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要求我们提供一个关闭选项,用户关闭后不能收集任何个人信息。
看似简单的需求,可是业务里面各种埋点,各种日志,还有各种依赖用户画像的功能,要改完简直相当于项目重构。
因此,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button @click="alert(关闭成功)">禁用信息收集</button>
我猜一定有人这么干吧用户又不可能上服务器检查,也不可能 review 我代码
![]() | 1 zengxs 2021-09-26 19:11:22 +08:00 ![]() 改不了把问题抛给领导,你这么干到时候出了问题是你背锅 |
![]() | 2 azkaban 2021-09-26 19:14:40 +08:00 11 月 1 号落地啊,我们讨论了一下一期目标,还没进入开发呢 |
![]() | 3 flyingghost 2021-09-26 19:14:41 +08:00 ![]() 你这是最初级的掩耳盗铃。被发现后会被打出屎来,而且锅都甩不掉。 高级掩耳盗铃:业务层继续收集,底层发送时阻断。 |
![]() | 4 sadfQED2 OP @flyingghost 不会这么低级,网络请求肯定还是会发一个的 |
![]() | 5 chih758 2021-09-26 19:18:44 +08:00 via Android 在欧洲这么搞能罚出血,国内不知道发现了怎么处罚? |
7 WhoMercy 2021-09-26 19:22:05 +08:00 主要是外延应用的不必要信息不收集不传递,内部系统日志的敏感信息不打印 |
![]() | 8 windsound 2021-09-26 19:27:34 +08:00 被举报了,吃不了兜着走。 |
![]() | 9 yanyumihuang 2021-09-26 19:41:45 +08:00 当工信部检测是只看 UI 吗? |
![]() | 10 sadfQED2 OP @yanyumihuang 难不成还能 review 代码,进数据库看数据,上服务器看日志么 |
11 gengchun 2021-09-26 20:00:11 +08:00 这种不应该找专门的公司吗?这种实施起来,要有一个打分表吧?要做什么什么,一项一项按打分表改。不可能就是法务一句话吧? 要真法务的需求只有一句话,那你们的方案只有一行代码也没有什么问题。 |
![]() | 12 yolee599 2021-09-26 20:06:19 +08:00 via Android ![]() @sadfQED2 找第三方检测机构进服务器看的,我们公司就是,有人来公司看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 |
![]() | 13 musi 2021-09-26 20:07:05 +08:00 review 不了你后端代码还 review 不了你前端代码? |
16 clickhouse 2021-09-26 20:10:20 +08:00 工信部是真的会抓包的,我司就因为隐私政策同意之前,第三方 SDK 就开始上报被处理过。 |
![]() | 18 dwlovelife 2021-09-26 20:13:18 +08:00 想的太简单了 如果都这样玩 工信部岂不是一点威信没有 你最起码 明面上不能被看出来 也就是前端页面数据埋点和前端请求这一层 |
![]() | 19 declandragon 2021-09-26 20:22:09 +08:00 这样完全不行,所有云上的东西,各种数据,代码,工信部能直接看到的,云平台必须提供专用工具的。 |
![]() | 20 shiguiyou 2021-09-26 20:26:44 +08:00 会抓包看数据的,我们的 app 被抓包看到了 |
21 Lemeng 2021-09-26 20:29:13 +08:00 立法后,这个是有严重后果的,也是刀尖上跳舞的,当然现在很多公司都有这个 |
![]() | 22 a62527776a 2021-09-26 20:41:36 +08:00 工信部会请 IT 公司抓包看的 |
24 liuidetmks 2021-09-26 21:05:40 +08:00 via iPhone 别糊弄了,有专门的咨询公司做这方面指导,(收费不低),这么容易被你糊弄过去了,人家还咨询个什么。 再说了,工信部会抓包,简单逆向分析一下(比如 md5 会建议你用 sha2 防重新打包之类的。 如果用户禁用的话,简单的话,把用户收集的值全部传一个固定虚假值。例如 idfa 传 0000 之类的,尽量让接口不报错就行了。 后面统计追踪的话剔除掉就行了。 如果你糊弄的话,万一 app 下线了,这些不是一个小开发能承担的,一公司人的饭碗要紧。 |
25 Sunnic 2021-09-26 21:17:50 +08:00 via Android 你当工信部干活的都不是九八五吗?这点掩耳盗铃的东西太不上台面了 |
![]() | 26 yanyumihuang 2021-09-26 21:27:58 +08:00 @sadfQED2 不反编译的你的代码,也能抓包啊,你当国家队的信息安全公司都是摆设吗?就普通公司那点混淆水平,弄弄过谁 |
![]() | 27 icyalala 2021-09-26 22:38:56 +08:00 审核的是找某些公司外包,主要是抓包看参数, 如果参数里有诸如 mac 、idfa 、udid 之类的 key,即使你传的全是 0 也会被询问,那时再解释就会变得很麻烦。 还有就是传递的 value 如果符合敏感信息格式,比如 IDFA 格式 FF1999CD-7177-4937-A474-74937A102630,mac 格式 08:00:20:0A:8C:6D 、手机号格式 18612345678 等等,都会被怀疑然后需要作解释。 老实重构,该还债就得还债。 |
28 Jooooooooo 2021-09-26 23:04:03 +08:00 法务风险你背吗? |
![]() | 29 cubecube 2021-09-27 00:12:56 +08:00 如果最后没人帮忙扛责任,非法收集隐私,没准会有刑责 |
30 raycool 2021-09-27 00:38:02 +08:00 你就是一个打工的 为什么这么替老板考虑? |
31 mac20221225 2021-09-27 02:31:30 +08:00 via Android 1 楼说得对 |
![]() | 32 murmur 2021-09-27 08:08:58 +08:00 你们有竞品么,如果你们有竞品,这种假隐私保护被抓出来不一打一个准 |
![]() | 33 philipjf 2021-09-27 08:31:08 +08:00 或者可以参考某些大厂,不直接把开关放在客户端,而是放在帮助支持那边,点过去就是要求打客服电话,至于客服电话能不能打通就不是你们的事了 |
![]() | 34 justfindu 2021-09-27 08:41:16 +08:00 不得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是指哪一部分? |
![]() | 35 justfindu 2021-09-27 08:49:12 +08:00 ![]() |
![]() | 36 dengshen 2021-09-27 09:11:57 +08:00 via iPhone 强烈支持保护隐私。虽然我也是开发,但是我更多的身份是 app 用户 |
![]() | 37 zanxj 2021-09-27 09:35:29 +08:00 这是前不久网安下发限期责令整改通知要求我们整改的部分内容,LZ 不是认为网安委托的第三方检测都是吃干饭的?  |
![]() | 38 sdushn 2021-09-27 09:38:16 +08:00 工信部不是 ui 走查,有功能验收的 |
39 hejw19970413 2021-09-27 09:40:39 +08:00 第一点 : 不能这么干。 |
40 salmon5 2021-09-27 09:45:36 +08:00 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吗? |
![]() | 41 wamson 2021-09-27 09:59:48 +08:00 我们这边直接把个人信息收集几乎都干掉了,连数据库里面存的手机号字段都删掉了 |
![]() | 44 lakehylia 2021-09-27 10:23:08 +08:00 我比甲方聪明系列。整改要从上到下,要一个级别高的负责人专门协调这件事情,不是你一个没啥话语权的小兵能干的。负责人分发下来,各人领各人的整改任务。 |
45 MaxLi77 2021-09-27 10:26:52 +08:00 掏点钱找个合规检测公司看看吧,成本会比这样抓瞎要低。 |
![]() | 46 cyrbuzz 2021-09-27 10:48:15 +08:00 能不能定义一个虚拟用户,开了之后就替换为虚拟用户信息,造一个虚拟用户的数据还是比较容易的吧。 |
![]() | 47 abcbuzhiming 2021-09-27 10:54:00 +08:00 @wamson 手机号没了,那岂不是连手机号登录都没有了? |
![]() | 48 arthas2234 2021-09-27 11:28:36 +08:00 ![]() 之前一个个都抱怨隐私被泄露,要立法了,就变成我真有一头牛了 |
![]() | 49 cairnechen 2021-09-27 11:39:51 +08:00 工信部宣讲的时候说他们有不公开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 App 是否「真的」没有手机用户信息,而且以前是对只对安卓 App 有检测能力,上次宣讲的时候说 iOS App 也可以了,并且他们强调试图绕过检测或者糊弄了事的 App 会被视为对抗行为,将对应用不通知直接下架,也就是原来的「通知-整改-整改不通过下架」流程直接一步到位,并且最少 90 个工作日,建议评估一下你们面对这种级别的威慑敢不敢以身试法吧 |
![]() | 50 libook 2021-09-27 12:14:51 +08:00 ![]() 工信部自己信通院有能力做检测,公安部是有自己的研究所,其他各部委检查大多是找三方司法鉴定所或安全公司,基本都是有技术能力做深层检查的。 除了 UI 以外,还会做逆向扫描和抓包分析,这些都已经做成了比较成熟的自动化产品,我们的 App 里用了一些第三方的 SDK 做一些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勾当都被检查出来了,而且第三方 SDK 在我们 App 内造成的问题得我们来负责,企业受到行政处罚是会留记录的。 公安查到有问题直接给行政处罚,其他部委会要求限期整改,整改不通过或逾期就给行政处罚。目前我们公司是凡是整改要求全都最高优先级,业务都得让道,该重构就加班重构,有时候时间实在不够还得让公关人员去找监管部门商量延期。 |
![]() | 51 jessun1990 2021-09-27 12:55:37 +08:00 这么做太狗了,还是老老实实重构项目的好。跟领导说清楚:想要服务不被工信部茶水表就老老实实投入尽力来做。 |
![]() | 52 wobuhuicode 2021-09-27 13:28:19 +08:00 ![]() 公安会来现场看你 review 代码的。 别问我为啥知道,我就在几个公安局的计算机博士面前给他们讲解我们的抽奖逻辑 |
![]() | 53 rb6221 2021-09-27 13:57:26 +08:00 你们埋点没有开关的吗。。。。 |
![]() | 54 itgoyo 2021-09-27 13:57:47 +08:00 ![]() @sadfQED2 我说我手机 App 隐私合规相关的吧,网安那边,我 App 这边什么时候往外发,一共发了多少次,他都有报表出来,如果是 SDK 的,它在第几行代码有问题也能抓的到,代码已加固过,他们原理估计是用抓包来弄的,花钱让第三方机构配合来搞,花几万块,如果被通报就是几十万块的事情了,反正我司就是这么干的。不停地改,然后第三方机构不停地扫描,等没有问题了,网安那边会出个报告。这种你以为别人第三方审核的机构是干嘛的?人家就是干这个挣钱的,一个 App 两三万,隔壁公司搞教育的,一共 11 个 App,花了二三十万。 |
55 thtznet 2021-09-27 14:07:15 +08:00 ![]() 全中国最聪明的一批顶尖人才都是在体制内的,在厂里干活的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智商定位,不要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现在的公务员已经不是 20 年前你印象中的老头子了。 |
![]() | 56 sonyxperia 2021-09-27 16:16:03 +08:00 有时候我也好奇我在 app 关闭了隐私收集,是真的不记录我的个人信息了吗 |
![]() | 58 melvin 2021-09-27 16:53:09 +08:00 工信部也是有开发人员的 |
59 cocolate 2021-09-27 17:21:16 +08:00 安卓端 root 一下装几个小软件,你 app 在后台和谁干了什么看得一清二楚 且不说举报,app 审核肯定也有手段检测出来 客户端 app 不是黑盒 |
![]() | 60 Dawnnnnnn 2021-09-27 18:00:30 +08:00 只说 APP 合规检测的部分。收集信息之前弹一个隐私协议的框,用户点同意之后再开始收集信息就能规避法律风险。工信部找的检测机构虽然一般,但你这种 alert 也太低级了。。。之前为了让公司 APP 整改的时候知道整改啥,特地写了个工具 hook 函数,哪个文件哪个函数哪一句调用了收集信息的函数,几秒钟就 hook 到了。。 |
61 37Y37 2021-09-27 22:34:22 +08:00 最好不要想着糊弄过去,那些人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样,贼专业,弄虚作假一旦被发现多重的处罚都有可能,现在还是关键节点 |
62 tankren 2021-09-28 09:11:20 +08:00 工信部里面肯定有高手 就跟 GFW 部门一样 |
63 tankren 2021-09-28 09:13:03 +08:00 @wobuhuicode #52 哈哈哈 有画面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