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外長訪中 強調中國對俄立場影響雙邊關係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5日專電)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薩克納近日出訪中國,4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晤,討論雙邊及多邊關係,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這是10年來愛沙尼亞外長首次訪中,正值愛沙尼亞駐北京新大使館大樓啟用。
根據愛沙尼亞外交部新聞稿,薩克納(Margus Tsahkna)指出,愛沙尼亞與在部分議題上立場不同的國家仍會保持接觸,並清楚表達自身立場。他說:「若我們不為自己的利益發聲,就會有人替我們發聲。愛沙尼亞希望與中國維持開放且務實的溝通。」
他並表示,與王毅的會談「十分坦誠」,並在會中闡述了愛沙尼亞對俄羅斯侵略及支持烏克蘭的重要立場。
薩克納強調,對愛沙尼亞及歐洲而言,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是攸關生存的問題,因此所有外交關係都需以這場戰爭的影響為考量。他譴責一切直接或間接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為,並呼籲合作防止俄方規避制裁。
他指出,歐盟制裁措施是維護國際法更廣泛努力的一環,而中國身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國際法及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方面肩負關鍵責任。
薩克納也表示,愛沙尼亞正積極與國際夥伴合作,協助被強制送往俄羅斯的烏克蘭兒童返國,並提議與中國合作,支持相關的人道行動。
談及歐中關係時,薩克納重申愛沙尼亞的立場與歐盟一致,「我們致力於在歐中關係中保持建設性、有原則且以價值為核心的對話,包括在人權議題上。」他並補充,愛沙尼亞將於2026年至2028年間擔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視維護與促進普世人權為核心任務,「人權原則具有普世性與不可分割性」。
在外長會晤前,薩克納於中國全球化智庫(CCG)發表演說。他感謝中國從未承認蘇聯對愛沙尼亞的占領,並持續支持愛沙尼亞主權。
薩克納表示,愛沙尼亞與中國都重視「聯合國憲章」(UN Charter)所確立的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原則。他強調,若國際法與協議不被遵守,那任何國家、不論大小,都將無法感到安全,「所有國家都應尊重禁止使用武力與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
愛沙尼亞外交部指出,薩克納5日將分別會見烏克蘭駐中國大使涅奇泰洛(Olexander Nechytaylo)及美國駐中國大使龐德偉(David Perdue),並聽取有關中國人權狀況的簡報。(編輯:張芷瑄)1141105
其他人也在看
南韓:北韓已派約5000名工程兵赴俄 以協助重建基礎設施
(中央社首爾4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國會議員李成權今天表示,根據南韓國家情報院所做的簡報,北韓自9月以來已派遣約5000名建築部隊人員前往俄羅斯,以協助「基礎設施重建工作」。
中央社 ・ 1 天前王毅:中國願與歐盟商簽自貿協定 雙方不是對手
(中央社台北2025年11月5日電)中國外長王毅4日在北京與愛沙尼亞外長薩克納會談時說,中方願與歐盟方面商簽自貿協定,推動中國「共建一帶一路」與歐盟「全球門戶」計劃對接。他並藉機向歐盟喊話說,中國與歐盟是合作夥伴,中歐制度不同並不意味著要成為對手。中國外交部官網昨天深夜公告王毅與薩克納(Margus Tsahkna)的會談內容,提到上述說法,並指雙方就「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而愛沙尼亞外交部也發布新聞稿指出,薩克納與王毅的會談「十分坦誠」,並闡述了愛沙尼亞對俄羅斯侵略及支持烏克蘭的重要立場。根據中國外交部官網,王毅說,中國與愛沙尼亞歷史、文化、國情雖不同,但兩國間「不存在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也沒有根本利益衝突」。建設成熟穩定、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愛關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契合兩國人民期待」。王毅並向歐盟喊話說,歷史證明中歐是「合作夥伴」,中歐制度不同並不意味著要成為對手。中方願與歐方商簽自貿協定,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與「全球門戶」計劃對接,共同致力於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根據愛沙尼亞外交部新聞稿,薩克納向王毅說,愛沙尼亞與「在部分議題上立場不同」的國家仍會保持接觸,並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AI泡沫疑慮拖累 日股隨美股頹勢收跌
(中央社東京2025年11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市場擔憂人工智慧(AI)熱潮泡沫化,日本東京股市今天隨著美股頹勢收跌。日股基準日經225指數一度重挫近5%,終場跌幅收斂至2.50%或1284.93點,收50212.27點。東證股價指數下跌41.85點或1.26%,收3268.29點。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土耳其總統:庫德族和平進程進入「新階段」
(中央社安卡拉2025年11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今天表示,土耳其在終結庫德族激進分子暴力的努力上已進入「新階段」。他並透露,對於讓被囚禁的庫德工人領袖歐加蘭與國會議員談話,他抱持開放態度。路透社報導,艾爾段(Tayyip Erdogan)表示,他上週與支持庫德族的人民平等與民主(DEM)高層領袖進行「非常有建設性」的會談。DEM高層曾敦促讓歐加蘭(Abdullah Ocalan)與一個負責庫德工人(PKK)解除武裝的國會委員會談話。艾爾段告訴執政正義發展(AK Party)議員:「看來我們已走到一個新的十字路口,正朝著一個遠離恐怖主義的土耳其邁進。每個人都必須挺身而出,盡一份力。」他說:「我們認為,相關各方的聲音都能被聽見,不漏掉任何人,即使彼此立場相左,也能坦率表達,這點極其寶貴。」這番言論或許暗示與歐加蘭接觸的可能性。歐加蘭自1999年起被監禁,但依然在敦促PKK解除武裝並解散這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PKK已於今年稍早公布相關步驟。DEM曾表示,歐加蘭依然會影響庫德族民意,且過去曾參與和平努力,所以應該讓由DEM等多個政組成的國會委員會前往監獄與歐加蘭接觸
中央社財經 ・ 23 小時前歐媒:手機定位資料遭銷售 歐盟官員身分行蹤恐洩露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布魯塞爾4日專電)一份由歐洲多家媒體共同製作的調查報導指出,歐盟官員在布魯塞爾的手機定位資訊正被公開販售。有心人士可以透過比對這些資料辨識個人身分並掌握行蹤。
中央社 ・ 1 天前歐中矛盾再起 歐盟對中企收購鎳礦啟動反壟斷調查
(中央社台北2025年11月5日電)歐中經貿矛盾再起,歐盟執委會4日宣布,對中國央企旗下公司擬收購英國礦業巨頭的巴西鎳礦業務啟動反壟斷調查,理由是擔憂鎳鐵供應移出歐洲,導致歐洲不銹鋼生產成本上升、品質下降。對此,北京今天呼籲歐盟等方面恪守開放承諾,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歐中經貿矛盾再起的主角是全球供不應求的戰略性礦產-鎳。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缺乏鎳礦,逾8成仰賴進口,主要用來生產不銹鋼與動力電池。10月末傳出,中國五礦集團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五礦資源(MMG)擬斥資5億美元收購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位於巴西的兩座營運中的鎳鐵工廠和兩個新建項目。中國五礦集團是中國中央企業,近年在海外大舉收購關鍵礦產。歐盟執委會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依據歐盟併購規範(EU Merger Regulation),對五礦資源擬收購英美資源集團鎳業務展開深入調查。歐盟執委員會表示,初步調查顯示,這項交易可能使五礦資源能夠將英美資源集團的鎳鐵供應從歐洲不銹鋼生產商轉移出去,可能導致其生產成本上升,並影響其競爭力。初步認定英美資源集團在高度集中的低碳鎳鐵市場中擁有巨大的市場支配力,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俄動「滑翔炸彈」強攻紅軍村 烏軍從北翼斬斷俄部隊
俄羅斯持續對烏克蘭後勤關鍵樞紐「紅軍城」發動攻擊,估計滲入城內的俄軍有約200到300人,不過這一區戰況,還是撲朔迷離,因為烏軍也在紅軍城北翼的多布羅皮利亞戰線,打出一波反攻,有機會再斬斷部分俄軍,但俄羅斯不甘示弱,也公布大舉轟炸附近區域的畫面。
TVBS新聞網 ・ 1 天前北京|香港成為對外投資首選
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楊蓓蓓3日表示,截至2025年8月,北京在香港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556.12億美元,占北京市對外直接投資存量49.04%,是北京市對外直接投資的首選(目的)地。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俄強攻烏東重鎮 波克羅夫斯克情勢恐撬動東線戰局
(中央社基輔5日綜合外電報導)過去一年多,俄烏在烏東大城波克羅夫斯克激烈攻防,這裡不僅是通往頓內茨克地區的重要門戶,也是烏軍補給線與鐵路運輸樞紐,一旦落入俄軍之手,整個東線戰局恐將改變。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俄軍拿下九成紅軍城? 俄稱圍困5千烏軍 烏「黑鷹」特戰隊降落後遭殲滅
[Newtalk新聞] 俄烏近日在紅軍城區域打得水深火熱,根據多家烏媒與前線消息來源指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於昨(4)日前往頓涅茨克州紅軍城(Pokrovsk)前線視察,該地被俄方宣稱已「全面攻下」,據其消息,當時烏軍已有約 5,000 名士兵被圍困。 據了解,澤連斯基抵達前線之際,烏克蘭軍情總局(HUR)特戰隊正執行一項空降突擊任務。該行動由烏軍情報首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親自指揮,目標是打通紅軍城與後方的補給走廊,據外媒報導特戰部隊搭乘美製 UH-60「黑鷹」直升機嘗試空降部隊。 烏軍黑鷹突襲部隊。圖 : 翻攝自烏克蘭國防部 但烏克蘭空軍這項看似極具勇氣的戰略操作之下,據「環球譯視」消息指出,其實此部隊在接近克拉斯諾阿爾梅斯克(Krasnoarmeysk)地區時遭俄軍防空火力擊中。根據俄方公布的畫面顯示,至少有 11 名特戰成員陣亡,部分裝備被繳獲。 俄羅斯隨後高調邀請媒體進入前線拍攝,指控烏方「在絕望中發動無效突襲」。俄方強調,此次事件證明俄軍已全面掌控頓涅茨克西部空域與交通要道。烏方則對事件保持低調,封鎖紅軍城及周邊區域的媒體進入,並暫停前線通訊發布。 烏軍
新頭殼 ・ 1 天前
南韓股市跌破3900大關!集中拋售三星電子 緊急啟動Sidecar停牌機制
據南韓媒體今天(11/5)報導,南韓股市今天開盤大跌,跌破3900點大關,外資拋售集中於三星電子,由於韓股一度下跌超過5%,南韓交易所緊急啟動Sidecar停牌機制,降低對股市衝擊。專家認為,雖然有短期波動,但長期上漲的趨勢仍然沒有改變。
太報 ・ 1 天前高盛預言兩年內美國掀大型併購潮,投資人對中國興趣回暖
【財訊快報/陳孟朔】華爾街投行巨擘--高盛集團執行長所羅門(David Solomon)在香港舉行的金融峰會上表示,2026至2027年美國有望出現一波「令人震驚」的大型併購潮。隨著企業領導人信心回升,更多公司傾向以併購強化戰略定位與規模擴張,市場對大型交易的資金與意願同步升溫。所羅門指出,過去幾季壓抑交易量的變數逐步淡化,企業端不再自我設限,評估以股票作為併購「交易貨幣」的可行性提升,對產業集中度與跨境整合的接受度也更高。高盛近期併購諮詢費用走強,印證交易活動復甦的跡象。談及中國市場,他強調評價面吸引力上升,全球資金對中國資產的興趣較一年前明顯回暖;隨資金流動改善,內地與香港的新股與再融資環境有望持續修復,帶動重點行業龍頭的資本形成。他並看好香港與中國股市的中期表現,隨全球估值中樞上移,多檔中國股票的風險報酬比改善。成交與募資面亦出現正向變化,顯示區域市場活水回流,為後續大型發行與海外回歸上市創造條件。
財訊快報 ・ 1 天前土耳其外長:盼加入歐盟防務計畫 成為歐洲安全關鍵力量
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Hakan Fidan)今天(5日)強調,土耳其的目標是加入歐盟防務計畫,並闡明土耳其的角色是提供歐盟重要安全防護。 費丹表示,土耳其希望加入1,500億歐元約(1,760 億美元)的歐洲安全援助(Security Action for Europe, SAFE),一個旨在加強歐洲防務能力的體系。 費丹在赫爾辛基與芬蘭外長會晤時,重申此一國家立場。 他向記者表示:「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為歐洲安全提供關鍵貢獻。在這一體系下,土耳其被納入歐盟的防務與安全計畫(包括SAFE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他並補充,嚴格來說,土耳其有資格參與SAFE計畫,但仍需獲得所有27個歐盟成員國一致批准。對此,希臘已警告要加以阻撓。 芬蘭外交部長瓦爾通寧(Elina Valtonen)則表達了對土耳其參與防務計畫的支持。她表示,「在防務產業合作中取得平等地位,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的。」 土耳其國防部一名消息人士透露,儘管希臘持反對立場,土耳其仍希望爭取德國的支持,以獲准參與歐盟防務計畫。
中央廣播電台 ・ 22 小時前《大陸金融》高盛:未來一年陸股看俏
【時報-台北電】受惠於人工智慧(AI)等科技發展帶動,今年來陸港股市表現強勁。高盛董事長兼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4日出席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時表示,過去一年,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情緒有很大變化,資產撤離後回歸,中資股票吸引力漸強,預期未來一年將有更穩定的投資表現。 2025年IPO市場活躍,反映投資者對環境感到樂觀。蘇德巍回顧2020至2022年期間,中資股市值流失規模達6兆美元,市場進入深度調整,而去年以來A股反彈80%,已彌補約一半損失。隨著全球資金對中國市場著手布局,相信未來一年中國股市將有更穩定的投資表現。 同場出席的摩根士丹利主席兼執行長皮克(Ted Pick)表示,MSCI亞太指數今年上漲超過20%,對該區域仍然看好,關注AI、機器人、電動車和生物科技等產業,其中有許多相關領域的企業在香港上市募資,正是看好港股前景。 另一方面,皮克指出,美國股債市場目前較昂貴,可能出現10%至15%回調,並強調是市場健康調整。此外,皮克認為4月爆發的對等關稅政策和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風險已收斂,2026年將更加關注企業營利的基本面。 蘇德巍亦認為,未來一兩年內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西班牙潛艦「艾薩克佩羅號」 首參與北約地中海巡邏
記者潘紀加/綜合報導 西班牙海軍新一代S-80級攻擊潛艦首艦「艾薩克佩羅號」(S-81),10月中旬開始部署地中海,首度參與北約「海洋衛士行動」(Operat
青年日報 ・ 1 天前肺阻塞6成心血管共病 專家促戒菸
肺阻塞或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在民國113年,死亡人數已超過6000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4日發布一項針對1240名肺阻塞者的調查報告。這些患者中,高達61%都有心血管共病,提醒患者戒菸,遠離致命風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紐時:川普關稅壓力下 中國出口額仍有望再創紀錄
(中央社台北5日電)紐約時報報導,隨著美國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美國進口商的採購量大幅下降。但今年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量大幅激增,意味中國製造業的主導地位不會輕易動搖,中國今年的出口額有望再創紀錄。
中央社 ・ 1 天前紐約市長激戰 川普籲猶太選民別把票投給曼達尼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抨擊民主紐約市長候選人曼達尼,不僅稱他「仇恨猶太人」,還說猶太選民不應把票投給他。曼達尼有望成為紐約首位穆斯林市長。
中央社 ・ 1 天前
「軍傳媒」制裁下的俄羅斯經濟困局與烏克蘭重生的代價
自 2022 年 2 月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廣泛的經濟制裁,而俄羅斯亦為戰爭付出了顯著的經濟代價。由於西方制裁針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及煤炭產品實施限價或禁運,導致俄羅斯油氣出口利潤受到壓抑對俄油價設定折扣,預估俄羅斯每日損失可達億美元級別。另一方面,俄羅斯煉油能力亦因烏克蘭方面的襲擊而受干擾,從2025年初開始,烏克蘭改變戰略,開始對俄羅斯六油廠襲擊,據報俄國煉油能力下降至少約40 %。
鏡新聞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