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泽民主政13年
无论是主政中国13年,还是他交棒的一瞬间,都让江泽民成为一个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过渡性领导人物。在他主政期间,现代中国第一次实现经济腾飞,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他与邓的交班,实现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权力平稳交接,并终结了中共的强人政治,开启了常人政治;最后,通过他与胡锦涛的交班,中共终身制就此成为惯例被确立,此种政治文化及权力伦理将对中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9月19日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78岁的江泽民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推荐61岁的胡锦涛接任。至此,中共第三代领导向新一代领导的权力移交完成。自1989年开始主政13年的江泽民在程序上正式退出领导岗位。
《中国新闻周刊》评论:"由邓小平开始的先例,至江泽民成为惯例。中国高层领导实现新老交替和平稳过渡,由此形成制度、规范和程序。"
现任领导人在健康状况下主动辞职,并安排好接班人,邓小平是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人,江泽民是中共历史上第二人。此前,多数领导人要么被赶下台,要么死在任上,造成政局的巨大动荡。
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比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大11岁,毛于1976年9月以83岁高龄去世在任上,匆忙之中交班给保守的华国锋,导致中国政局在2年内没有变化。1977年,73岁的邓小平复出,逐步确立领导核心地位,并在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放弃了毛的阶级斗争纲领,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
邓小平比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大22岁,是四代领导人之间年龄差距最大的,这是因为邓主政的11年里更换了两位接班人。1989年11月,85岁的邓小平向63岁的江泽民交接军委主席的班,实现了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权力平稳交接,为江泽民13年平稳高效的主政奠定了基础。到1997年邓以93岁高寿去世时,国内外已没人怀疑邓的路线会被中止。
江泽民比胡锦涛大16岁,恢复了领导人之间正常的年龄差距。可以预期,江胡之间权力的平稳交接,也能为胡锦涛平稳执政赢得充裕的时间。
15年来,江泽民继续推进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国策,使这一进程不再随领导人的更替而停顿,中国历史上人去政息的周期循环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出现。江泽民将因此在中共历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记。
国内外舆论一片赞扬
两年前,十六大闭幕当天,除胡锦涛外,江泽民等6名十五届政治局常委集体退出新的中央委员会,使江泽民赢得主政13年里的最高声望,网络跟贴暴涨,几乎全是叫好声,甚至有人把他比作中国的华盛顿。
但第二天,在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以普通党员身份留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又引起许多疑问。对此,江在今年9月1日写给中央政治局的辞职信中作了解释,间接回答了两年来国内外的各种疑问和猜测。
他说:"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考虑到实现党和国家高层领导新老交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我向中央提出不再担任中央领导职务,退出中央委员会。当时,中央同意了我的请求。同时,中央考虑到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防和军队建设任务很重,从大局出发,决定我留任党和国家的军委主席职务。此后,我尽心尽力地履行中央交给我的职责,始终尊重和支持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我一直期望着从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
江这次全退,再次为他赢得喝彩,国内外舆论几乎全是赞扬之声。
香港《明报》发表社论说:"今年以来台海局势紧张加剧,外界一直有传闻称江泽民可能藉台海危机继续留任中央军委主席,但现在江泽民主动向中共中央政治局请辞,建议由胡锦涛接任中央军委主席一职,可谓做出了一个有利于中国政局稳定、有利于加强中共执政能力、推动中共党内民主的明智抉择。"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学者郑永年的评论认为:"这种结果的出现表明中共高层权力交接班制度的深化。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江泽民,其在建立权力交接制度方面的努力必须得到肯定。无论是在毛泽东时代还是在邓小平时代,中共政治一直被接班人问题所困扰。高层的政治不稳定甚至是社会不稳定大多和高层权力继承有关。"
他说:"十六大决定江泽民继续留任军委主席。对很多人来说,这给权力交接班制度化蒙上了阴影。但如果了解到中共高层对政治稳定重要性的认识,江泽民的留任实际上是高层对权力平稳过渡的一种广泛共识。"
最有趣的还是网络上的数万跟帖。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上的跟帖有:
"看今朝,江退涛起,世上风云际会。国富民强,百年根基不动摇!"
"江主席很了不起,这次做得不错,好!好!好!"
"江主席,我敬爱你,谢谢您为祖国和人民做的一切。胡主席,我爱你,祖国富强与你同在,你与人民同在,希望你快乐、健康,奋斗永远!"
"激流勇退,难得啊,老江。"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民间开始用小平、老江、老朱、涛哥等称呼现任领导人。而在毛时代,称呼"老毛"是有可能坐牢甚至杀头的。称呼的变化,显示中共领导越来越平民化和网络带来的民意自由化。海外舆论认为,江泽民终结了中共的强人政治,开启了常人政治。
海外流言与传闻烟消云散
因为胡锦涛是邓小平选定的隔代接班人,从胡1992年成为十四大政治局常委开始,海外就流传着江胡不和的传闻,甚至虚构了很多细节。但9月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共同接见出席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时,江胡的亲密无间事实上否定了有关传闻。
胡锦涛说:"今天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的时候,我们敬爱的江泽民同志特地来看望大家。" "衷心感谢他对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代表中央委员会的全体同志,向江泽民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海外媒体注意到,这是中共现任领导第一次称呼江泽民为"敬爱的"。而在热烈的掌声中,江泽民也特别表示:"希望大家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努力工作,继续前进。"
讲话后,江胡亲切握手,并向大家挥手致意,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胡的讲话,间接否定了江不支持胡温新政的传言。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发表评论透露,今年初以来,各种有关江泽民是否卸职的传闻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特别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有关中共高层江泽民和胡锦涛之间权力之争的说法满天飞。
他分析,这主要是中国内政外交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内政方面,新领导层把宏观调控作为今年的重要目标。不过,很显然,在这方面中央政府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加上,陈水扁再次当选台湾"总统",向独立迈进,美国显然站在台湾一边,海峡局势一时间紧张起来。同样,很多人也认为海峡局势的紧张是由于江泽民及其所领导的军队强硬派不想接受胡锦涛和温家宝新领导层近来一直所强调的"和平崛起"概念所致。
郑永年说,四中全会的这种结果,可能是大多数中国观察家所没有意料到的。"很显然,胡锦涛本人也需要江泽民'扶上马、送一程'。这里的政治理性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权力交接制度化,而是政治的稳定。过去两年的经验表明,这种做法有其积极的一面。客观地说,江泽民除了对胡锦涛各个方面的支持以外,并没有过多地干预处于第一线的第四代领导层。"
郑永年认为:"第四代不仅在内政上明确了'亲民'的方向,而且在外交上也相应地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这些提法应当都是得到江泽民认可的。"
《联合早报》也比较公允地评价了江胡不和的传言。该报评论说:"这两年来,外界都沉迷于中国似乎存在两个权力中心的谜团。"江胡交接,"既是在意料之中,又有点意料之外……之前对江泽民恋栈的批评烟消云散,转而对他的明智之举赞不绝口,世事人情,莫过于此。"
不过,向来对中国高层保持浓厚兴趣并乐于报道传言的海外传媒,此次付出了一定代价。据港媒报道,路透社称替《纽约时报》工作的大陆某研究员,被指控非法向外国人士提供国家机密并被捕。据称,此人涉嫌于中共十六大四中全会召开前,向《纽约时报》泄露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离任的消息,使这家报纸成为全球最早预言江退的媒体。不过《纽约时报》国际新闻部编辑susan chira否认此人是消息来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