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书,忆剧,忆游戏
题记:
一直都是武侠迷的我从看《神雕侠侣》开始到现在已经接触了不少武侠小说。金庸的十五部作品全都看过,了如指掌是不敢说但是大部分长篇的我都拜读数次。古龙小说看过得不多,真正比较了解的也只有《绝代双骄》,别的也有看过但是却印象模糊。这次难得论坛举办活动,一看到题目就很想写点东西,可是题目范围太大,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动笔,现在就以杂谈的形式来说说我记忆中的金庸古龙作品。
忆书:
神雕,倚天
金庸小说最早看的是《神雕》,一看之后就不能自拔,一发不能收拾,紧接就看了《倚天屠龙记》,而这两部书绝对是金庸小说中我翻阅最多的。《神雕》可能是先入为主,从此之后至今武侠中的最爱仍然是《神雕》,小龙女和杨过自然成为我心中完美的情侣。至于《倚天》,真正打动我的并非张无忌、赵敏或周芷若,而是张无忌的父母张翠山和殷素素,我曾经一度认为张翠山是金庸笔下我最喜爱的男子,甚至喜爱他胜过杨过。杨过打动我的是他的狂,他的傲和他的敢做敢当。张翠山吸引我的是他的文武全才,他的温文尔雅,说白了可能就是他的书卷气和他的字。我永远记得张翠山在峭壁上刻下“武林自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二十四个字,镇定,机智。
尽管我爱看《神雕》和《倚天》,但是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整体而言我喜欢《神雕》而不喜欢《倚天》,但是有时候我会爱看《倚天》多过看《神雕》。《倚天》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张无忌挺身而出技压群雄,特别是当殷六侠要向他动手的时候他叫出那声“殷六叔”实在让我感动。另一场让我感动的情节是张无忌假扮小道士进入武当山,又在武当有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每次重看《倚天》我都会重张无忌遇到蛛儿处开始看,每次看到小昭离开之处我就会停下。金花婆婆的故事是倚天最后让我感动的一个情节,让我感动的是金花婆婆自身的故事,明知道会招来杀身之祸兼不顾众人反对义无反顾地相爱;是谢逊的有情有义;是小昭的母女连心,还有小昭对张无忌的一番情义。我爱看《倚天》可能是它比《神雕》更有情节上的起伏,少了点儿女情长。可能喜欢一本书需要喜欢书里的主角,而张无忌却无缘让我喜欢,因此《倚天》只能跟我的喜欢绝缘。
看《神雕》,我最爱的是英雄大会,杨过以计谋赶走了金轮法王,在所有人都当他是未来的英雄的时候,他牵着姑姑的手无视众人不屑的眼光下走自己要走的路。他比张无忌多得那份主见、自信和狂妄使他成为我最爱的男主角之一,也使《神雕》成为我最爱的武侠小说。不管后来我看了多少不同的小说,对杨过那份钟情始终不减。我想如果我是郭襄,我也会那样终身不嫁地思念他。
飞刀又见飞刀
跟《倚天》,《神雕》相反,《飞刀又见飞刀》从头到尾我只看过了一次,但是它却让我印象朦胧又深刻。算时间看《飞刀》是上个月的事,看《飞刀》的原因是暑假的时候看了《飞刀》的电视剧,很想看看原著是怎样的写法。古龙的小说通常都有种距离美,不像金庸小说内容多姿多彩,但是却很有人情味,往往淡淡地一针见血。《飞刀》是爱和仇的冲击,明明相爱,却偏偏自己的父亲是对方的杀父仇人,明明相爱,对方的父亲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这样的爱能持久吗?能继续吗?偏偏一代这样,两代依然这样。最后的全书并没有结果,古龙没有写下最后一战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结果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悲剧将来还会在继续吗?说真的,我更喜欢《飞刀》的结局,比之《神雕》和《倚天》更多一份满足。
忆剧:
神雕,雪山飞狐,武林外史
说到武侠电视剧,那么实在能说得太多了,武侠热已经从九十年代一直热到现在。时间过去,演员换去,但是故事却还在继续。金庸和古龙更是武侠剧的热门,每次从选角开始就炒得风风火火,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倒是没有雷声的反而能脱颖而出。武侠剧看过得太多,一时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可能还是从《神雕侠侣》开始吧。
我看过三个版本的《神雕》,但是却没有真正看过最多人熟悉的古天乐版,但是只少三个中的有一个绝对是最不符合原著的杨过和小龙女。当我看到吴倩莲一身黑衣的小龙女,当时还真是错愕极了,当我看到陈红惊艳的李莫愁,我只能说导演对配角很精心塑造吧。任吴版的《神雕》真是一段让人心痛的回忆,整个故事改得面目全非,吸引我的不是杨过和小龙女,反而是郭靖,黄蓉,欧阳峰,觉得他们好有演技。看过另一个《神雕》是新加坡版的,觉得演员演得很用心,尽管还是没有过儿和姑姑的感觉,但是至少跟心目中的印象还是比较相近。而我最喜欢的版本是刘德华和陈玉莲的《神雕侠侣》,当时的刘德华演技并没有很精湛,但是他却很有初出茅庐的味道,而陈玉莲是我看过这么多小龙女中最自然的,最不食人间烟火的姑姑。很多人喜欢李若彤扮演的小龙女,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她太冷,冷到有点不自然,可能是我没有看过很多集的关系吧。或者也是先入为主,陈玉莲已经塑造出一个跟我想象的小龙女很像的角色,让我很难再接受别人吧。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神雕》我最注重的是小龙女的演员而非杨过,小龙女在书中外表被描写得太特别,离现实太遥远,所以当小龙女出现在现实的时候更容易把演员跟我心中的形象作比较。至于杨过,我还是更看重他的性格,他的叛逆,他的狂傲,他的专一。
回忆金庸剧,有一部剧绝对不能不提,它就是很多年以前的《雪山飞狐》,尽管电视剧叫雪山飞狐,但却是《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的综合版。这部剧我很小的时候看,对于里面的剧情并没有多少印象,唯一印象深刻的是龚慈恩演绎的程灵素,记得她命都不要地为胡斐吸毒。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喜欢上程灵素,不喜欢胡斐和袁紫衣,其实我连袁紫衣的名字都不记得,是后来看书的时候才想起,但是印象中有个穿紫衣服的女人,而印象中就不喜欢她。我想是我小时候就非常同情程灵素吧。程灵素让我印象深刻到一看到龚慈恩演绎的其他角色就一眼看出她就是以前的程灵素,相反,对演胡斐和袁紫衣的演员已经没有记忆了。
可能程灵素那种楚楚动人而最终没有得到一份完美的爱情的角色特别容易打动我。《武林外史》的白飞飞就是这样深深地吸引着我。记得看电视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武林外史》是古龙的作品,到有一天在翻阅古龙作品时间表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这故事出至古龙之手。《武林外史》最近在论坛上是个热门话题,飞七之争是不变的话题。有一次进去了百度的武林外史吧,里面看到了好多飞迷,好多七迷,而且好像已经大战了千百回,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了很多七迷的观点,我也觉得七七很善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沈浪不会爱上她。看电视的时候,一开始就被沈浪和白飞飞的外表吸引住了,觉得真是金童玉女,天赐良缘。可是越往下看就越叫我心痛,上天为什么这样吝啬,偏偏要收回给他们在一起的机会。到最后,飞飞倒在沈浪的怀里说道“我的生命不过是一个笑话,而你是唯一真实。”叫人多么心酸,心痛。白飞飞能打动不是因为演员和外表,是这个角色的性格,命运和爱情。她的性格极端,不是爱就是恨,让人觉得可怕,但是这都是她的命运所造成的,当一个人从小母亲就不停地告诉她要去恨这个世界,她只能变得极端。至于爱情,很多人认为她的爱情毁在她的身上,而不是朱七七的介入。我认为朱七七并没有毁了白飞飞的爱情,但是上天毁了这段情,是天意让她每次都看到一些让她误会的事情,从小受尽伤害的她对世界缺乏安全感,因此她只能失望,只能回到她母亲的身边去恨,去报复。总觉得命运对朱七七太好,对白飞飞太绝,这两个完全相反的角色却因为沈浪而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很佩服设计这两个角色的古龙,因为在结构上这两个人物实在是非常特别,不知道他是否在问命运是无法改变,好运的就会幸福美满,而凄惨得只能悲剧结局?
忆游戏:
金庸群侠传
金庸群侠传是我接触的第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当时的我还没有看完金庸全集,所以对游戏中有些人物只是一知半解,但是这个游戏的魅力没有因此而减少,直到多年后的现在我仍然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很巧妙地把金庸十四部书里的人物、剧情串联在一起,让玩家经历一场惊奇又惊险的冒险。因为有十四部书之多,各样不同的剧情,所以只是选书中的某些情节,而且每本书所选的人物多少也不一样,感觉人物出现最多的是倚天和笑傲,可能这两本小说里的门派特别多所以特别可以丰富游戏中的人物。我最喜欢这个游戏的地方在于我用的主角一旦练成了“野球拳”,就基本上打遍天下无敌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游戏还有道德和声望的设置,所以可以选择做坏人还是做好人,有了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的分别。
记得第一次玩的时候很乖地想要做好人,结果发现好人不好当,所以第二次玩的时候就完全随心所欲,并且还让主角去修练“辟邪剑法”,其实做坏人也没有什么不好,只不过一定要武功高强,因为不管什么事都是可以武力解决。一个让我非常开心的情节是游戏里有六大派围攻光明顶,而挺身而出的是我控制的主角,当时觉得自己好英雄。不过却没有像张无忌那样成为就明教教主。另一个情节是帮助小龙女和杨过重逢,这个我自然是义不容辞,况且又是故事主线,唯一不满的是小龙女的外貌实在是有待改善。还有一个关于乔峰的情节,我可以选择揭发他是契丹还是阻止慕容复说出来,本来就看慕容复不顺眼(是人物表外设计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顺便教训他一翻,同时又可以免去了乔峰那么多灾难,何乐而不为呢?尽管相反的选择我也试,不过看到乔峰颓丧地离开总觉得很凄凉。
游戏里有不同的主线情节和副线情节,主线故事是主角来到古代,要找齐十四部天书才能重回现代,在古代晃荡得时期里就结识了不同的武林侠客,其中包括了段誉,张无忌,胡斐等,然后就是共同闯荡江湖,其间又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加入和离开自己的队伍。就像当一队人来到燕子坞,段誉看到了王语嫣就会决定离开队伍,留在王姑娘身边。副线故事就是一些像要学某些武功才要去完成的任务,例如要学降龙十八掌,就要到各地找寻作“玉笛谁家听落梅”的材料,然后还要请厨师做,他吃的开心了就传了这门绝学。
实际上整个游戏非常的复杂,如果没有攻略基本上很难破关,但是玩了几次后也是会变得很熟悉,而且知道有什么样不同的选择,因此每次的故事次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基本上是百玩不厌。很可惜现在的电脑越来越先进,我的电脑已经执行不了这个游戏,只能成为一段回忆。
新绝代双骄
一开始提到过《绝代双骄》,它是我第一本读的古龙小说,实际上我既看过书,又看过电视剧,还玩过宇峻出的新绝代双骄整个系列,在众多武侠小说中算是接触得最多的。金庸的武侠电脑游戏也很多,不过至今没有玩完过一个单独小说的游戏。玩绝代也是因为看了绝代的小说,觉得叫我再看一次比较困难,但是叫我玩游戏却会毫不犹豫。绝一的故事是跟原著非常相像,从江枫夫妇遭到邀月的追杀开始,因为怜星的阴谋两个婴儿逃过一劫,游戏是在恶人谷开始,而我控制的自然是小鱼儿,从他小时候玩起,陪着他出江湖,邂逅铁心兰和张菁,遇到花无缺,再到萧咪咪处撞见江玉郎,中间的起起伏伏很像再把小说重看一遍。最后在阎王门小鱼儿和张菁被困其中,绝一就结束了。故事没有完,我当然很想往下玩,天天期待绝代双骄二的问世。
终于盼到绝二出现,整个设计比想象中的更加经典。故事不是单线发展而是双线发展,玩家可以选择扮演小鱼儿或者是花无缺。总觉得古龙偏心小鱼儿没有描写花无缺的童年,而且小说很多地方都是以小鱼儿为主,好像忽略了无缺公子。游戏满足了我对无缺的兴趣,可以用无缺来闯荡江湖。绝二最特别的是结局,因为它不是单一结局像小说里小鱼儿与苏樱,无缺与铁心兰,而是可以让玩家有多重选择,终于我可以让小鱼儿和铁心兰在一起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小鱼儿很爱铁心兰,可能是他们两个有过一段初恋吧,或许是总觉得小鱼儿和苏樱的性格太相近,太相近的性格很难相处的久。可能是我想太多了,不过游戏自然有这样的选择,我就圆了我自己的想象。绝二让我最开心的还不是小鱼儿的结局,而是花无缺的结局。从第一次读绝代的小说开始,绝代里最吸引我的人物就是怜星,我想也是跟她的性格和命运有关,我深深地同情她,觉得为什么没有一个男子给她幸福呢?游戏里有了这个选择,而这个男子正是完美无缺的无缺公子。知道这个结局的时候我就开始不顾一切地尝试要使他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很多人会说怜星比无缺大了二十岁,但是我想反正是游戏,是小说,是虚幻的人物,年龄也是虚幻的,况且怜星修炼明玉功看起来根本不会老,所以他们两个在一起会非常相配。
玩到绝三的时候完全是因为好奇,觉得宇峻会怎样续写古龙的故事,事实证明宇峻的续写并没有很精彩,还把很多绝代里的剧情移花接木地用在新的角色身上。可能是绝二的成功使得我对绝三很有期望,因此有点失望,唯一惊讶的是绝三的音乐,十分地优美动听。不过不管怎么绝代的游戏还是非常不错的,把他们当作单独的游戏来玩会很新鲜的感觉。其实也是因为有了绝代的游戏,否则我也不会对绝代有多少了解,在宇峻的论坛上写过一些奇怪的文章,又在那里跟一堆游戏迷原著迷一起讨论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分析游戏里的人物。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不玩绝代还是会经常到宇峻去聊天。
后记:
金庸古龙小说多姿多彩,而且有着不同的形式接触读者,观众,和玩家。这文章是写的挺长的,不过只是一些杂想没有什么特别的论点,只是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感想,一些回忆。其实我也很想选一本书,或是一个人物来写一篇文,但有心却没有时间,只能像现在这样走马看花的写写,满足一下自己,希望也能满足别人。文章里面有很多非常主见的看法,而且有很多与原著相反的看法,可能我这个人比较反叛,所以原著没有写出来的我想象的结局时总会为了自己的想法辩白。我想这就是武侠小说和读者间的互动吧,也是最能刻下深刻的回忆。往往遗憾的结局最另人难忘,不过记忆是美好的。
文章定位:
人(84) | 回(0)| 推 (
0)| 收藏 (
0)|
寄 全站分:
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