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精舍.柳藏
,去三心自在。不住生心,四相皆是菩提。
「相」是指《金》所的「我相、人相、生相、者相」四相,「以我尊」,「我相」;「慢他人」,「人相」;「畏苦」,「生相」,「久著」,「者相」。有四相即是生,四相即是佛。
「住」是指攀、想念、著。「住」自於《金》的「所住,而生其心。」「住生心」,一念心,不起分,不境,清楚明白,生的般若,是指「清心」,去三心去「去、在、未」三心,不受影,,而生清,「住心」就是菩提心。
《佛八大人》云:「第一悟。世常。土危脆。四大苦空。五我。生。主。心是源。形罪。如是察。生死。」的就是我著相,著於世相,念於心,不能解,唯有相去心,才能得到竟空,而得解。
去心、在心、未心。不要心住在三心,些心都是妄不的,要四相生心,才是真正涅所在。去三心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上正等正,即可「佛」。
(柳藏于若精舍2022/11/14)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