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ayhuang0044 2 天前 ![]() 正常来说不是应该是保持 对社会 对法律的 最低信任吗? 只是东大的最低的信任底线已经崩溃了. |
2 Danswerme 2 天前 我看到那个新闻后也感觉这个团队有点天真了,我小学时看的那些商战小说里这种卧底冒充、抹黑、骗资料、偷资料的手段就一大堆了,2025 年了这个团队居然还能被这种手段骗到。 不过这个团队只能说天真,而“某迪”的无耻嘴脸,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
![]() | 3 biumall 2 天前 ![]() |
![]() | 4 cxh116 2 天前 ![]() 163 邮箱?对方自爆的 byd ? 说是这家小公司自己炒作,可信度都比 byd 骗他方案高。 |
![]() | 5 letitbesqzr 2 天前 感觉这事还是挺常见的. 经常有竞争公司,冒充甲方来让演示介绍系统.. |
7 nieboqiang 2 天前 人家骗你说自己是吉利,你信了,然后又说是比亚迪,你又信了。这脑子,别做网络安全了吧,谁敢用啊。 |
![]() | 8 yangxiaopeipei 2 天前 |
![]() | 9 tomatocici2333 2 天前 |
![]() | 10 v1 2 天前 ![]() 汽车零部件圈子有一句谚语:防火、防盗、防某迪。通常从供应商剽窃技术有三板斧:一,派人以考察为名,进供应商的生产现场偷师关键工艺 know-how ;二,以技术交流为名,索取样件和技术资料,逆向拆解;三,上述两步还造不出来,那就先从供应商 A 买半年,过程中逼迫 A 交出图纸,自己照猫画虎,或者转给其他低价厂家 B 仿制。一年后以降价幅度不足为由将 A 踢开。 有不愿具名的供应商负责人告诉中车网,之所以“冒名”其他车企团队,或许是因为比亚迪在圈内可信度实在不高。他表示:“这是业内共识。”他进一步表示,此前也曾与比亚迪有过合作,在双方交流谈判近一个月后,沟通进入尾声之际,比亚迪提出要求软件架构设计。负责人表示这肯定是不能给的。随后比亚迪又以各种“不合规”等理由进行拖延后,又提出诸多要求。最终没有拿到该公司的核心文件后便不了了之。 车圈匿名人士:这件事 80%是真的。比亚迪的技术肯定会拉微信群,直接在群里要各种技术参数,不只是产品相关的,我们遇到过比亚迪索要测试台架内部各种细节的结构和参数,大概率要找别人仿制,问了一溜十三遭,人就消失了。 精密仪器公司内部人士爆料:“我们是一家做精密小零件的企业。前年某迪联系到我们,派了三人组来厂考察。我们对自己的技术机密虽心有芥蒂,但为了赢得商机,还是对这三位开放让参观了全部生产工序。他们对关键工艺刨根问底,对检测仪器追问不休。我们虽有不祥预感,但也都坦诚相待了。几个月后,没等来订单,却得知他们已开始自产该零件了。” |
11 runzekk 2 天前 这文案写的自己都是白莲花,只有迪子是大魔王。 这种文案就没必要看下去了,没有实锤。 |
12 FantaMole 2 天前 商业间谍这种还挺常见的吧 但是原文里的 “她先装糊涂:‘我是比亚迪的啊?怎么了?’” 就这句话就能断定别人是比亚迪的,也不太靠谱吧。可能自己也知道这公司未必是比亚迪,但是说技术就是比亚迪偷的至少更有流量 |
13 defaw 2 天前 浙江车企真是越来越没有下限了,手都能伸到 V2EX 来了 |
![]() | 14 a href="/member/zjsxwc" class="dark">zjsxwc 2 天前 “对方就产品功能、收费模式、GoGoAI 实现原理、客户案例及多地区法规支持等研发级深度问题提问,并要求开通试用权限、录制从 0 到 1 的 AI 自动化分析项目操作录屏,会后还约定推进保密协议流程。期间,对方仅使用 163 邮箱(解释为“极氪邮箱外发受限”),公司未起疑。 会议结束后,对方集体失联。” 所以意思是: 某车企团队试用犬安 gogobyte 公司的“GoGoAI”服务,不想购买,于是集体失联,于是公众号 selfighter 爆料“某迪剽窃“GoGoAI”的汽车安全方案” |
![]() | 15 zjsxwc 2 天前 @zjsxwc #14 所以 selfighter 的另一个意思是:犬安科技在未明确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就轻易地展示核心技术,犬安科技作为安全公司,其自身的保密意识和风险防范措施十分不足,其产品值得怀疑。 |
![]() | 16 lswlray 2 天前 感觉炒作味道 |
17 back0893 2 天前 一个安全公司 别人说啥就是啥 真是搞安全的 |
18 back0893 2 天前 @letitbesqzr 演示介绍系统有同行来看 不是挺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