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
英文名: Litchi Nut,Lychee
名:Litchichinensis Sonnerat
Dimocarpus litchi Lour.
Litchi litchi Britt.
Nephelium litchi Camb. ex Wight
科名:患子科(Sapindaceae)枝(Litchi )
名:枝、枝、丹、 、大、大山、支、支、勒
原地: 中南
分: 台全平地及山均有植。荔枝地集中於高雄、南投、台南、台中、彰化及屏等。
用途:
1.食用:枝的果肉(假皮)厚,有料,可口,自古以,即是水果品。是著名的南佳果,珍水果,南四大名果之一。
2.用:性味:根:微苦、,。消止痛。核:甘、微苦、,。理,散,止痛。果皮(果):甘、微苦、,血生津。
假皮(果肉):甘、酸,。益血。效用:治渴,呃逆,胃痛,瘰,疔,牙痛,外出血。核:疳痛,鞘膜液,丸痛,胃痛,痛。假皮(果肉):病後弱,脾久,血崩。果皮(果):渴,呃逆根:胃脘痛。果肉食之可血益。核可理,散,止痛。枝果皮枝,清心降火,乾後煮茶用,可治感冒、疼、口渴等。根部可治胃病、喉痛及疝。片後可敷治部。
:中木,高 8~15 公尺。上多分枝,灰色;小枝柱形,有白色小斑和微柔毛。
:偶羽互生,柄10~25 公分;小 2~4 ,生,革,具柄,片披形或矩披形, 6~15 公分, 2~4 公分,先端尖,基部楔形而稍偏斜,全、上面深色,有光,下面粉。
花:二月下旬-三月花,花序生或腋生。花性性共存,白色,亦有由老出者。花有 3 :雄花、偏雌花、偏雄花。偏雌花完全花,雄蕊退化,花有不裂,花粉芽率低;偏雄花子房退化,不果,均於同一花穗著生而依序放,亦有先雌花者,如充足,亦可第二次或第三次花序,但此常造成果熟度不一,尤以三月品更明。
果: 果球形、心形或卵形,色因品而有至暗之差,夏季成熟。果皮稍硬,暗色,布瘤凸起,去外皮可一薄膜果肉包住。果,半透明,多汁液,味甜或酸甜,包一棕黑色子。
特性:
常中木,高 8~15 公尺。上多分枝,灰色;小枝柱形,有白色小斑和微柔毛。偶羽互生,柄10~25 公分;小 2~4 ,生,具柄,片披形或矩披形, 6~1 公分, 2~4 公分,先端尖,基部楔形而稍偏斜,全、上面深色,有光,下面粉。春季白色或淡色小花,花序,花性。核果球形或卵形,果皮暗色,有小瘤突起。子外被白色,肉、多汁、甘甜的假皮,易核分。子矩形,褐色至黑色,有光。唐朝白居易在《荔枝序》中荔枝的味有深刻的描述:荔枝『若本枝,一日而色,二日而香,三日而味,四五日外,色香味去矣。』
: 了袍子,是白胖子;去了白胖子,是黑丸子。
文字料源:
http://www.yesgood.com.tw/plant_top/A_strokes/%E8%8D%94%E6%9E%9D/%E8%8D%94%E6%9E%9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