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連三季加倉A股
新聞提要■今年以來,受到多重利多刺激,大陸資產吸引力持續增強,全球資本對大陸市場的配置熱情全面升溫,北向資金持倉市值連續三季呈增長趨勢。高盛中國散戶情緒指標顯示,若經濟和基本面持續改善,市場情緒仍有回升空間。
滬深港通資訊披露機制調整後,北向資金(外資)第三季持倉動態隨之公布。截至今年第三季末,北向資金持有A股市值約為人民幣(下同)2.58兆元,較第二季末的2.29兆元增長約12.66%,反映出2025年已連續三季持倉市值上升。
界面新聞引述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在129個行業分類中,北向資金持倉市值超百億的有50個細分行業。電池、半導體、白酒、證券、白色家電、股份制銀行、消費電子、工業金屬、汽車零部件、電網設備等行業的北向資金持倉市值位列前十名。
資金湧向科技股
個股方面,截至第三季末,北向資金前五大重倉股份別為寧德時代、陽光電源、中際旭創、北方華創和立訊精密。從持倉市值變動來看,電池、半導體等科技行業三季仍然獲北向資金青睞。其中,電池行業最新持股市值為3,006.26億元,較第二季增加1,253.81億元;半導體行業持倉市值亦連續三季增加,分別為1,191.2億元、1,339.66億元、1,927.15億元。
中信建投金融工程及基金研究首席分析師姚紫薇表示,在成長行情推動下,北向資金第三季持續增持科技類股,減持紅利類資產。最新持倉變動反映兩大趨勢,一是政策驅動下的估值修復;二是產業升級背景下的結構調整。隨大陸經濟高品質發展持續推進,科技、新能源等成長領域有望成為外資長期配置的重點。
Choice統計,北向資金持倉市值前十大行業中,僅白酒股持股市值呈現連續三季減少的趨勢,第三季末降至1,159.02億元。此外,股份制銀行亦連續三季遭北向資金減持,第三季末北向資金持有股份制銀行市值為886.57億元,較第二季末的1,234.26億元規模明顯縮水。
紅利資產遭拋售
天風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吳開達表示,寧德時代、北方華創、陽光電源、中際旭創等代表性龍頭股,都是北向資金主動加倉金額較多的個股。操作模式來看,北向資金既有順勢加倉的領域,例如漲幅較大的電力設備和電子,也有上漲後被北向減倉的領域,例如通訊等。
摩根士丹利首席大陸股票策略師王瀅近日指出,投資人對大陸資產的進一步增持將是大勢所趨。由於近年大陸在人形機器人、自動化、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慧等方面均取得長足進步,眾多投資人對多項領域的快速發展給予高度評價。然而,從全球投資人的總體配置來看,大陸股票資產的倉位仍處於相對較低水準。
另一方面,高盛首席亞太股票策略分析師兼亞洲宏觀研究聯席主管慕天輝日前表示,維持對大陸的超配觀點。高盛首席大陸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亦認為,目前A股並未出現過熱跡象。該行分析,若經濟和基本面持續改善,市場情緒仍有進一步回升空間。
其他人也在看
商品期貨趨勢專欄-美中貿易變數多 金價回檔整理
黃金期貨部分,聯準會30日最新決議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符合市場早已消化聯準會降息1碼的預期,聯準會同時預告將於12月1日前終止結束縮減資產負債表(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量化緊縮)計畫,為市場注入關鍵的流動性,然而隨後鮑爾在新聞發布會上,意外地進行偏「鷹派」的表態,降低對12月聯準會能否持續降息的預期,引發黃金期貨走勢由漲轉跌。
工商時報 ・ 1 天前
《歐股》企業財報好壞參半 歐股連四黑
MoneyDJ新聞 2025-11-03 06:07:01 黃智勤 發佈投資人消化好壞參半的企業財報,歐洲股市上週五(10月31日)收低,為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挫;10月通膨年增率為2.1%,低於前月的2.2%。 泛歐STOXX 600指數31日下挫0.51%(2.94點)、收571.89點,各大產業幾乎都下跌。10月份仍收漲,為連四個月上漲。 歐洲主要指數31日均下跌,德國DAX指數下挫0.67%(160.59點)、收23,958.30點;英國FTSE指數下挫0.44%(42.81點),收9,717.25點;法國CAC指數下挫0.44%(36.22點)、收8,121.07點。 歐洲股市近幾個月漲勢驚人,但於10月下旬創歷史新高後稍微回檔。投資人現密切關注企業財報表現、歐美央行暫緩降息的可能性和美中之間脆弱的貿易休戰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在南韓釜山會晤,達成為期一年的協議, 包括把芬太尼關稅砍半至10%,中國也承諾暫緩稀土管制並恢復購買美國黃豆;丹麥銀行分析師指出,僵局得以緩和有利市場,但波動仍可能出現。 美國聯準會(Fed)上週宣佈降息1碼,但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1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台股財報給力 後市有撐…法人預期轉為緩漲格局邁向29K
台股在川習會落幕、美股科技巨擘財報普遍優於預期等利多中,推動10月行情屢創新高,再創28,527點歷史新高。在上市櫃公司...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奇鋐、雙鴻 外資齊按讚
美股科技巨頭財報憂喜參半,然亞馬遜宣布調高今年的資本支出預估值,臉書母公司Meta也透露2026年將大幅增加整體支出,市場看好AI市場需求依舊暢旺,外資也認為當前AI投資規模遠未過熱,相關供應鏈有望持續大啖商機,散熱雙雄奇鋐(3017)、雙鴻(3324)齊獲外資按讚,股價走揚可期。
工商時報 ・ 1 天前ETF帶旺 14家投信規模創高
今年全球股市頻頻創高,台股也不例外,加上國內新型ETF上市助陣,整體投信基金規模也攀高峰,以個別投信公司來看,38家投信中有14家投信規模創下新高,前三季規模增加逾千億元的元大、群益、富邦等大型投信都名列其中,若以增幅來看,統一投信則增加近3成居冠。
工商時報 ・ 1 天前《基金》日本半導體ETF 揚眉吐氣
【時報-台北電】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新人新政,隨著新一輪的經濟措施,以及與美國簽署日美關鍵礦物合作框架、美日同盟黃金時代協議相繼登場,日經225指數和日本東証指數連袂創波段新高,為日股相關ETF注入活水,以半導體為軸心的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及台新日本半導體(00951)奮勇爭先,分別拿下ETF周漲幅冠、亞軍,其中中信日本半導體以12.68元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弱勢日圓激勵日本股市步步高升,不單日經225指數31日大漲1,085.73點,漲幅達2.12%,收52,411.34點;日本東証指數收盤也上漲31.04點,終場以0.94%的漲幅收在3,331.83點,日股相關ETF上周意氣風發。 法人表示,以投資日本股市的十檔原型ETF表現來看,雖然漲跌互見,單日漲跌幅落在跌0.68%至漲3.09%間,但平均日漲幅仍達1.03%,表現不俗,另以周表現觀察,上周ETF漲幅前十五名排行榜中,與日本相關的ETF高居五席,占比逾3成。 經統計,五檔ETF周漲幅名列前茅的日本相關ETF,包括中信日本半導體、台新日本半導體、元大日經225、國泰日經225、國泰日經225+U,周漲幅均逾6%,其中中
時報資訊 ・ 1 天前雖適逢《巴黎氣候協定》簽署十周年…COP30將登場 領袖出席降溫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將於10日在巴西城市貝倫(Belem)登場!今年適逢《巴黎氣候協定》簽署十周年,但全球氣溫持續攀升、氣候融資審查日益嚴格,加上各國在能源轉型上存在重大分歧,凸顯本次會議在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工商時報 ・ 1 天前新漢董座林茂昌專訪》AI+Robot 台灣黃金機會
中美兩大強權AI科技戰火延燒,不僅中國大陸春晚節目由人型機器人大秀舞蹈,許多人形機器人品牌快速崛起,加上DeepSeek等大語言模型接連推出,台灣在此波「機器人大戰」中將扮演什麼角色?新漢董座林茂昌認為,台灣有很強的軟硬體技術整合人才,且有完整生態鏈及解決方案,透過採開放式架構的「AI+Robot」,可以再度打造出產值逾兆元的國家級產業。
工商時報 ・ 1 天前彰銀具備三大優勢 扮企業最佳拍檔
彰化銀行董事長胡光華說,在2024年8月加入彰銀之前,對彰銀一直有很深的印象。彰銀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金融機構之一,成立超過一世紀,始終扮演著支持台灣經濟發展與產業成長的重要角色。在金融同業中,彰銀是一家穩健務實、腳踏實地的銀行,長期深耕在地,陪伴企業與家庭走過不同的經濟循環。整體來看,彰銀具備三大優勢,包含「公司治理卓越、深耕中小企業、財務體質穩健」。
工商時報 ・ 1 天前亞泥 獲資源循環績優企業金質獎
亞洲水泥長期深耕循環經濟與低碳轉型,在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主辦的第八屆「資源循環績優企業評選」中脫穎而出,榮獲「資源循環組」金質獎肯定,展現亞泥在傳統產業中落實循環再利用、減碳創新與永續管理的卓越成效。
工商時報 ・ 1 天前台荷矽光聯盟 推矽光子模組商業化
AI時代點燃光速競賽!隨著全球資料中心面臨前所未有的運算與傳輸挑戰,台灣與荷蘭兩大光電強國宣布攜手啟動「台荷矽光聯盟」,共同推動3.2T矽光子模組開發計畫。
工商時報 ・ 1 天前《匯市》賣超台股+新台幣貶值 外資10月小幅淨匯出機率大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Fed)9月、10月二度降息、加上AI股題材續旺,10月台股大漲,對台股頗具影響力的外資淨匯入或淨匯出的動向備受關注,預計在外資賣超台股、新台幣貶值下,10月可能小幅淨匯出。 金管會5日將公布10月外資淨匯出匯入數據,據法人觀察,10月台股大舉上揚,單月上漲2,412.81點,收在28,233.35點,顯示資金流入明顯、股市多頭氣氛佳,不過觀察外資10月賣超台股,加上新台幣貶值2.8角、0.91%,預估整體小幅淨匯出機率大。 證交所統計顯示,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10月賣超台股991.27億元,而台股大盤指數10月上漲2,412.81點,漲幅9.34%,月線連六紅。 法人分析,9月聯準會啟動今年首次降息1碼、10月再次降息1碼,市場期待明年接任鮑爾的新聯準會主席將偏鴿,市場投資情緒獲得提振,加上眾多科技產業利多釋出,增強市場對AI樂觀氛圍。 法人表示,外資雖10月單月賣超,但整體仍是看好,主要是高檔獲利了結,預計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持續提升,且外資回流不會只是短期現象,在地緣政治與科技成長的雙重支撐下長期的結構性趨勢。隨著資金持續流入,看好台灣市場將持
時報資訊 ・ 1 天前【公告】美時受邀參加高盛證券舉辦之APAC Healthcare Corporate Day 2025
日 期:2025年11月03日公司名稱:美時(1795)主 旨:美時受邀參加高盛證券舉辦之APAC Healthcare Corporate Day 2025發言人:沈燁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4/11/06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4/11/06 ~ 114/11/07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09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香港高盛證券辦公室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高盛證券舉辦之APAC Healthcare Corporate Day 2025,會中將就本公司上半年營運進展與產業發展向投資法人說明。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中央社財經 ・ 13 小時前
OpenAI 2027營收拚千億美元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近日在節目中展現強烈信心,預測公司營收將在未來幾年內爆發性成長,甚至可能提前於2027年突破千億美元大關。他也針對外界質疑表達強硬態度,表示期待看到「唱衰者被市場打臉」。
工商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