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副部長應邀於愛沙尼亞演說 談中俄空域侵擾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4日專電)愛沙尼亞國防智庫「國際防禦及安全中心」10月30日舉辦會議,研討愛沙尼亞與台灣對侵犯空域的反應。國防部軍政副部長柏鴻輝受邀擔任專題演講人,分析中俄合作及威脅,吸引各界人士出席與互動。
根據國防部新聞稿,柏鴻輝近日訪問愛沙尼亞,期間應位於塔林的「國際防禦及安全中心」(ICDS)智庫邀請,以副部長身分公開演說,題目為「即便威脅不斷,台灣依然捍衛自由的天空」(Taiwan’s Airspace Under Constant Threat Defending Freedom in the Skies)。
ICDS官方網站以「台灣國防部副部長」介紹柏鴻輝,這也是他首次在愛沙尼亞公開演說,現場吸引來自政界、學術、國際學人各界觀眾,互動踴躍。
演說上,柏鴻輝就中國軍機侵擾台灣空域行為,與近期俄羅斯戰機闖入愛沙尼亞與多名北約會員國領空的情況做分析比較。柏鴻輝指出,台灣與愛沙尼亞均位於中俄威脅的前線,雙方有必要攜手加強交流與合作。
柏鴻輝表示,中國在九三閱兵中展示多項新式武器系統,包括具備核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能力,顯示其全球打擊範圍已全面成形,印太地區與歐洲地區都在範圍內。
他強調,中國持續密切關注俄烏戰爭的發展,並從中汲取作戰經驗。中俄之間不僅深化經濟、軍事與技術合作,也相互學習對方的作戰概念與灰色地帶手法。從近年來加大侵擾我空域,近期俄國軍機闖入北約國家領空,正顯示出一種「相同模式、不同地點操作」的行動樣態。
柏鴻輝呼籲,理念相近的國家要持續強化合作與交流,建立更具韌性與前瞻性的國際夥伴網絡,共同因應威權陣營擴張帶來的挑戰。
演講後,ICDS主任萊克(Kristi Raik)擔任主持人,與柏鴻輝、中華民國國防部情研中心副主任潘俊光,愛沙尼亞國會議員、友台小組成員卡尤萊德(Raimond Kaljulaid)以及前海軍指揮官薩斯卡(Jüri Saska)舉行共同座談,就台愛關係與區域情勢議題深度交換意見。(編輯:謝怡璇)1141104
其他人也在看

六都10月移轉棟數月增年減 全年恐陷「26萬棟保衛戰」
六都地政局最新公布今(2025)年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大都會區合計成交16,989棟,較9月增加5.7%,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減少13.5%。累計今年前10月移轉棟數為168,785棟,年減達26.6%,創下近8年同期新低。即便房市整體量能雖有止跌,但全年仍恐陷入「26萬棟保衛戰」。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
住展房屋網 ・ 1 天前
北捷板南線隨機傷人案!突然持美工刀攻擊高中生 女子遭判刑4年6月
去年11月間,北捷板南線發生持刀傷人事件,王姓女子搭乘捷運返家,卻突然持美工刀攻擊高中男學生,其他乘客見狀紛紛跳出來幫忙,王女最後被警方壓制逮捕。案經新北地院審理,考量王女患有思覺失調症,應減輕刑責,因此依殺人未遂罪判有期徒刑4年6月,刑期執行完畢後須接受2年監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紐約市長選舉川普挺古莫 威脅曼達尼勝選砍撥款
美國共和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3日表示,如果民主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贏得紐約市(New York City)的市長選舉,他將會限制對這座城市的聯邦資金,他並呼籲支持者把票投給前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 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說,一旦曼達尼勝選,除了規定的最低限度之外,他非常可能不會對紐約市提供聯邦資金。 紐約市將在4日投票選出市長,根據民調,民主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的支持度,領先獨立參選的古莫、以及共和候選人斯里瓦(Curtis Sliwa)。 古莫在民主初選敗給曼達尼之後,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而斯里瓦則是民間巡邏隊「守護天使」(Guardian Angels)的創辦人。 川普發文說,投票給斯里瓦只會對曼達尼有利,呼籲支持者轉而支持古莫。「不論你個人是否喜歡古莫,你其實別無選擇。你必須投給他,並希望他能有出色的表現」。 曼達尼出生於烏干達,他在6月24日的民主初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令政治觀察家感到驚訝。而川普在整個紐約市長的競選過程中抨擊曼達尼,甚至將自稱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曼達尼形容為共產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放話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不給聯邦資金 川普:錢只會白白浪費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如果曼達尼本周被選為美國最大城市紐約市市長,他將不願意向他的家鄉紐約提供聯邦資金。(戚海倫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川普在受訪時說,如果民主的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當選紐約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荷蘭大選計票結束 中間派葉騰險勝極右對手
(中央社海牙3日綜合外電報導)荷蘭大選所有選票今天終於完成計票,中間派領袖葉騰(Rob Jetten)以2萬8455票的些微差距,險勝極右派國會議員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
中央社 ・ 1 天前沙烏地王儲11/18將會川普 商討簽亞伯拉罕協議
(中央社華盛頓3日綜合外電報導)白宮官員今天表示,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將於11月18日赴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正式工作訪問。這次訪問正值川普積極推動沙烏地加入亞伯拉罕協議。
中央社 ・ 1 天前曼達尼若當選紐約市長 民主陷左傾憂慮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3日專電)紐約市選民極有可能在4日舉行的市長選舉中,高票選出左派州眾議員曼達尼擔任市長。由於民主支持者傾向中間路線,標榜民主社會人士的曼達尼大拋社會福利政見,吸引不少年輕選票,民主建制派憂慮將影響未來選情。
中央社 ・ 1 天前白宮發布「川習會」事實清單,中國做出四項承諾並將採取十大措施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美國白宮方面發布「川習會」事實清單,聲稱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在韓國達成「歷史性」經貿協議,中國做出四項承諾並將採取十大措施。根據白宮發布的事實清單,其中涉及中國的內容中,中國方面作出四項承諾,包括阻止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前體流向美國;切實消除中國現行和擬議對稀土元素及其它關鍵礦物實施的出口管制;結束中國對美國半導體製造商及其它大型美國企業的報復;向美國大豆及其它農產品的出口開放中國市場。中國方面將採取以下行動,包括中國將暫停在全球實施其於2025年10月9日所宣布之新的廣泛稀土出口管制及相關措施。此外,中國將採取重大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向美國。具體而言,中國將停止向北美出口特定的指定化學品,並嚴格管控向全球各地的特定其它化學品出口等,以及其他多項措施。
財訊快報 ・ 1 天前英國國會共諜案 前情報機關副首長指不應撤訴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3日專電)英國對外情報機關「軍情六處」(MI6)前副首長、知名對中情報專家殷克斯特今天說,國會共諜案理應按既定時程進入審判、不應撤訴。他並提到,英國情報安全機關至今仍缺乏對中事務專業知識和能力。
中央社 ・ 1 天前
天降巨石!宜蘭員山鄉「蜊埤路」落石擋道 雙向交通中斷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最新消息,宜蘭縣員山鄉蜊埤路今(4)晨出現大量落石,其中一顆巨大落石更是難以移動,主管單位只好緊急封路,並請怪手前來處理,道路預計中午前就能恢復正常通行,呼籲要前往福園的用路人改道,以免行程受到影響。
民視 ・ 1 天前

川習會後!中俄舉行總理定期會晤 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據《CNBC》報導,就在川普上週與習近平舉行會談、並形容這次會晤「極為精彩」(amazing)的幾天後,俄羅斯便派出1個龐大代表團前往中國,展開為期2天的會談與協議簽署行動。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於3日抵達杭州,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雙邊會談。根據俄...
CTWANT ・ 1 天前
《政治獻金法》難產 劉世芳:斗內算不算仍須徵詢意見
針對《政治獻金法》難產5年,內政部長劉世芳今(4)日受訪表示,目前除院際分工的問題外,尚有幾個問題還沒確定,包括隨著數位時代的發展,觀眾斗內以及虛擬貨幣是否納入規範,政院也在積極收集專家學者意見,若最後該法可以完全處理政治獻金透明化,讓社會大眾所接受,就會推出政院版法案。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上傳蒸煮舊照.涉改化製單 豬農父子羈押禁見
非洲豬瘟案持續燒,最新疫調顯示病毒來自養豬場業者未落實蒸煮廚餘。檢方3號也再度約談養豬場業者陳姓父子,訊後認定2人共同涉犯刑法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等罪,有湮滅、偽造證據之虞,向法院聲押獲准。檢方不只懷...
華視 ・ 1 天前

我赴愛沙尼亞設立代表處卡關 名稱問題陷入僵局
愛沙尼亞在2023年宣布接受台灣在當地設置代表處,但至今已過兩年仍無進展。根據《日經亞洲》的報導,台灣與愛沙尼亞在代表處名稱上出現嚴重分歧,台灣希望以「台灣」命名,而愛沙尼亞則擔心此舉可能引發北京的經濟制裁,堅持以「台北」命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台肥董座人事急轉彎 總經理張滄郎接董座
台肥董座人案事急轉彎,原本法人董事農委會派任的前董事長李孫榮遭換,擬由吳音寧擬接任董座,不過引發酬庸爭議後,今日董事會推選總經理張滄郎為新任董事長。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強調曾支持對方統一!王毅喊話要德國反台獨
[NOWnews今日新聞]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Wadephul),原定上個月26日要到訪中國,卻在出訪前2天突然宣布取消,當時有分析指出,很可能是因為他強硬的對中立場,以及在台灣議題上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豬瘟疫調狀況多 盧秀燕稱「及時拆彈」惹議員質疑
台中成台灣非洲豬瘟破口,豬農父子凌晨被收押,因疫調狀況百出,農業部長陳駿季不客氣點名「台中指揮官」、台中市長盧秀燕說明;盧秀燕今未親上火線,缺席前進應變所記者會,主持市政會議時再三強調,台中因應非洲豬瘟「採全國最嚴格標準」,台中及時拆彈、化解危機;發言再惹議,台中市議員林德宇在議會質疑,疫情爆發已1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 控糖減重還要顧器官
臺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50萬人,每年仍以約2.5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其中高達8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棘手的「糖胖症」,使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指出,糖胖症不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