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杰
庵果到番
芒果原於印度以及半,而後入中、泰、西、菲律和印尼等南家,之後再到了地中海沿岸,到18世後才到巴西、西印度群和美佛里州等地。
目前所知,於芒果最早的中文文,是到印度取的唐朝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一中,介到印度的花草果木,有下面一段:
花草果木名。 所庵果。 庵弭果。 末杜迦果。 跋果。 劫比他果。 阿末果。 杜迦果。 跋果。 茂遮果。 那利果。 般娑果。凡厥此以。珍人世者。略言焉。
--大唐西域,卷二
文中的「庵果」就是在的芒果。
台的南芒果「仔」(白字:Sōai-á)。字,注音符:「ㄕ ㄜ」。在清朝康熙年,福建巡就曾向康熙皇帝呈上台芒果,在奏摺中:
福建有番一,在台,每於四月中旬成熟,奴才於四月二十八日到新者,味甘微酸,其蜜浸浸者俱不及本滋味,切乾者,微存原味。奴才加看,小瓶敬呈御。但新番,不比法者可以耐久;奴才教家人小心保,所到之皆,故於摺未敢填目。再,武彝山茶,土人俱以新芽最;奴才芽茶,加,一同恭呈御。
---康熙五十八年「福建巡奏呈台芒果及武山芽茶折」
果康熙看之後批示:「知道了。番未,故要看看。今已,乃用之物,再不必。」
在《台府志》中卷十八物二中有的:
自荷,切片以啖,甘如蔗,而清芬之。沈文:食核於地,月即生,核中有子,或一粒二粒如豆之在。 (在台)有三:香、木、肉。香差大味香,不可多得。木、肉乾用糖拌蒸亦可久藏,台人多以代蔬,用豆油或同食。
--《台府志》中卷十八物二
台原的芒果一般「土芒果」,如前所述芒果其是外水果,台的土芒果然有土字,但也是荷人(於1624-1662年)爪哇引的。也是前述清代的文中,呼芒果「番」的故。
有趣的是,在前述《台府志》的中,有提到的台人以芒果替代蔬菜,沾油或一起吃。然芒果冰、芒果青等各芒果的新奇吃法不被明出,但是拿芒果沾油老祖先的吃法,在的台人恐怕有人再做了!
味文果品-文芒果上址
http://bit.ly/fflavour 款行:上海商蓄行(行代:011)
名:喜多元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66-1-02-00-000122-7
味文果品的方式:
地址:台北市忠孝路三段484F407室
e-mail :
fflavourtw@gmail.com TEL : (02)8772-4499
FAX : (02)8772-4499
站:
http://fflavour.com 部落格:
http://fflavour.blogspot.com/ :芒果,文芒果,芒果知,枋山文芒果,味,味文果品,柚子,文旦,麻豆文旦,文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