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失敗後的台灣政局:藍白綠未來兩年的走向將會如何?
台灣兩輪「大罷免」落幕,在野國民被提出罷免的31名立委全數保住席位。
這場被視為可能逆轉立法院「朝小野大」局勢的政治運動失敗後,總統賴清德宣佈將改組內閣等「四項調整」,國民主席朱立倫也向執政提出了「五大訴求」。
明年台灣將舉行縣市首長選舉、2028年是總統大選年。究竟這次「大罷免」失敗後政局發展將會如何、朝野對立的「政治僵局」能否打破?BBC中文請來多位專家分析。
值得關注的還有,台中市長盧秀燕在選後被點名呼籲接任國民主席,或將決定藍營未來走向。這次藍白兩合作的成功,也可能使雙方在明年縣市首長選舉有更多整合機會。
「朝小野大」政治僵局待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K_9Z52oyc
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罷免」行動,由公民團體發起、執政民進支持,試圖翻轉2024年選舉後「朝小野大」的立法院格局,第一輪罷免在7月26日進行投票,當時24名國民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均未能通過;週六(8月23日)的第二輪罷免,7名國民立委的罷免案也遭否決。
與第二輪罷免同步舉行的「核三」重啟公投,因為同意票未達四分之一門檻而未通過。但同意票數為434萬,多於此次不同意的151萬票,也超過了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的380萬票。
「大罷免」結束後,台灣立法院維持原本席次分配:國民52席、民進51席、民眾8席、無籍2席,這一年來「朝小野大」、行政立法權對立的「政治僵局」,也將持續對執政民進推動政務形成考驗。
台灣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劉嘉薇教授向BBC中文表示,罷免結果呈現「最新民意」,「執政須承認是立法院少數,跟在野陣營溝通妥協,釋出權力,才能運作政治解決僵局。」
她說,過去一年立法院互不相讓的政治僵局「已造成台灣憲政體制無法順利運作」,賴清德政府兩次提出的大法官人選在立法院都無法過關,司法院長從缺,憲法法庭也形同停擺。
劉嘉薇認為,在未來,賴政府應主動尋找解套方式,包含提名大法官人選前與在野陣營溝通,「了解其合適人選標準」;制訂預算案時加強協商。具體手段方面,他可透過總統的「院際調解權」,召集各院院長會面協商解決爭端;也可以民進主席身份,邀請兩主席會商。
中正大學政治系蔡榮祥教授向BBC中文表示,學界對於解決台灣目前政治僵局,有討論籌組聯合內閣和共治政府的聲音,但可能性不高,未來應會維持少數政府,執政進行部分內閣改組,「但有可能考慮任用非民進籍、能爭取中間選民支持的人士入閣。」
蔡榮祥認為,國民在選後未必會持續在立法院與執政強硬對抗,第一輪「大罷免」後就有部分國民人士採取較溫和路線,例如八月台美關稅談判時,台中市長盧秀燕就曾提出要做「政府後盾」,「有些法案還是不會照民進版本通過,但較沒爭議的民生法案,可能可以看到合作。」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政治學家郭泓均(Raymond Kuo)向BBC中文表示,台灣將持續看到「分裂政府」狀況,能否打破僵局,取決於賴清德如何與在野達成協議,「特別是在國防與能源議題」;同時也端看在野是否願意「停止在立法與憲政上進行強硬對抗」。
郭泓均指出,台灣各主要政都需進行嚴肅的「內部改革」,民主社會需要強大的在野陣營監督執政,其須吸收民意與專業意見,制定一致的政策平台,並在立法院推動議程,然而目前國民和民眾「皆未達到這一標準」,兩者都傾向使用極端言論、負面競選與(字面上的)立法院衝突來阻撓執政,而非推動自身政見。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張峻豪教授也指出,這屆立法院國民有多位新科立委,部分政策未必與團持相同看法,他們經過罷免選舉累積實力,將來未必都會依循意,「執政應嘗試與這些立委合作」。
張峻豪認為,賴清德政府亦有可能受外部壓力而轉變態度,「如果民進還是無法在立法院提高軍購等國防預算,使美國產生疑慮,就可能為了提升執政正當性、得到美國信任,進而妥協釋放善意。」
他指出,朝野對立在台灣憲政史上並不新鮮,陳水扁也曾面對,但賴清德目前面對更大的民意壓力,卻未見有積極回應。
「這次很大的訊號是,選民認為民進輸了國會選舉是不應該翻盤的,行政跟立法互相制衡是理所當然的事,2024年大選、2025年連續兩次罷免投票,都展現了強烈民意,告訴執政當局你就是要面對少數執政的狀況、要釋出更多善意,但賴總統沒有提出很具體的措施如國是會議,或鞭會有更多作為等。」
賴清德提內閣改組
接連兩輪罷免選舉結果,反映賴清德政府執政面臨的挑戰。726罷免後多項民調都顯示,執政民意滿意度明顯下滑,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滿意度皆已跌破三成創新低。不僅台灣社會引發內閣重組的討論,內也出現檢討聲浪。
總統賴清德在週六選後召開記者會表示,將啟動行政院內閣改組,而行政院長卓榮泰在7月26日後曾多次請辭,但在應對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及南部風災重建、穩定推動政策等仍在進行,他希望行政院長卓榮泰留任。行政院公佈,將在下週啟動人事改組。
先前經濟部長郭智輝、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則都已在8月23日第二輪罷免前請辭。
但張峻豪教授表示,民進新任秘書長徐國勇、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都是和賴清德相近的人,顯示賴面對重大挫敗後,反而是把權力圈子進一步縮小,「過往歷史都是如此,越面對執政上的困境,更會把權力掌握得更緊」。他表示,外界都在觀望這樣的行政團隊,是否能發揮更多專業,以及面對朝野協商並促成和解。
台灣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顏維婷向BBC中文表示,內閣改組是賴清德選後改革的第一步,但仍要檢視「行政院長會不會換人?是小改組還是大改組?」目前外界多批評賴清德政府決策群過於狹隘,新任內閣能否帶入新的聲音和多元意見才是重點。
「民進不是沒有輸過,重要是觀察其823之後的作為,」顏維婷指出,2018年前總統蔡英文在九合一選舉大敗後,明快更換行政院長,其決策風格、意見廣度也比現在政府寬,「蔡英文當時仍握有立法院多數席次,賴清德處境是更為艱困,他需要比蔡英文更為妥協,如果沒把握機會,無法在府院、團間做好聯繫,民調就會進一步下降。」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向BBC中文表示,綠營支持者目前也期待看到賴清德願意為大局「有所改變」,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被認為是個「deal maker」(交易能手),擅長協商和達成協議,賴清德應該釋出更多善意,利用總統層級協調行政立法。
王宏仁指出,先前賴清德曾邀請在野陣營會談未果,應該再試一次,並試圖在綠營內部整合共識,「排出哪些政策可以退讓,哪些理念要堅持的優先順序。」但在這次選後談話中,其並未提及朝野要如何具體對話。
大罷免結果代表綠營挫敗?
大罷免如何影響台灣藍綠政治版圖,也受到各方矚目。
張峻豪教授分析,在許多過去藍白合奏效的選區,不同意票高過前一次的得票,反映在2024年後雖然民眾因柯文哲被關押而支持度下滑、國民也流失了部分支持,但是中間選民也「對民進反感」。
張峻豪強調,這不代表反對罷免的中間選民支持國民或民眾,未來各陣營都要面臨「鐘擺」的情況,選民可能因為反感某一方而改變投票立場。
學者蔡榮祥指出,此次由公民團體發起大罷免,雖然結果看來失敗,但數據可觀察到罷免團體提出的訴求仍吸引不少「過去民進沒有動員到的人」。
「這些人到2028年國會選舉時,還是會扮演重要角色,包含過去被認為政治參與度低的女性,是這次主力成員,對國民也是一個警訊,民進應該延續聯盟合作,不要讓公民力量散去。」
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林宗弘先前指出,7月26日第一輪罷免投票率約55%,其中支持罷免的票數占比約43%,已高於2024年總統選舉民進在藍營優勢選區的36%得票率,顯示罷團動員有效吸引了部分藍營選民(特別是淺藍選民)支持罷免。
王宏仁指出,兩輪罷免選舉並未涵蓋全台灣選區,僅佔總投票人口四分之一,結果未必能反映接下來2026年地方首長選舉、2028年總統大選的發展,未必能形容民進「大敗」,其在立法院的席次分佈僅是回歸本來基礎。
「但這對國民來說是很好的開始,」王宏仁指出,國民認定罷免大勝,氣勢受到鼓舞,這次面臨罷免選舉的台中立委江啓臣、楊瓊瓔,也透過這次選戰動員和練兵,為其未來是否參與台中市長選舉做準備。
盧秀燕接國民主席?
值得關注的,還有國民在兩次罷免選舉取勝後的政治動向。國民主席將在九月面臨改選,迄今人選未明。
國民主席朱立倫在週六第二輪罷免後表明,將會辭去主席,並呼籲台中市長盧秀燕接棒,帶領國民面對台灣接下來的2026年縣市長選舉及2028年總統大選。
盧秀燕在第二輪罷免選舉受到外界高度關注,這次七位面臨罷免的立委當中,台灣中部選區立委就有五個人,其不僅積極助選、陪同中部立委掃街拜票,也多次與國民主席朱立倫聯手為反罷免造勢活動站台。
劉嘉薇指出,這次罷免選舉對於盧秀燕是一次政治檢驗,如今中部的五位立委成功保住席次,「代表盧秀燕輔選成功,墊高她在內和台灣政壇的地位。」
然而,盧秀燕近期多次被媒體詢問競選國民主席意願,始終未正面回應,也多次傳出其不願參選。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認為,盧秀燕勢必將扛起主席的責任,這是「民意所趨」,一再推卻可能造成支持者失望。由於兩波大罷免和公投投票藍白合態勢明顯,牽動2026年台灣縣市首長選舉的整合,「在野陣營也產生更多期待與希望」,盧秀燕能否為其帶來改革方向,意味承擔更多支持者的期待,要「交出更好成績」。
張峻豪指出,盧秀燕先前表示對競爭主席不感興趣,可能是擔心該職位耗損其政治能量,「想要減少犯錯」,但兩輪罷免選舉的好表現都為她「打了一劑強心劑」。
藍白整合的下一步?
多名專家都指出,這兩輪罷免選舉都顯示「藍白合」成功,外界也更加關注兩在2026年台灣地方選舉將如何合作。
由民眾主席黃國昌發起的「重啟核三」公投有超過400萬同意票,超過了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的380萬票。
張峻豪認為,這標誌黃國昌的重大勝利,代表民意對民眾的肯定,未來無論是談「藍白合」或與國民合作抗衡民進,民眾都有非常重要的角色。「隨著民眾政治能量提升,如果能得到更多淺白和中間選民支持,在原本綠、白選票重疊的情況下,將對賴清德造成更大困擾。」
日前,黃國昌已表態參選新北市長。不過,國民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都接連提出參選意願,顯示兩在這一題上還未出現共識。
學者蔡榮祥指出,由於民眾的「兩年條款」,黃國昌將在明年一月卸任立委,他此次全力為國民助選立功,有更多籌碼能與國民協商,即使明年不參與新北市長選舉,也可能在2028年與國民候選人搭配投入總統大選。
蔡榮祥也說,這次由民眾提案的重啟核三公投,即使因為未達門檻通過,同意票數仍多於不同意票數,這不僅為民眾拉抬聲勢,也讓黃國昌有更多與國民談判的資源。
不過,學者王宏仁也表示,黃國昌在公開表態參選新北市長前,缺乏與藍營溝通,只考量其政利益,可能令他最終走上前次總統大選藍白整合失敗的道路。不過,王宏仁認為,距離明年縣市長選戰還有一段時間,兩將如何協調,還有待觀察。
BBC中文記者李澄欣對此文亦有貢獻。
看更多相關新聞
台中罷免3藍委失敗 罷團︰非完全失敗
藍委:人民希望強力監督的在野力量
民進內未逼宮 但劍指柯建銘辭總召
7藍委罷免案全否決 外媒:選民再次拒絕民進翻轉立院
評823結果!小笠原籲民進「重建2招牌」:做到1事2028更有望獲勝
其他人也在看

普發現金1萬元要來了!立院聯席會通過初審 10/17可望三讀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連續兩日審查「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外界關注的普發現金1萬元發放時程也成焦點。財委會今(9)稍早完成初審,預計將在14日程序委員會排入17日立法院會議程,完成三讀程序。依規定,特別預算公告後一個月內將啟動發放作業,並於七個月內完成發放。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MLB季後賽/補位漏接!錯失雙殺守備 斯漢送大禮給費城人害道奇落後
國聯分區系列賽G4道奇和費城人上演精彩投手戰,前6局打完雙方先發投手都沒有失分,道奇7局上換上斯漢(Emmet Sheehan)中繼,不料他因為自己補位漏接導致雙殺守備無法完成,隨後他也為這個失誤付出代價,被費城人敲出二壘安打先馳得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EP9完整版-韓國女軍官第一次吃台式牛排 邊驚呼邊嗑光!談到台灣兵役當四個月 表情超微妙【Yahoo x 咪蕾】
咪蕾這次帶韓國女軍官來吃台式牛排,對於牛排的大小還有價格驚嘆不已!吃飯中聊到關於兩國的兵役差異,女軍官聽到台灣當兵只要四個月馬上說「好像有點短」,也分享了韓國的兵役現況! 更多《Yahoo x 咪蕾》影音:https://bit.ly/4kOmS2R
Yahoo x 咪蕾 ・ 1 天前
MLB季後賽/齊森姆低級失誤雙殺沒抓到 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落後退場
美聯分區系列賽殊死戰,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Cam Schlittler)在7局上因為隊友齊森姆(Jazz Chisholm Jr.)的守備失誤留下1出局一、三壘有人局面退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MLB/道奇球場為何成打者天堂?蒙西幽默答:可能因為有翔平吧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日前展開季後賽的分區系列賽,國聯部分洛杉磯道奇對費城費城人的第3戰於8日(台灣時間9日)登場。賽...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裝潢蟑螂出沒!交屋潮引爆糾紛潮 「拖工期、搞失蹤」土城百戶屋主受騙 新家慘變爛尾現場|房市觀點
準備裝潢的屋主可得小心了!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住宅使照核發量近7萬戶,創下近20年新高,意味著接下來將迎來大量交屋潮,隨著裝修需求暴增,市場也出現不少「裝潢糾紛」,受害案例頻傳。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MLB/衝回道奇致勝分補踏本壘細節 金慧成:完全沒想過滑壘
道奇隊南韓工具人金慧成今天11局下代跑跑回再見分,幫助道奇以2:1氣走費城人隊,挺進國聯冠軍賽,金慧成賽後受訪時分享跑壘當下的心境。 11局下道奇打者帕赫斯(Andy Pages)擊出投手前滾地...
聯合新聞網(運動) ・ 6 小時前
提前上班破道奇「8局魔咒」球迷轟動!佐佐木朗希飆火球連續解決9人
體育中心/季芸報導尋求連霸的道奇在先前的5場季後賽,牛棚於第8局一共失掉11分,但就在國聯分區系列賽G4似乎找到「8局魔咒」的解答!前幾場比賽都是在9局才上場的佐佐木,在國聯分區系列賽G4「提前上班」於8局登板,接著連續解決9名打者,後援3局無失分,沒被敲安,飆出2次三振,優異表現讓滿場道奇球迷興奮的大喊他的名字「ROKI」。
FTV Sports ・ 8 小時前
獨家/孫德榮揭5566重聚破局主因!爆昔拒合作羅志祥「從那時就知道走下坡」
資深經紀人孫德榮縱橫演藝圈數十年,是不少大咖藝人的幕後推手,他近日上 Podcast 節目《娛樂住海邊》,大談台灣演藝圈秘辛。他提到昔日打造的男子團體5566,雖然全盛時期紅遍兩岸三地,但如今團員配合度低、溝通困難,「我也不知道他們在腦筋秀斗什麼」,隨著 Energy、F4 相繼合體重燃粉絲青春記憶,不少人也敲碗 5566 重聚,但孫德榮坦言:「他們現在對合不合體這件事已經沒那麼在意了。」
鏡報 ・ 1 天前
《角頭》4大咖男星「天堂重聚」 最年輕僅享年36歲
黑幫電影《角頭》於2015年上映,由黃鴻升(小鬼)擔任兩大主角之一;2018年由顏正國執導續作《角頭2:王者再起》,票房突破新台幣1.27億元;2021年外傳電影《角頭-浪流連》上映,票房高達新台幣2億;還有2024年續集兼前傳《角頭-大橋頭》,以及2025年前傳電影《角頭-鬥陣...
CTWANT ・ 9 小時前莎莎健身房照辣翻!42歲「川字肌微歸位」根本逆齡女神
42歲主持人莎莎(鍾欣愉)一向以親民幽默的形象深受觀眾喜愛,雖然工作行程滿檔,仍不忘在社群平台與粉絲分享日常生活。她昨(9日)在Instagram曬出一張健身房自拍照,「川字肌微歸位」,好身材引發粉絲圍觀。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國聯冠軍賽G1「投手大谷」扛先發?「打者翔平」談打擊大低潮坦言沮喪
體育中心/季芸報導道奇在國聯分區賽擊退費城人,奪下晉級分區冠軍戰的門票,在季後賽雖然二刀流「投手大谷」擔任先發繳出好投,不過「打者翔平」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低潮,對此賽後大谷翔平也坦言的確打不好有點沮喪;另一方面,道奇總教練羅伯斯(Dave Roberts)也透露,國聯冠軍賽G1可能將由大谷打頭陣扛下先發投手重任。
FTV Sports ・ 5 小時前
季後賽遭藍鳥淘汰出局 A-Rod賽後為洋基找戰犯先排除了總教練
體育中心/丁泰祥 報導原以為在美聯外卡戰淘汰了宿敵紅襪隊之後,洋基隊應該可以士氣大振乘勝追擊,沒想到在美聯分區賽對上藍鳥隊,輸的是灰頭土臉,投打的表現都不盡理想,賽後,擔任轉播單位的球評,前洋基明星三壘手,生涯696轟的Alex Rodriguez,直指球隊高層要負最大的敗戰責任,而不是總教練Aaron Boone。
FTV Sports ・ 1 天前MLB》(影)同情再見暴傳Kerkering 道奇教頭:太殘酷了
洛杉磯道奇、費城費城人今天在分區系列賽第4戰打出今年國家聯盟季後首場延長賽,11局下2出局滿壘時以費城人24歲右投Orion Kerkering再見暴傳戲劇性結束。他不轉身傳更有餘裕取得出局數的一壘而是選擇本壘,決策也被討論。不僅費城人教練團、管理層第一時間選擇安撫,連道奇總教練Dave Roberts都寄予同情。
TSNA ・ 6 小時前
MLB/柯蕭提油滅火!救援2局挨轟爆5分 道奇賽揚王牌失靈
道奇今(9日)在國聯分區系列賽第3戰以2比8慘敗,未能如願橫掃費城人,先發日籍強投山本由伸主投4局就失3分提前退場,7局更派出賽揚王牌投手柯蕭(Clayton Kershaw)救援,只是他單局狂失5分,最後連主場道奇球迷都看不下去提前離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2025全台最夯休閒農場TOP9排行榜!第一名百萬人造訪免費入園在「桃園」 清境農場排第三!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在休閒農業區及休閒農場類別統計,2025年1至7月觀光人次最新數據顯示,位於桃園的「觀音蓮花園休閒農業區」以超過127萬人次奪下全台之冠,成為最受歡迎的觀光農場。此外,清境農場、武陵農場等知名景點,也因優美環境及自然體驗,吸引大量遊客造訪。
Yahoo奇摩旅遊編輯部 ・ 1 週前
顏正國靈堂明起開放3天弔唁 臨終前暴瘦22公斤「入院8天就離世」
顏正國7日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他的摯友、殯葬業者「鋼鐵爸」今(9日)在靈堂外受訪時,提到靈堂預計連續3天開放弔唁,明天是上午10點至中午12點,週末則是下午2點至4點,告別式預計設於新北市殯儀館可容納約200人的大禮堂,但時間有待家屬討論後公佈,並感謝外界關心,「我們會用他喜歡的樣子布置現場,讓他走得風光、也溫暖」,明正是顏正國的51歲冥誕,好友們也會為他準備一桌海鮮擺在靈堂。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余天小中風曝健康現況 「買好塔位」駁斥烏龍死訊
余祥銓、薔薔主持《大老闆聯盟》10日舉辦首錄記者會,余天特地到場支持。先前余天曾多次傳出烏龍死訊,他無奈表示:「我死去哪裡!」並透露現在定期做健檢,以77歲的人來說,身體還算硬朗。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3 小時前
哈孝遠過胖一晚打呼1700次「切胃保命」戴呼吸器睡覺
從籃球員轉型成為藝人的哈孝遠,長年飽受各種病症所苦,光是一個晚上就打呼超過1700次,年僅44歲就已有壓迫膀胱導致漏尿的狀況。他最近在《聚焦2.0》分享身體變化,坦言減肥是刻不容緩。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桂綸鎂新造型翻車 暴瘦大花衣「41歲像65歲」網熱議
41歲桂綸鎂闖蕩演藝圈多年,演技備受肯定,上月與日本男星西島俊秀一起登上釜山影展紅毯,6日又現身法國巴黎時裝週,造型卻引發網友議論。桂綸鎂身穿大花襯衫、黑色長褲及波浪捲髮,讓許多人一時認不出來,甚至被毒舌「有65歲的即視感」,可能是因為太瘦才有如此錯覺。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