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乾淨竟是失智前兆!醫曝1種人「惡化速度最快」,年輕人小心
馬偕醫院老人精神科主任林承儒表示,失智症不是老人專利,年輕人也要小心!約3%的失智症在65歲以前就會發生。而早發型失智症一旦發病,惡化速度比老年失智症還快,及早發現並介入治療非常重要。
失智症前兆與十大警訊
林承儒指出,失智症的前兆包括不愛乾淨、不想要洗澡、對自己越來越忽略等,這些都是失智前兆。
此外,失智症最常見的十大警訊,第一個是記憶力衰退,要重複確認同一件事情。第二個是計畫事情有困難,或是解決問題有困難。第三個是沒有辦法做好熟悉的事物,例如本來很會做菜的人,突然沒辦法做菜。第四個是時間空間混淆,例如已經住了十幾年的房子,但還是一直覺得這不是他家,他要回到原來小時候住的家。第五個會有空間、影像上面理解困難,常常會有迷路的狀況,每天都走的那一條路,突然不知道從哪個地方轉彎。
第六個是語言表達困難,例如講不出鑰匙這個名詞。第七個是出現亂放東西,沒辦法回去找的能力,對於東西擺放出現混亂狀況。第八個是對燈號反應變差,可能會闖紅燈。第九個是判斷事情的能力變差,導致容易受騙,接著社交活動也變得沒那麼好。第十個就是情緒跟個性出現變化,變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樣。
看更多:這碗「綠豆湯」怪怪的?62歲「國民媽媽」楊麗音驚母親失智 竟跟外婆一樣!
失智症和老化不同
林承儒強調,失智症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它從65歲開始慢慢增加,即便到90歲、100歲,也僅有30~40%的發生比例。而老化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狀況。
老化可以生活自理,記憶力也許一時之間想不起來,但慢慢回想就可以想起來,而且社交能力不會退縮,還是可以做很多自己要做的事情。但是失智症是明明記不得,卻一直覺得是他想像的樣子,怎麼給提示都想不起來,甚至會退出社交活動。
失智症診斷包括影像和問卷three object測試
通常在失智症診斷上,除了做影像學檢查,醫師還會問病歷、病史等問題,同時搭配問卷,比如說three object,問三個東西看他馬上記起來跟回想的能力。林承儒指出,也許會問紅色、快樂、腳踏車,用抽象和具象化的詞彙去了解患者是不是對抽象思考或是對比較不具象的東西,他的記憶力如何。
失智症高危險群
而根據《Lancet》 2024年文獻,有14種風險因子,會造成45%的機會導致失智症。至於剩下的55%,目前科學上還沒有解答。
針對風險因子第一個最重要的,在早年就是教育程度,如果低於12年,失智風險比較高。中年則包括聽力、三高、代謝症候群、肥胖、不運動,低密度膽固醇太高也比較容易得到失智問題。最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疾病都會影響腦部血管,即便不是血管型的失智症,血管的健康與否都會影響惡化。
至於在飲酒部分,每周要控制在21個單位以下。林承儒舉例,一小罐330c.c.的啤酒就是一個單位,也就是每周至少要減到21罐以下。
失智症治療雖有突破 但僅針對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的治療今年有最新的類澱粉蛋白單株抗體治療引進台灣,主要是針對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林承儒說,很多過去研究發現,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是類澱粉蛋白沉積在腦細胞裡面,透過藥物清除類澱粉蛋白之後,就會對認知功能有幫助。
至於藥物要治療多久,在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研究,日本的藥物也許在一年半的治療後,就不需要兩周治療一次;美國藥物在治療一年或一年半之後,有機會可以停藥。不過這些藥物目前沒有健保給付,需要自費,一年要100萬元左右。
看更多:失智症「黃金2年」!症狀出現前15年就累積病變 新藥需測4指標
rTMS對失智症沒幫助 但對憂鬱症有用
至於rTMS治療,文獻回顧發現對於失智症,尤其是認知功能,幫助非常有限,但是失智症常會伴隨憂鬱,輕度失智症病人伴隨的憂鬱症狀,在rTMS的治療後會比較緩解,活力會變比較好、比較願意跟人互動,因此看起來就好像變得比較好一點。
年輕型失智症治療棘手
年輕型的失智症在臨床治療上通常較為棘手。這些人可能40、50歲時,就出現認知功能症狀,這些個案往往和家族史非常有關,他們身上可能帶有一些特殊基因,導致比較快發病,即使在穩定的治療過程中,也會相對退步的比年長型失智症還快。
林承儒曾經照顧過一對同卵雙胞胎姐妹,大概都48、49歲時發病,即便有在傳統的乙醯膽鹼酶抑制劑治療,還是退步到重度失智。新藥物是否有用,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
照顧失智症患者要有技巧
林承儒指出,失智症比較困擾照顧者家屬的,主要是精神行為症狀,這群個案大概80~90%會伴隨精神行為症狀,包括憂鬱、焦慮、失眠、日落症候群等,這些症狀會導致家屬在照顧上非常辛苦。
例如常遇個案很堅持他想的事情,例如他覺得某個地方有人在那裡,或是他覺得好像有人在跟他說話。林承儒建議,可以順著患者的話講,轉移注意力,可以幫助個案,也讓衝突場面比較不易出現。
善用社會處方箋調整日夜節律
此外,各大醫院都有發展出社會處方箋,就是用方法吸引個案,例如去博物館、日間照護、參加鄰里活動,讓患者有日夜節律的調整,就可以更穩定。而在喘息服務部分,每年會有評估CMS,根據患者CMS分數等級,有不同的時數跟服務,包括居家喘息、機構喘息等,讓家屬可以喘一口氣。只要撥打1966長照專線就可以得到服務。
看更多:年輕型失智症出問題的不只記憶 醫開「社會處方箋」把治療融入生活
預防失智症要趨吉避凶
國健署指出,預防失智症要趨吉避凶,趨吉就是多運動、多學習、多跟其他人互動;避凶就是要控制三高、大腦不要受傷,代謝症候群得到控制。因此控制體重非常重要。林承儒強調,這些方法雖然非常簡單、很容易可以達到,但要願意落實去做才有用。
◎ 攝影/林哲鴻.李孟淵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林承儒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打噴嚏就閃到腰?阿Ken、小煜背痛恐怖真相!4招「床上自救」緩解晨僵劇痛
譚敦慈不吃4種魚、外食不碰糙米!醫揭指甲1徵兆恐中毒了
老人家3招輕鬆練核心防跌!「推一下」測核心肌群反應力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高市早苗爭取會晤金正恩 盼解決日人遭綁架問題
(中央社東京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天表示,她已要求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見面,盼解決1970年代與1980年代日本公民遭北韓綁架的這樁長期懸案。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再提自己任內 習近平承諾不犯台!白宮曝中解除晶片出口禁令
隨著10月30日「川習會」落幕,美國總統川普接受CBS節目《60分鐘》專訪。川普再度強調,會上並未提及台灣議題,但他也重申,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先前向他保證,在川普總統任內不會對台灣動手,「因為他們知道後果」。另外,白宮1日晚間公布美中貿易協議細節,包括中國承諾放寬車用晶片出口禁令。汽車大廠的晶片荒焦慮,終於獲得緩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三高」恐加速腎臟損害!醫揭早期5警訊 學會這樣做延緩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慢性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被稱為「沉默殺手」。恩主公醫院腎臟科蔡友蓮醫師提醒,「三高」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是造成腎損害的主要原因。她呼籲高風險族群應每3至6個月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延緩惡化,避免走上洗腎之路。 三高是腎臟病的隱形殺手 控制不好恐提早洗腎 根據衛生福利部113年死因統計資料,腎臟相關疾病已攀升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九位,每十萬人口約有24.3人因此喪命,是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而根據台灣醫療研究團隊發表於《FrontiersinMedicine》2021年的研究顯示,在中老年族群中,高血壓與高血糖皆與慢性腎臟病風險顯著相關,其中高血壓患者罹病風險約為無高血壓者的2.2倍,高血糖者約為2.9倍,顯示三高控制不良會顯著提高腎損害風險。 蔡友蓮醫師說明,「三高」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是導致腎臟功能惡化的三大主因,彼此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高血壓:長期血壓起伏會破壞腎臟微血管,導致血管硬化、過濾功能下降,引發高血壓性腎病變。 高血糖(糖尿病):糖尿病腎病變是全球最常見的洗腎原因。高血糖會破壞腎小球結構,即使抽血腎功能看似正常,尿液中也可能出現微量白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AI 智慧」協助判讀 更快揪出早期「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亞東醫院與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以下簡稱國原院)於今(2025)年正式啟動「阿茲海默症核醫影像AI分析及篩檢研究合作計畫」,結合臨床照護經驗、核醫功能影像技術與人工智慧分析,打造跨域整合的創新醫療模式,為失智症早期診斷與治療開啟新篇章。 亞東醫院副院長張至宏指出,若能在早期掌握腦部異常訊號,便能延緩退化,讓病人與家屬保有更多珍貴的安心時光。這項合作是醫療與科技跨界融合的典範,將AI技術真正落地臨床,帶動智慧醫療新發展。 「AI模型訓練」醫療結合科技 協助早期失智症判讀精準度 亞東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吳彥雯醫師說明,亞東醫院將參與疾病資料庫建立與判讀建議,並結合國原院建置的台灣族群的腦影像基準資料庫(Norm Database)進行AI模型訓練,預期對失智症早期診斷帶來深遠貢獻。未來醫院將持續分析臨床數據,進行AI再訓練與性能驗證,更穩定精準,提升病人與醫療系統效益。 國原院近年積極投入智慧醫療領域研發,成功開發腦血流影像異常分析軟體「ECDaim」,可運用於核醫腦部影像判讀,協助臨床醫師偵測腦部退化性疾病。該軟體以院內自建的腦功能常模資料庫為基礎,透過相對腦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俄軍10月持續推進 奪烏克蘭461平方公里土地
法新社今天(3日)報導,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場穩定推進,主要攻勢集中在東部的頓內茨克州(Donetsk)。 根據戰爭研究所,俄羅斯10月佔領了烏克蘭461平方公里土地,大致與今年其他月份的進展一致。俄軍今年最大推進發生在7月,奪取烏克蘭大約634平方公里土地,是自2024年11月以來單月進展幅度最大的一次。 除了頓內茨克州之外,俄軍也攻佔相鄰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150平方公里土地。 整體而言,俄羅斯目前已控制、或聲稱控制著烏克蘭19.2%的領土。克里姆林宮要求烏克蘭從頓內茨克州、盧甘斯克州(Lugansk)、赫松州(Kherson)和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等俄佔領土撤軍,作為停火的前提,但遭到基輔拒絕。雙方經過幾輪談判仍無法打破僵局,和平曙光遲遲未見顯現。
中央廣播電台 ・ 21 小時前壓力大、過度用腦恐加速大腦衰老!從先天基因到腦部結構,3檢測助攻早期失智預防
面對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失智症已成為影響國人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大議題之一。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指出,現代醫學已能在「失智前期」偵測出潛在的大腦退化風險。透過基因、影像與生化檢測三重分析,民眾可在症狀出現前掌握自身腦部健康,及早介入、延緩退化進程,讓「預防失智」從不可能變為可行。評估先天失智......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1 小時前
週五立冬進補有「麻油腰花」? 業者:若解禁也要等11/8
受到全國豬隻禁運禁宰措施影響,立冬進補恐無法享用溫體豬!農業部表示,若11月6日前沒有新增豬瘟確診個案,將於11月7日解除禁令,但民眾最快也要等到11月8日才能吃到豬肉製品。業者透露,已準備雞肉作為替代,雞肉備貨量比平常增加2倍,以滿足民眾對暖呼呼麻油雞湯的需求。農業部也將採取登記制度,每天多屠宰5000頭豬,避免供應量過大導致價格崩跌。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設處愛沙尼亞陷僵局 「台灣」與「台北」名稱之爭顯示外交現實
2021年我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後,立國遭北京經濟制裁,還降級雙邊外交關係、驅逐立陶宛駐北京大使。多名知情人士指出,台灣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設代表處卡關,主因是雙方在名稱方面意見不同...
CTWANT ・ 14 小時前
廚餘未蒸煮疑破口 宰運禁令拚立冬解禁3/立冬缺豬潮! 藥膳排骨業者嘆:立冬生意做不到了
11月7號星期五就是立冬了,但很多藥膳排骨業者、或是麻油腰花業者,現在一個頭兩個大。有業者說雖然當初有多訂排骨庫存,但根本不夠賣,立冬的生意恐怕做不到了!但也有業者腦筋動得快,沒有腰子、豬肝等內臟類,就主推麻油雞,希望立冬這天一樣讓民眾溫暖入冬。
鏡新聞 ・ 1 天前
關閉美國聯邦政府意外發現弊端 川普政府正徹查「全美食物補助計畫」
因兩州地方法官要求川普政府,必須馬上恢復發放因聯邦政府關閉而中斷發放的全美食物補助計畫SNAP(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Brooke Rollins)10月31日在華府召開記者會時,痛批SNAP在前總統拜登任內「嚴重膨脹且充斥腐敗」,並宣布現任政府已下令全面整頓該制......
風傳媒 ・ 23 小時前
謝侑芯猝逝、黃明志驗毒呈陽性!名醫揪「疑點」示警:複合用藥恐致猝死
台灣網紅、被封為「護理系女神」的謝侑芯,10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驚傳猝逝,享年31歲,由於謝侑芯平時身體健康,死因引發外界質疑。事發後,馬來西亞籍歌手黃明志被爆人也在現場,且對4項毒品呈陽性反應,引發關注。台灣醫師蘇一峰對此表示,「謝女這年紀沒有特殊病史,自然死亡機會很低,應檢驗她對毒品的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1 天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他做檢查恐得「肝硬化」!醫推多吃「2食物」 6年後奇蹟逆轉
喝咖啡不只提神,還能保護肝臟。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一名B型肝炎帶原者每年做檢查,發現肝硬化指數逐年升高,擔心惡化成肝癌,遂向醫師求助。江守山建議他每天喝4杯咖啡,並攝取富含褪黑激素的食物,後續追蹤約6年,指數未再上升,甚至達到「逆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喝咖啡別碰12種藥物!藥師示警:恐引發災難性副作用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麵包中恐有2A級致癌物 「這零食」含量比它多1000倍
研究指出,麵包烘烤會產生WHO列2A級可能致癌物丙烯醯胺,但正常攝取不會顯著提高癌症風險,需長期大量暴露才有疑慮。張適恆醫師提醒,台式麵包糖油鹽較高更需注意,建議選擇添加少的麵包、避免烤焦,並減少油炸食品攝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2歲女咳嗽、大笑就尿失禁!醫曝原因喊很常見 3族群高風險
更年期到了,不少過去沒有的症狀都會跑出來,有時候還會發生令人尷尬的事。泌尿外科醫師曲元正就分享一起個案,有位52歲的林小姐只要咳嗽或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地尿失禁,令她感到尷尬又煩躁,不敢參加聚會或外出運動。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她身上還發生許多更年期的症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