結合教育、演練與即時通報,讓居民都知道何時撤離、往哪裡走,整體社區的韌性就能真正被建立起來。畢竟,當地居民才是第一線的守護者。唯有讓防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制度才有落地的力量。
從被動修補到前瞻預防 防災是一種治理思維
花蓮的經驗顯示,主動調查與跨層協作不只是技術創新,而是治理的轉變。若行政院與農業部能延續這股力量,將堰塞湖納入制度化管理,建立全國性的潛勢資料系統,台灣的防災體系就能從「災後應變」轉向「災前治理」。
防災不應是一場場孤立的救援,而是一種長期的國土安全管理。當我們開始主動掌握風險,而不是被災害牽著走,台灣的國土治理,才算真正邁向成熟。
照片來源:花蓮縣政府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颱風延長賽沒結束?專家估下周恐雙颱形成 曝「1警訊」:注意炸雨
已經過了霜降日期,來到10月底,恐怕還是有颱風生成機會。天氣專家吳勝宇今(30)日強調,晚上東北季風會增強,但太平洋熱帶洋面仍相當活躍,目前有3個系統擾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認為,未來預估恐有2個颱風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須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晚低溫恐探17度!專家曝「新颱風侵台機率」:2關鍵要再觀察
東北季風再度增強,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今(31)日北台灣再度轉涼,今晚到明晨最低溫將來到17度。至於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近日有機會增強為颱風,雖直接威脅台灣機率低,但仍可繼續觀察其進到南海的變化及外圍水氣是否往北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東北季風接力!低溫探20度 「這3天雨最大」一圖看全台降雨熱區
未來1週天氣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表示,今(31)日北台灣、宜蘭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午後有零星陣雨,北台灣氣溫約20度偏涼,中南部則要留意日夜溫差。下週一至週三(3-5日)北部、東半部及中南部山區降雨機率增加,下週四水氣才會減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把握今天好天氣!北部高溫上看29度 這時起「雨變強擴大」低溫下探19度
終於迎來好天氣!今日(10/30)東北季風減弱、華南雲系東移,僅北海岸及東半部有零星降雨,氣象署今日清晨也解除大雨特報。其餘地區天氣穩定,北台灣氣溫今日白天將有明顯回升,高溫上看39度,不過到了晚上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入夜逐漸轉涼,並有局部短暫雨發生。
太報 ・ 1 天前
周末低溫19℃!這天起雨區擴大「北台灣整天濕涼」
【陳靜文/綜合報導】今(31)日又一波「東北季風」南下,所幸冷空氣不強,氣溫降幅不大,北部低溫20℃、中南21℃、東部最低19℃!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下週一、二(3、4日)水氣增多,北部、東半部降雨範圍略擴大,雨勢稍增強,北台整天濕涼。
壹蘋新聞網 ・ 6 小時前
1週內2波東北季風報到 低溫探20度、這3天雨勢最大
未來一週台灣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雲量偏多且有降雨,中南部則以晴朗穩定天氣為主!中央氣象署表示,今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宜蘭與花東氣溫下滑,週日夜間至下週二清晨為這波最涼,低溫下探約20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明起北東降雨「低溫下探19度」 周末恐有熱帶系統發展
今天東北季風減弱,白天短暫回溫,但晚間起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降雨增加,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下周一起雨區再擴...
聯合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颱風季延長賽!下週估有雙颱接連生成 氣象粉專提醒:要留意共伴
即將進入11月,但南方熱帶系統再度活躍!「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下週預估有2個颱風接續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要特別留意是否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天氣風險」也提及,目前數值模式持續預報11月初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颱風形成機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把握空檔!白天回暖轉乾 晚起又變天「降至19度」陰雨天
今(30)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除了東半部、北海岸有零星雨外,其他地區回到相對穩定的天氣,北台灣高溫會回升到28度,不過很快地,晚上起東北季風又會增強,伴隨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又會回到陰雨的天氣,氣溫也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死豬三聯單"數據有落差"遭竄改 中檢赴環保局釐清
中部中心報導台中市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豬場在運送病死豬隻,到化製場過程,所填報的化製單,出現三聯單疑雲,數字彼此有落差,懷疑有遭到塗改與偽造,檢方已經分案調查。另外,霧峰的"燕圾湖",今天(30日)被空拍到,廚餘坑疑似溢流,擔心影響用水安全,議員怒轟要環保局長下台負責!
民視 ・ 1 天前
PFAS污染恐影響健康!專家提醒日常生活避毒秘訣
前幾年日本大阪發生地下水及河川污染事件,當地上千民眾血液檢驗結果發現過量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數值超標。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暨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中醫系臨床教授顏宗海指出,PFAS是人工化合物,可細分為PFOA、PFOS、PFHxS及PFNA等,種類多達1.5萬以上,具有耐高溫及化學穩定性,可以防水、防油、防汙,廣泛應用於工業及消費品中,像是Goretex衣服、防油紙袋、鐵氟龍不沾鍋塗層。 由於PFAS具有不易分解的特性,除了造成環境汙染,也會導致健康危害,根據美國國家健康營養調查報告發現,98%的美國人血液中都含有PFAS。PFAS的人體半衰期為3.2~5.4年,進入人體後,會分布在肝、腎、血液、甚至胎盤中,容易造成血脂異常、肝功能異常,以及增加新生兒體重降低、懷孕婦女罹患高血壓或子癲前症的風險;動物實驗則顯示,會增加腎臟癌及睪丸癌風險。 顏教授小提醒: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使用防油紙袋,若使用不沾鍋,應避免高溫空燒及刮傷鍋面,如果鍋面出現刮痕,一定要汰換。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不只塑膠害罹癌率up!她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反聖嬰訊號再度反轉! 氣象專家示警:冷冬機率明顯提高
林得恩表示,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NWS)氣候預報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CPC)10月最新研究顯示,目前氣候模式模擬結果指出,自9月起反聖嬰現象的訊號持續增強。CPC預測,今年9月至12月反聖嬰發生的可能性已達75%至80%,並可延續至明年2...
CTWANT ・ 1 天前
11月流感、新冠疫苗2階開打 嘉縣推職場揪團接種
11月1日起流感與新冠疫苗第2階段開打,凡50歲以上民眾皆可接種。嘉義縣衛生局推「職場揪團接種」服務,單位滿30人欲接種即可向當地衛生所預約,將安排醫療團隊到公司施打,並加開假日接種場、全聯及家樂福賣場接種站,提醒符合條件對象盡速接種,共同築起健康防線。11月1日起凡50歲(含民國64年次出生者)以上皆可接種,衛生局加開39個假日接種站,朴子、新港、民雄、布袋、中埔、六腳結合全聯及太保家樂福提供「接種送好禮」活動,歡迎符合公費接種對象使用服務。為鼓勵職場共同防疫,衛生局也推出「職場揪團接種」服務,凡企業、機關或工廠等單位揪團接種達30人以上,即可向所在地衛生所提出申請,預約醫療團隊到場服務,為員工省下請假及往返醫療院所的時間,也讓職場防疫更全面。嘉義縣衛生局指出,截至10月27日,嘉義縣累計75例流感併發重症,且有17例死亡,其中14例為65歲以上長者;新冠併發重症確診病例達51例,有12例死亡,其中11例為65歲以上長者。隨著天氣轉涼、流感及新冠病毒活動逐漸升溫,符合公費資格縣民應把握時機盡早接種,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提升社區防護力。本縣共有80家合約院所為大家服務,疫苗接種資訊可至嘉
台灣好新聞 ・ 23 小時前
圍堵豬瘟! 中央籌組"專家疫調團" 豬農補助11/1前出爐
生活中心/陳佳侖 、陳聖翰 台北報導農業部陳駿季部長,下午親自主持豬瘟疫情記者會,宣布現在必須和時間賽跑,因此在專家會議討論之後,決定籌組「專家疫調團」協助地方政府加速釐清疑點,只是一個星期來,台中市府的疫調說法一變再變,行政院副祕長阮昭雄就痛批地方做不來,就應該好好跟中央溝通,最怕說一個謊要用一百個謊來圓。農業部長 陳駿季:「我們中央應變中心也決定,也正式的決定就是說,我們會啟動一個所謂的專家的一個疫調團。」非洲豬瘟疫情爆發第八天,中央不等了,決定成立疫調團隊,協助台中市府執行疫調工作。指揮官農業部陳駿季部長表示,預計於11月1日前公布相關補助支持方案。(圖/民視新聞)農業部長 陳駿季:「我們調集了所有的,農業部相關的這些獸醫師專家,包括許多單位包括獸醫所,包括防檢署的署本部的人,分署的同仁,還有農科院的這些獸醫師,另外我們也邀請了,學校的這些團隊,組成疫調的一個團隊,這樣的疫調團隊,在今天下午也正式的啟動。」邀請各級學者專家,希望能盡快釐清感染源,畢竟非洲豬瘟爆發,不僅影響全國豬農生計,全台民眾也人心惶惶,不過疫情爆發至今,台中市府卻連死豬數量,都搞不清楚。行政院副秘書長 阮昭雄:「如果做不來,好好跟這個中央溝通總是好的吧,只怕他說了一個謊,要用一百個謊來圓它,就比較可惜了。」行政院副秘書長阮昭雄。(圖/Yahoo)行政院副秘書長阮昭雄怒轟,台中市府謊話連篇,因為農業局連判定不用採檢的獸醫都能先後說出3個版本,說法一變再變,疑點重重,面對各界對,台中市府的質疑部長出面緩頰。農業部長 陳駿季:「這些相關的一些可能,那這不意味著說他們的信用破產,這個是完全是無關的,我們只是跟時間賽跑,我們希望說這個疫調的這個,必須釐清的地方要更快更迅速。」不過全台溫體豬禁宰禁運,時間延長,冷凍豬肉價格飆漲,部長喊話冷凍肉品業者不要藉機哄抬價格,也將派員進行稽查,此外,針對禁運、禁宰期間受影響的一級產業,農業部將於11月1日前公布相關補助方案,希望能幫豬農盡快度過這次難關。原文出處:加速圍堵豬瘟! 中央籌組「專家疫調團」 豬農補助11/1前出爐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屏東推未滿1歲嬰幼兒營養補助金 每月2000元燕子口堰塞湖崩解!絕美「蒂芬妮藍湖」完全消失全台開戰!警政署「環保鐵腕」查緝不法傾倒廢棄物 逾4,000萬黑金
民視影音 ・ 1 天前
今北台灣氣溫回升「晚起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再轉涼
氣象署表示,今天(30日)東北季風減弱,北台灣氣溫回升,晚上東北季風開始增強,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10月31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宜蘭天氣轉涼,其他地區早晚稍涼,北部及宜蘭地區有局部短暫雨,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
雲林地檢署莊珂惠檢察官榮獲「金環獎」 政院長卓榮泰親頒 表彰打擊環保犯罪傑出貢獻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行政院環境部29日舉辦「114年金環獎頒獎典禮暨全國查緝國土保育及 […]
觀傳媒 ・ 1 天前
一分鐘報天氣 / 週六 (11/01) 東北季風增強,週末迎風面短暫陣雨溫度較偏涼
明天天氣如何? 明後天週末假期(01-02日)一直到下週一(03日)都是持續受到這波東北季風的影響,預報資料看起來因為空氣較乾,因此降雨量不多,仍是集中在迎風面地區上,包括基隆北海岸、東北角、宜蘭到花東、恆春半島一帶雲量較多、較厚,並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南投以南山區則是中午過後仍有些熱力的雲層發展帶來局部降雨的預報訊號,其他地方則是多雲到晴的天氣,尤其中南部平地應該是相當穩定的天氣型態,整體適合安排旅遊活動。溫度方面則是北台灣一整天都偏涼,其他地方日夜溫差變化較大的型態。自苗栗以北到宜蘭一帶白天高溫維持在23-25度左右,雲層較厚或風力較大的地方可能會更低一些,花東地區高溫則是在26-28度,自台中往南到高屏地區因為白天仍有陽光,高溫仍有機會接近或來到30度以上,越往南溫度升得越高。夜晚清晨在中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的低溫持續有機會降到17-19度,都市地區低溫則在19-21度之間,花東空曠地區也會降到19-21度,都市地區低溫21-23度,南部稍微再高一些,空曠地區低溫20-22度,都市地區低溫22-24度。中部往南的日夜溫差變化的確是比較大,早出晚歸的朋友要多加留意。自北海岸往南到西半部沿海、東南部到恆春半島沿海、以及各外島地區都持續有6-8級強陣風出現的機會,強風的情況也要注意,海邊風浪甚大,要留意安全。 下週二、週三(04-0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是隨著中高層短波槽東移,將有華南雲雨帶水氣伴隨向東移出,可能為北部、東半部帶來降雨增多的情況,甚至中部地區都有局部降雨的機會,快一點的話,下週三晚間東北季風就會再度增強,華南東移的水氣逐漸離開,降雨範圍會慢慢又往迎風面的地形上縮減,雨量也會減少。溫度方面變化不大,雖然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是因為降雨增多,北台灣白天的高溫回升不易,後續東北季風很快又再增強,因此北台灣溫度偏涼的情況應該會再持續一陣子,其他地方維持日夜溫差變化較大的型態。 未來幾天還可以留意一下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發展的情況,雖然預報仍在變動,但是大趨勢來看有機會在下週靠近菲律賓,然後逐漸經過菲律賓上空後往南海移動,未來有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或輕度颱風的可能性,直接威脅台灣的機會偏低,但是進入南海後的變化以及外圍水氣有沒有可能往北擴展影響台灣都值得觀察。如果移動的緯度持續偏低離台灣較遠、或是系統發展的範圍不大的話,外圍水氣不一定就會對台灣的天氣有所影響,在預報趨勢明確之前,暫時只需要繼續觀察就好,先不必太過擔心。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 / 吳聖宇 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報氣象)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