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尤其是戒法,我要想了生死、成佛道,要戒法、守戒法,所「菩提涅戒基」。可是有的人,一到要受戒就害怕,怕受了戒以後犯戒。不!受戒而犯戒然是有罪,可是你不受戒又如何能得解?方面的缺好好比一下。
依大乘戒,我受戒要大,不要怕;一受戒後,就要小,要兢兢,如深、如履薄冰,要好好守住戒法。在例子大家。
佛陀在世,有位比丘尼自富之家,已六神通阿果位。富人家的子女免生、任性放;而位果的比丘尼,那些富人家的女子出家修行。
些太太小姐就:「出家修行然是好,可是我都年,而且浪漫的生活,怕守不住佛陀的戒法。」
「不要怕,出家後只要大受戒就好了。」
「如果受了戒而犯戒,那怎?」
「犯戒就由它犯。」
「哎呀!如都叫人要小心守戒,不可以犯戒,你位父怎犯戒就由它犯?犯戒是要地的啊!」
「地就由它地好了。」
比丘尼又:「佛陀所的然,但我所的也,是我本身的之。」
位比丘尼就起她往昔的因:「在好劫以前,我曾是一名子,有一次穿著比丘尼的衣服作,由於因,世出家比丘尼;但我自恃出身高性,得又端正,性情恣而破了戒。
出家受戒而不能守戒,犯了戒然要地,一地就好劫,受的苦。可是我苦受了、障消除了,今生仍投胎在富人家,又值逢迦佛,能出家修行。
我然犯戒地受了很多苦,但是承往昔出家受戒的功德,在了果。所以你想出家就出家,不要怕犯戒;你怕犯戒而不出家,永不能解。」
其一人不是今天受了戒今天就犯戒,你若能守戒一日一夜,或一月一年,然犯戒有罪,但守戒的功德是在。等到你犯戒地的受了,便能承往昔受戒的功德而得解。如果你怕犯戒而不敢受戒,那就永不能解。而且受戒就有戒神持,有受戒就有戒神,者所得的利益不可同日而。
世上「相本,丈夫自」,佛法「法唯心」,只要大心一,凡情知就能革除!不能:「我是凡夫嘛!怎能受菩戒?」那佛陀不就枉施教化了?教人成佛做什?要心!大心一把凡情革除,那你就能受菩戒,乃至心,甚至受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