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期,
我跟哥哥到牛角下跑一趟。
未知是否政府鼓吹集回效,
公巴牛角,
已得不堪。
甫步入牛角下,
更得它突然成了香港的旅景,
人不,
老少均起型型式式的照相拍照留念,
中式材行、文具店、士多、冰室、大排…
而平也吃到的蛋仔、茶餐的包,
更成人必吃的地道小吃。
香港剩下的式屋寥寥,
牛角下正代表了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史。
着牛角下的清拆,
香港人的回又少了。
外了保留史,
故保育了不少古的建物;
香港了要成都,
故把古老的建物一一拆掉。
香港有文化、有史,
所以香港人也得有回。
有回的香港人,
又怎香港有感?
又怎香港付出任?
又怎其他人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