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基是一个悲剧人物
读党国英《如果在2103年评说朱总理:为改革不惜粉身碎骨》并回答施晓渝、齐天大圣对朱基的责难
朱基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力图现实的目标都没有实现,他力图避免的事情都出现了。他力图现实的目标和图避免的事情,都代表人民的愿望。但是,对立势力太强大了。他无力回天,只能仰天长叹。“出师未捷身先亡,常使英雄泪沾襟”。于是,他留给世界的,更多的就是人格魅力了。
关于国企改革。那么多工人下岗,攻击者都把这看成他的过错。
我是这样看待的:首先,中国该不该选择“市场经济”。肯定是该选择。如果在这个前提下讨论,就容易看清楚了。原国有企业是按计划经济模式设置的,没有市场经济竞争能力。于是政府就面临二难选择。发展市场经济,按按计划经济模式设置的国有企业,不改革,难免崩溃。保护没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难免抑制市场经济的发展。二者只能取其一。政府选择了前者,改革国有企业。国企工人下岗,就成为时代之痛。朱基担当起了这时代之痛。假设一下,如果又要发展市场经济,又要保护国企工人,行吗?即使行,这样做,结果会是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灾难。除非不发展市场经济。不然,国企必须改革。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高就业,是以数以亿计的隐型失业为代价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发展市场经济,总的说,是增加了就业机会。有远比国企工人失业人数多的人(农民、普通市民)进入了工人的行列。攻击者为什么熟视无睹?结论只要一个:这些人本身就是持不同政见者。但他们以“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姿态出现,绝不承认自己是“持不同政见者”。
关于“反腐败”。把朱基看成是只打老鼠,不打老虎,因此是“假”反腐败,真是用心叵测。施先生责问说:“朱熔基敢反贪官?他敢反中央内有实权的人?”对这样抽象地责问,能服人吗?如果有这样的事出现,请施先生列举一件,昭示天下。我再回答。
关于“反右”。中央的《决定》是:反右是对的。错在扩大化。无疑,后来中央重用朱基,可以判定朱基曾经被打成“右派”,是属于“扩大化”的范围,应予纠正。如今“齐天大圣86”又要把他划为“右派”,只能说明“齐天大圣86”很在使用当时“反右”的标准评价人,说明“齐天大圣86”是不打自招的“极左分子”罢了。如果朱基不被“极左分子”们反感,那才是怪事。遗憾的是,“极左”思想在今天已经难以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这些人,只能划入“持不同政见者”的行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