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的民性(林堂)@心情|PChome Online 人新台
2003-10-13 15:36:19| 人235| 回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人的民性(林堂)

0 收藏 0 0 站台

信站: 一塌糊 BBS

  中向老大帝。老大二字有深意存焉,就是即老又大。老字易知,大字就解而明。所老者第一就是年老之老。今日小生不知中有五千年的史,在是我可以自的。五千年中是怎混法,但是五千年的的被我混去了。一家能混上下五千年,如何是值得敬仰的。
家和人一,是生想活,其明而早死,不如糊而。中向提倡敬老之道,老人有什麽可敬呢?是敬他生理上一成功,抵抗力之;人都死了,而他偏活著。百年中,他的同早已逝世,或死于水,或死於火,或死於病,或死於匪,旱寒暑攻其外,喜怒侵其中,而他能保身生,是利者。是敬老之真。敬老的真,不在他德高望重,福大,子多,倘使你遇到道旁一老丐,看他寒,子,德不高望不重,遂不敬他,不能算真正敬老的精神。所以敬老是敬他的考而已。於一家也是。中有五千年
的史,五千年中多少度相亡,而他仍存在;五千年中,他多少的旱水患,外的侵,兵匪的蹂,有更可怕的文明的病毒,假使在於神敏的族,或者早已亡,而中今日仍存在,不能不使我的。地方,只可意,不可言。同老字有旁。就是“老秋”,“皮老”之老。人越老,皮是越厚。中家,年比人家大,皮也比人家厚。年一大,也就倚老老,辱福都已置之度外,不甚意。山得好:“少年人有老成人之,老成人有少年人之襟;”就是少年不如老,而老襟不如少年。少年人志高,程,不如老之伏就。所以孔子是非常反老年人之的。一曰“不知老之至”,再曰“老而不死是”,三曰“及其老也,戒之在得”。戒之在得是老人之,容易患了晚年失之。俗“,姐俏”,就是孔子的意思。姐是理想主者,是主

  大是大之。中人想中真大啊!其人大,就是不懂之意。以前有黑人去教道,人家他意如何,他“大啊”。人家他怎大,他“一字也不懂”。不懂就大,而同大就是不可懂。你看路上一同胞,或是洗衣匠,或是裁,或是包夫,形容不怎令人起敬起畏。
然而想想他的度曾有五千年史,希早已亡了,而他巍然存。他所代表的中,然有昏沈老耄,不振,但是他有的史,有古的文化,有一世的人生哲,有文,美,,建足以西方媲美。人的族,百年文明,是腐化,中的民族能把河南太民族吸引同化。是西洋民族所未有的事。中的史比他有更的不的,中的文化也比他能遍大的域。用主的,他在劣的上是利者,所
以文化,然有多弱,也有存的效果。所以你越想越不懂,而因不懂,所以你越想中越大起了。



  老,中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在生理上也有相的腐化,文明生活是不利於民族的。中人五千年的叩揖跪拜,五千年“不,不,”所以下巴也小了,也滑了。一民族五千年中“啊!是的,是的,不,不,”非起不可。江南文化之,所以江南也多小白。最容看出的是毛皮。中女人比西洋人皮嫩,毛孔,少腋臭,是都承的。

  有一,中民族所以生存到在,也一半靠外族血的入,不然今日恐尚不止此唐萎靡之。今日看看北方人南方人格便知此中的分。(南人不必高,北人不必著慌,因所“粹族”在人上承“神”,今日中就人能指出是“粹中人”。)中史,每八百年必有王者,其不是因王者,是因新血之加入。世界有家五百年以上而不的;其之源就是因太平了四五百年,民族就腐化,口就稠密,就窘,一就瘟疫相而至,非革命不可。所以每八百年的周期中,首四五百年是太平的,後二三百年就是兵匪,由兵匪起而朝代亡,始而分裂,而都,南北分立
,而外族所克服,克服之後,有了新血然後又一,文化又昌盛起。周朝八百年是如此。先一後分裂,再後楚侯南方立,再後于秦。由秦至隋也是八百年一期,是比一,到了便五胡,到隋才又一。由隋至明也是八百年,始而太平,大振,到南宋而微,到元而。由明到清也是一期,太平五百年已,我只能希望此後的三百年不要始,曾有人做很的。而言之,北方人多受外族的混合,所以有北方之,南人所。你看代建朝帝王都是出於江以北,有一出於江以南。所以中人
有句,叫做,吃面的可以做皇帝,而吃米的不能做皇帝。曾藩不幸生於江以南,又是湖南米之,米吃得太多,不然早已做皇帝了。再精考究,除了周武王秦始皇及唐太祖生於西北西以外,朝皇帝都在海路附近,安徽之,山之西,江之北,河北之南。高祖生於江北,武帝生於河南,宋太祖出河北,明太祖出河南。所以江淮之,就是皇帝祥之地。你有女,要求女婿或是要不找邯姬生皇帝,求之海路上之三等中,可也。考之 近日武人,山出了佩孚,宗昌,芳,永祥。河北出了燮元,李景琳,之江,鹿麟。河南出一袁世,些就登了座,安徽也出了玉祥,段祺瑞。江南向有名,只出了很好的茶房。



  但是有此南北之分,外族立而言,中民族尚不失有共同的特殊性。民性之由,有的由於民,有的由於文化,有的是由於境得的。中民族也有,也有劣,若,若自然,若勤,若幽默,好的且不,其的。人一,就著想,勿己,才能振作。有人要民族文也可以,但是狂,不自省,必亡。最要是研究我的弱何在,及其弱之源。

  我姑先就三弱:忍耐性,散慢性及老猾性,研究一下,考其源。我相信些都是一特殊文化及特殊境的果,不是上天生就人,就是忍辱含垢,不能,老猾奸。有一方法可以明,就是人人在他自己的,可以出。本人家屁,我就反;在人家屁,我善曰:“是啊,不不。”由此度量日宏而福日深。由他人看,是我的修工夫步。不但在我如此,其人人如此。到了中年的人,若肯反省,都有修的步。二十青年都是心事,三十的人都是 “事管他娘”。
我要,何以中社使人生忍耐,莫事,及八面玲的度呢?我想含忍是由家庭制度而,散慢放逸是由於人有保障,而老猾敷衍是由於道家思想。自然各病不只一源,而且其中各有互相;但解得清楚便利,可以
分源流。

  忍耐,和平,本也是美德之一。但是不及;在中忍辱含垢,唾面自乾已成君子之德。忍耐之德也就成民之。所以西人教,的可,若是白人要教人忍耐和平抵抗,直是太不自量而昏了。在中,逆受已成至理名言,弱肉食,也乎等於天理。民遭人欺,也叫忍耐,四川人民三十年,果是忍耐。因此忍耐乃成文明之特徵。
然而越“安排吃苦”越有苦可吃。若如中百姓不肯地吃苦,也就有麽多苦吃。所以在中官削小百姓,如大吃小,可以嘴等小自己去,不但毫不力,而且甚合天理。俄有寓言,一日有小反大的同,就大反抗,“你什麽吃我?”大:“那麽,你看。我你吃,你吃得下去麽?”大的就是中人的哲,叫做守己安分。小退避大之“守己”,退避不及入大腹中之“安分”。也是稚先生所“相安”,你忍我,我忍你,家就太平事了

  忍耐的度,我想是由大家庭生活的。一人要忍耐,必先把脾好,脾好就忍耐下去。中的大家庭生活,天我忍耐的,因在大家庭中,子忍其父,弟忍其兄,妹忍其姊,侄忍叔,忍姑,妯娌忍其妯娌,自然成五代同堂局面。日常生活磨影之大,是不可忽略的。不是我造。以前公九代同堂,唐高宗到他家何。公只一百“忍”字。是公的幽默,是大家庭制度最深刻的批。後人不察,反拿百忍家。自然也有道理。其原因是人口太多,聚在一起,若不相容,就翻身,在家在,同一道理。能相忍家者,自然也能相安。

  在史上,我也可明中人明哲保身莫事非天性。魏清,人家。那的文人,不是逸,便是浮,或者酒,或者丹玄,而果有永嘉之,算是中人最消最漠事之一期,然而何以成此普遍清之呢?史的事,可以我明。之末,子大夫不是如此的。太生三人常常批政,是事,不是不的。然而因有法律的保障,清之威抵不宦官的力,於有之。清之士,大遭屠,或流或刑,或夷其家族,了一次又一次。於是清之,而清之成,明的人或故放逸浮,或沈湎酒色,而到酒德的期。有的避入山中,居子屋,由窗食。有的化樵夫,求其友不要,以避耳目。竹林七出,而大家以酒命。伶出一酒,叫一人一,他“死便埋我”,而人。就是明,因他能佯狂,而得善。人佩服他,如小佩服大的的。

  所以要中人民散慢,化消,必先改此明哲保身的度,而要改明哲保身的度,非句空言所能事,必改造使人不得不明哲保身的社境,就是中人民以公道法律的保障,使人人在法律之,可以各其口,各做其事,各展其才,各行其志。不但雪,且管霜。句,要中人不象散沙,根本要著,在法人之保障。但是今日能注意到一道理,真正悟人保障我世度互相的人,真寥如晨星了。

台: 阿不
人(235) | 回(0)| 推 (0)| 收藏 (0)|
全站分: 心情日(、日、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人新台"看不到回覆唷!)
* 入:
入片中算式的果(可能0) 
(有*必填)
TOP
全文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