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衝AI2/董座簡志誠端AI拿手好菜 內服外用助企業升級
面對人工智慧(AI)大浪來襲,行政院更推出「AI新十大建設」,期盼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身為國家隊要角的中華電信勢必得站在浪頭上前進,更要協助造浪帶著客戶一起乘風破浪,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便以一帖「外服內用」良方要開拓AI市場。
AI帶來的新機會,令市場大呼期待,本身就是AI專家的簡志誠,立刻端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我都跟同事說,AI就是要做到『內服外用』。」,他進一步解釋,「用AI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延伸不同的領域,如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一種是中華電信自己使用叫『內服』,另一種是協助外部企業用稱為『外用』。」
為了讓中華電信做好「內服」,「我和總經理林榮賜帶頭成立AI 2.0委員會,加上所有BU(業務)主管,由 AI團隊來教成員們使用。」簡志誠透露,AI團隊來自中華電信研發小金庫—中華電信研究院,已經設立AI工廠,提供各種AI工具。
至於如何落地?「首先利用AI Agent(AI助理)協助處理客服,快速找到答案,第二類是用AI去預判機房或是基地台劣化,提前進行修整、調度或節能,最後則是用AI提升產能、快速提供資料文件等。」熟悉AI的簡志誠緩緩說道。
除了內服外,簡志誠更希望中華電信能「演而優則導」,接下來就是爭取「外用」,也就是協助其他企業導入AI。簡志誠笑著比喻並說明「AI用在智慧製造可識別瑕疵品,如果是5G加上AI,在智慧交通上,就能快速監測影像,了解發生什麼事情。」
簡志誠也不諱言,雖然越來越多人都知道如何使用ChatGPT,但很多企業仍不知道怎麼導入AI,所以教大家「要怎麼做?要怎麼用?」就很重要。「中華電要協助企業去了解他的需求,再輔導企業運用,我稱爲『AI的協創者』。」簡志誠明確定位自己。
不僅如此,越來越多企業迎向AI,對算力的剛性需求也因應而生。「不用為了喝1杯牛奶,養1頭牛在家裡」,簡志誠也把如何租借企業算力,規劃為中華電信提供客戶服務的一環。
不僅用AI提升實力,對於日益嚴重的詐騙問題,簡志誠也透露,中華電信正利用AI進行打詐。自從上任後就成立打詐委員會,週週開會緊盯最新的詐騙型態,至今已召開60多次。
「像是用AI查出不正常的通訊行爲,提前阻斷詐騙簡訊通知,或以微波車偵測詐騙訊號通報檢警,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條路要持續走下去,才能保障人民財產安全。」簡志誠正色地說。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中華電信衝AI3/有線電視大軍搶進寬頻市場 簡志誠揭中華電信以速度取勝
中華電信衝AI4/手機5G用戶成長牛步 簡志誠不拚價格戰另拋好康
其他人也在看

「星星講師」出發!中華電信攜手南投推數位陪伴計畫 點亮長輩與身障者雙幸福
隨著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運用數位科技豐富長輩生活、縮小城鄉差距,成為當前重要議題。中華電信秉持企業社會責任,攜手南投縣政府與在地社福團體推動「馨心學堂」,融合「培力」身障講師、強化「陪力」陪伴長者、發揮「志工力」的三力同行模式,透過數位AI課程帶來有溫度的社會創新實踐。馨心學堂培力課程於九月六日及十月七日至九日展開四天密集培訓,由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及南投縣脊髓損傷者協會協助,招募五十三位身障學員進行數位賦能課程,最終培育出十五位具備教學潛能的「星星講師」。這些講師在課後更進一步走進社區,擔任主講者,並由中華電信提供講師費,實質支持其多元就業與自我實現。而從十月十三日至二十九日,星星講師也將攜手中華電信50位企業志工,深入埔里鎮一新里、籃城里、泰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中華電信衝AI1/電信龍頭全力守護通訊 簡志誠曝召喚「海地星空」不讓台灣變孤島
極端氣候與地緣政治帶給台灣電信業偌大考驗,身為電信龍頭的中華電信自然得走在最前面,扮演起國家隊隊長的開路角色,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率領團隊以「海地星空」計畫編織出綿密且互助的網路韌性,要讓素有「科技寶島」美名的台灣,即使面對不同挑戰,都能保有良好的通訊及對外溝通能力。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中華電信衝AI3/有線電視大軍搶進寬頻市場 簡志誠揭中華電信以速度取勝
寬頻網路市場一直是中華電信的強勢主場,後進者多難與之抗衡,不過近幾年有線電視業者將銷售觸角轉進寬頻網路,以價格戰的方式一步步吃下1/3的寬頻網路市場,看在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眼裡,他明確表態不跟進「價格戰」而是以「速度戰」對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ChatGPT「一站式購足」…要讓用戶串接各項服務 台鏈補
OpenAI 6日舉行2025年開發者大會,並宣布一連串合作案,象徵側重企業成長,並開放ChatGPT連接App以執行各...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AI搜尋戰開打 Google搜尋在台推出繁中版AI模式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8日電)眼看人工智慧(AI)搜尋引擎Perplexity來勢洶洶、OpenAI為聊天機器人ChatGPT加入搜尋功能,Google也做出回應。Google今天宣布,Google搜尋在台灣推出繁體中文版AI模式,能用AI回答複雜問題,並支援語音和圖片搜尋。
中央社 ・ 1 天前
AI工具50強出爐!新創最愛OpenAI,這款「Vibe coding應用」狂吸45億營收躍升最大黑馬
a16z報告揭露,新創的AI支出集中於OpenAI和Anthropic等通用模型,黑馬Vibe coding應用Replit則以企業級全方位功能崛起。
數位時代 ・ 1 天前
中華電信出品戲劇首映 楊謹華挑戰新角色
(記者謝政儒台北報導)中華電信出品戲劇又一話題力作。《看看你有多愛我》為中華電信與曾推出多部票房破億電影的晴天影像及六六喜喜、LINE共同出品的親情懸疑劇,於今(7)日舉行首映記者會。中華電信由代表出...
自立晚報 ・ 1 天前諾貝爾物理獎3得主柏克萊相遇 風格各異擦出火花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7日專電)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由英美法3位學者共同獲得。1980年代中期,克拉克、德沃雷、馬丁尼斯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組裝一個當時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電路,結合嚴謹、想像力與務實的迴異個性,40年後共獲諾貝爾獎殊榮。
中央社 ・ 1 天前上週外資買超595.86億 外資總持有股票市值41兆
(記者謝政儒台北報導)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上週(114/9/30~114/10/3)外資在集中市場總買進金額為7,008.47億元,總賣出金額為6,412.61億元,買超為595.86億元,另統計...
自立晚報 ・ 1 天前融資戶歸隊 台股一路旺到年底
台股多頭列車油門「催蕊」,在美降息預期帶動下,大盤從9月初的24,000點一路仰頭狂飆,7日登上27,000點整數大關,而在4月股災重傷的融資戶也陸續歸隊,融資餘額回到2,800億元以上水位。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外匯存底衝破6千億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達6,029.43億美元,再寫歷史新高,持續穩居全球第四大。
工商時報 ・ 1 天前亞資專網英文版2.0上線
在金管會指導下,由臺灣證券交易所統籌建置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專屬網站(https://www.aamc.tw)近期完成英文版2.0升級,正式提供完整的英文版網站資訊,展現更直觀、更貼近國際投資人需求的介面。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因應美對等關稅 海關簡化通關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財政部海關推動簡化通關措施,關務署7日表示,台灣科學園區公會十分肯定簡化通關措施,認為嘉惠園區廠商。據悉,業者也希望科學園區退貨未來可從逐筆申報改每月彙報。
工商時報 ・ 1 天前
產業分析-國際永續政策波動 企業因應策略
近年來,全球越加關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議題,各國政府致力協助企業因應氣候變遷、提升資訊透明度並促進永續發展。然而,2024年至2025年間,「反永續」(Anti-ESG)聲音逐漸浮現,特別是在美國川普總統重新執政後,聯邦政府推動「反覺醒」(Anti-Woke)政策,開始削弱企業在ESG方面的投入。
工商時報 ・ 1 天前
中華電信衝AI/中華電年砸百億佈天羅地網 再拚企業AI總教練助升級
中華電信董座簡志誠上任甫滿一週年,任內迎來市值穩穩站上兆元大關的重大里程碑。自嘲工作時間像7-11的他,上任後挑戰不斷。日前簡志誠接受本刊專訪,暢談身為國家隊的中華電信如何肩負起國家隊的重責大任。不僅要年投新台幣百億元維護台灣網路韌性,迎接極端氣候與地緣政治挑戰,還要以一帖「內服外用」良方,讓中華電信成為企業人工智慧(AI)總教練的領航角色。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隨著T-Mobile啟動4G LTE退網倒數,美國境內將全面轉向5G網路發展
美國電信業者T-Mobile將在未來兩年內正式啟動4G LTE網路退役計畫,並且將現有的4G LTE網路頻譜重新分配給5G網路使用。根據T-Mobile內部文件顯示,這項計畫將分階段進行,第一波預計在2028年前關閉大部分4G LTE網路服務,接著將在2035年以前完全退網。
Mashdigi ・ 1 天前

新聞透視》寄情川普 賴不如扮和平先驅者
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在雙十國慶談話內容之際,他在接受美國廣播節目專訪時說,若川普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台發動武力攻擊,川普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此話也透露出賴清德對兩岸和平的態度,但台海安全根本無需假手他人,賴總統若能邁出第一步,或許就能扮演好和平的先驅者。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中華電信衝AI4/手機5G用戶成長牛步 簡志誠不拚價格戰另拋好康
台灣5G服務推行至今已滿5年,但觀察5G滲透率發展速度與用戶評價,似乎未如當年的4G。對此,電信業者各有觀察與解讀,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坦言目前的「應用」面尚不足以吸引消費者主動轉換,但中華電信也不想冒進重演當年的價格廝殺戰,簡志誠思考的是「加量不加價」或許更有可行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