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士葆罷免理由書與答辯書全文
中選會公布賴士葆罷免案罷免理由及答辯書,投票將在7月26日舉行,罷免理由及答辯書全文如下:
一、投票日期、起止時間及地點:
(一)投票日期:中華民國 114 年 7 月 26 日(星期六)。
(二)投票時間:上午 8 時至下午 4 時。
(三)投票地點:臺北市第 8 選舉區各投票所。
二、罷免理由書:
提議人之領銜人張艾安女士提出之罷免理由書如下:
提出罷免台北市第8選舉區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賴士葆一案,茲依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76條之規定,列舉罷免理由如下:
(一)亂刪預算癱瘓國政
1.刪除、凍結公視預算,與文化、影視圈為敵。
2.刪除、凍結 NCC、數發部預算,無視部會執行地震細胞簡訊、射頻器材檢驗等基礎業務工作推進。
3.刪除農業部業務費,包含刪除媒體宣傳費用 60%,許多福利政策將無法宣傳推廣,影響人民權益。
4.刪除體育署業務費等相關費用,無視去年棒球世界 12 強世界冠軍帶給全民無上榮耀的成功經驗,刪除大量旅費及業務費,拖累體育發展,降低台灣世界能見度。
5.凍結性平推廣費用,進步意識低下。
6.凍結中選會預算,害怕自己被罷免,企圖以此種方式影響人民罷免權利,進而使自己不被罷免 。
7.凍結中研院業務費,其中刪除部分法律研究業務費,報復法律界對其修法違憲認定的主張
8.刪除外交部預算,配合中國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
9.刪除疾管署大量旅費及宣傳費等大量預算,無視我國在 covid-19 與非洲豬瘟等多項疫情上防疫的優良成績,企圖癱瘓疫情保護網。
10.無視經濟成長、通貨膨脹、公務員加薪與地方補助、多項福利措施的增加,蠻橫提出統刪各部門業務費用等預算,造成國家內政無法順利推動。
(二)甘做意立委,沒有專業素養
賴士葆在立法院的表決與質詢中,只有支持意,完全不顧民意。本屆以來,不只是傅崑萁的投票部隊,更是所有爭議法案的先鋒,從國會擴權法案開始不斷主張國會擴權與藐視國會罪,到財劃法修正的時候,用輕挑的口吻說要挖中央政府幾千億的預算,最後又通過健保及中配六改四的修法要拖垮健保。賴士葆自詡財經專家,從這些修法中完全看不到專業所在。
(三)不尊重議事規則,反民主
在院會決議時不按照議事規則走,鑽議事規則漏洞,用臨時動議的方式通過各式各樣未經討論及精算的法律和預算。在委員會逐條討論時,為了封殺反對聲音,將門封起來不讓人進去討論,讓民主倒退 20 年。
(四)在議事殿堂行使暴力
在院會對同事又打又踢,造成多位委員受傷送醫,對行政官員行使暴力不讓人報告施政內容,甚至讓助理參與暴力行為,把人往死裡打,完全沒有人性。還趁其他委員在醫院時隨意造謠對方刻意不開會不討論,沒有立委該有的樣子。
(五)弱化國防,草菅人命
賴士葆曾大肆掛看板宣傳刪除 F-16 預算,隔幾天台東空軍一架雙座型 F-5E 因故墜毀,導致國家重大損失、兩個家庭破碎。因為無法即時換裝新戰機,迫使飛官只能開老舊戰機執行任務,間接造成兩個軍人生命消逝,可說是賴士葆一手造成!
其次,凍結潛艦預算,意圖使潛艦建造不成,並使相關產業無法發展,實質降低台灣的國防競爭力。
此外,賴士葆甚至認為禮讓行人是白癡政策,完全漠視行人安全,還身體力行開車衝撞行人,這是對行人權利的蔑視,就是視人命於無物。
(六)推動各種親共法案
意圖配合弱化台灣,讓政府無人可用、無錢可用,讓台灣內部混亂,還意圖打開國門,修一堆讓能夠暢通無阻侵門踏戶的法案。從立法院擴權法案、憲訴法修惡意圖癱瘓司法、提高罷免門檻剝奪民權及財劃法等違憲法案的修法,都顯示出賴士葆心中並無國家與人民,只想配合中國癱瘓我們的國家。
(七)長期擔任立委,卻缺乏重大政績
賴士葆自 1999 年當選立委起,已經連任立委 20 餘年。單一選區兩票制後,更是長期擔任台北第八選區的唯一代表。但他從來未能帶來顯著的地方建設或改革,甚至在他的競選政見中,完全沒有對選區的關懷與想法;文山區在台北市是鄰避設施最多的區域,也是電線桿地下化最慢的區域,聯外交通十年不變的不便。如此長的一段時間卻一點建樹都沒有,能力不足不配做人民代議士。
(八)反對進步價值與特定改革議題
觀念思想守舊,永遠站在進步議題的對立面。
1.2017 反對年金改革
2.2019 反對婚姻平權修法
3.2024 政見提出恢復特偵組
(九)造謠抹黑,意圖使人民對國家不信任
1.今年 1 月批評我國祝賀美國總統川普當選的使節團無法拿到入場券,卻馬上被藍白代表團成員打臉。
2.2023 年宣稱台積電會被美國帶走,台灣失去護國神山。
3.COVID-19 期間多次指稱口罩國家隊賺價差,快篩試劑黑箱圖利,事後都證明完全沒有任何證據,純粹是散布謠言製造恐慌,意圖抹黑我國世界第一的防疫成果。
三、答辯書:
被罷免人第 11 屆立法委員(臺北市第 8 選舉區)賴士葆提出之答辯書如下:
為張艾安提出罷免本人第11 屆立法委員職務一案,茲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84條之規定,提出答辯如下:
(一)執政的民進集體罷免在野立委是創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先例,全然扭曲民主政治的真諦,2024 年 1 月 13 日立委投票完畢,1 月 15 日柯建銘就宣布 1 年後要進行大罷免。賴清德口稱「民主與團結」,實際上透過罷免清算在野,公開宣講「要透過選舉罷免打掉雜質」的說詞更是令人駭然,執政假民主之名,欲剝奪在野監督制衡的機制,讓台灣進入一專制獨裁的心態更是昭然若揭。執政在國會居少數,不願服從多數,為了奪權發動大罷免,造成國家社會對立撕裂。甚至司法也淪為介入罷免的工具,雙重的執法標準,不惜讓台灣走向類戒嚴的時空。
(二)這種無差別的大罷免,連優質立委也無法倖免,賴士葆過去擔任政大企管研究所所長,後來投入政壇,兢兢業業以學術專業角度立法、修法、質詢、問政、服務,念茲在茲,時刻以民眾福祉為念。歷屆得到的評鑑如下:立委評鑑第一名、立委質詢次數第一名、最績優前四名立委、財委會績優立委、財委會優質與優良立委。在地方設立服務處,上班時間不曾打烊,未曾間斷,服務鄉親不分顏色,服務人次數以萬計。一生懸命,不為勢屈、不為利誘,言所當言,為民眾找回公理公平正義。
(三)為了罷免資優立委,罷團憑空捏造謊言來誤導社會大眾,所有陳述幾乎全屬杜撰,沒有具體事證,更未經求證,已涉及公然毀謗,本人將保留法律追訴權,茲列舉駁斥如下:
1.舉例:汙衊本人在院會對同事又打又踢,造成多位委員受傷送醫,對行政官員行使暴力,不讓人報告,甚至讓助理參與暴力行為,把人往死裡打。
*真相:本人未曾在院會動手打人,倒是在暴力衝突中兩度被打到受傷。此外,助理根本不得進入院會議場,更遑論參與暴力行為。至於本人對官員行使暴力之說更是無中生有,聞所未聞。
2.舉例:汙衊本人掛看板宣傳刪除 F-16 預算,迫使飛官開老舊戰機,造成傷亡。
*真相:2019 年國民在立院是少數,本特別預算案未經表決,是經民進團及國防部同意刪減,本人刪除 2500億預算當中的 1 千萬,占該筆預算的 0.00004 的行政費用,亦即十萬分之四的比例,完全沒有影響新式戰機的採購。另外提到凍結潛艦預算,經過國防部溝通之後未刪減分毫,竟被穿鑿附會墜機傷亡,是全然莫須有的指控。
3.舉例:罷團對外宣講誣指本人把大家嫌惡的動物園和焚化爐引進文山區。
*真相:動物園於 75 年 10 月從圓山遷到木柵現址,木柵垃圾焚化廠於 78 年 7 月成立,本人當時是政大企研所全職教授,未曾參與政府公共事務的決策。
4.舉例:汙衊指控文山區鄰避設施最多、電線桿地下化最慢、聯外交通十年不變。
*真相:景美民宅周邊過去有上萬座墳墓,本人召集公部門開公聽會研議遷移,目前變成文山森林公園,周邊房價上漲數倍。本人還爭取數百處閒置荒蕪的中央土地,由區公所與停管處委管,因此增加各里活動場所、綠美化空間及汽機車停車格。另外,根據台電及台北市工務局提供資料顯示,近 5 年,文山區電線桿地下化績效是台北市第一名。至於大家關心的南環捷運線,歷經 6 次流標,本人爭取到 250 億的預算,讓南環捷運順利全線動工,蔣萬安在開工典禮上,特別提到南環段通車對文山交通至關重大,若非本人鍥而不捨的努力,南環捷運早胎死腹中。
(四)此外,罷團針對亂刪預算,癱瘓國政的指控,殊不知嚴審預算,看守納稅人血汗錢是立委的天職,如果輕易放水,納稅人的錢沒有用在刀口上才是怠惰失職。更何況今年通過 2.9 兆的預算,創歷史新高,各部會都表示拿到的預算比往年高。至於罷團所指稱配合、親共指控,完全悖離事實真相,愈加之罪何患無辭,只為了增加罷免的仇恨值,高舉抗中保台的大旗來汙衊在野,讓台灣的民主退步,將是歷史罪人。
(五)大罷免沒有正當性與合理性,連民進政治前輩都看不下去,他們的政治智慧與經驗都在賴清德之上,紛紛發出沉痛的諍言:陳水扁認為清算不是對付在野最好的方式;呂秀蓮說大罷免是錯的,撕裂國家,是禍非福;謝長廷表示罷免是不幸事件,是惡的循環。此外,游盈隆教授說民進身為執政,如果動員群眾全面清算鬥爭在野國會議員,不論理由是什麼或多神聖,對得起所有為台灣民主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奉獻的列祖列宗嗎?
(六)當關稅戰、匯率戰火燒全球,不管傳統產業或科技產業都憂心忡忡能否抵擋利潤被吞噬的洪流,員工憂心失業或無薪假,在關鍵的時刻,政府的優先政策竟是以粗暴的方式推動大罷免。台灣正在寫一頁扭曲民主的不光榮歷史,呼籲全民站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的神聖選票,大家一起來守護台灣的民主。
四、罷免活動期間之起、止日期及每日罷免活動之起、止時間:
(一)日期:中華民國 114 年 7 月 16 日至 7 月 25 日。
(二)時間:每日上午 7 時至下午 10 時。
(查詢投票所網址)
其他人也在看

不滿鄭麗文新任主席「話太多」內開砲不忍了 蔡正元猛轟:嘴巴那麼大幹什麼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曾任立委以及名嘴的新任國民主席鄭麗文近來仍不改大砲風格,對國防預算、內總統人選等重大時事與內事務仍大鳴大放評...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未上任先鬧失言風波 藍委苦勸鄭麗文這件事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在今(1)日全代會上正式上任,不過,鄭麗文從競選主席期間,就被視為是「紅統派」,日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更語出驚人稱「蒲亭並不是獨裁者」,引發輿論譁...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林岱樺岡山造勢能量超驚人!黃揚明:綠營初選將好戲連發
有意參選高雄市長的民進立委林岱樺,今天晚間在高雄岡山辦造勢晚會,雖然先前表態挺她的正國會大咖都缺席,但支持者熱度不減,現場湧入3萬人。媒體人黃揚明指出,林岱樺透過強大的基層能量證明實力,破解退選耳語,令其他角逐者不敢小覷,綠營高雄市長初選正式開打後,肯定是好戲連發。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韓中峰會插曲! 習近平贈「小米手機」 李在明笑問:安全嗎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國賓身份前往南韓訪問。他還和南韓總統李在明互贈禮物,李在明送木製棋盤給他;習近平則回贈小米手機。李在明還問習近平手機安全嗎?讓習近平忍不住笑出來。隨著APEC結束,美國宣布更多美中貿易協議細節,白宮證實大陸將立即暫緩部分稀土出口管制。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侯友宜、盧秀燕都缺席...... 國民全代會地方首長出席稀稀落落
國民今日上午召開第22屆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新魁鄭麗文正式走馬上任,但藍營執政的地方首長出席狀況卻稀稀落落,只有地主台北市長蔣萬安、嘉義市長黃敏惠、新竹縣長楊文科、台東縣長饒慶鈴與會;對此,鄭麗文在全代會後受訪表示,外界不需要做太多聯想,今天沒有出席的縣市長昨天都已經跟她通過電話,她也能理解這些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謝龍介掛看板喊「光復台南」 民調揭南市長「藍綠差距」
台南市 / 綜合報導 台南市長初選熱,國民立委謝龍介今(31)日掛出和議員們的首波聯合看板喊話要光復台南,讓台南翻轉變得清新,同對手前立委陳以信表示祝福,提到選前各自努力選後會團結合作,至於民進兩位選手陳亭妃和林俊憲,依舊是討論度很高,最近民調拿藍綠來PK,分別以陳亭妃、林俊憲和謝龍介組合比較,結果陳亭妃、林俊憲都贏了謝龍介。國民立委謝龍介手握拳看起來朝氣滿滿,今日掛出和議員們的首波聯合看板喊話支持者,如果接到電話民調要唯一支持謝龍介,說自己很期待台南翻轉,立法委員(國)謝龍介說:「我們要光復台南市,台南市要清新,民進在這裡32年,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讓台南市(改變),替你打掃乾淨。」前立法委員(國)陳以信說:「(謝龍介掛看板),表示祝福,選前各自努力,選後團結合作,國民一定可以吸引更多,台南中間選民的認同跟支持。」而同同志前立法委員陳以信,日前也表態要投入內初選,強調把餅做大,對於謝龍介掛看板表示祝福,藍營台南市長初選熱,民進有意角逐的立委陳亭妃、林俊憲,討論度也很高。有最新民調,陳亭妃對決謝龍介組合中,陳亭妃獲得52.6%支持,謝龍介24.9%,陳亭妃大勝超過27個百分點,至於林俊憲對決謝龍介的話,林俊憲42.3%,謝龍介37.2%,林俊憲略勝一點,立法委員(國)謝龍介說:「有一些是比較明顯的操作,我們也都給予尊重,整個民調顯示一個現象,就是台南不再是綠營的鐵板一塊。」立法委員(民)陳亭妃說:「相信民調都是參考,亭妃會繼續努力,而且亭妃已經蹲點37區,8年了,會爭取人民對我的認同度。」立法委員(民)林俊憲說:「大家就來競爭吧,我更歡迎跟龍介兄,台南市的藍圖規劃,我們可以來做比較。」針對最新民調,林俊憲以文字回應保持尊重,會繼續爭取市民認同,也和謝龍介下戰帖搶奪市長大位,有意者各自努力,和選民搏感情也拚吸睛,藍綠內初選誰過關出戰台南市大家都很關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M1戰車連長孫韜奇表現優異 中將老爸在場觀禮竟是他!
陸軍31日舉行裝甲第584旅聯兵三營換裝M1A2T戰車成軍典禮,由總統賴清德主持並登車校閱部隊,象徵台灣裝甲戰力邁入新世代。聯兵三營一位戰車連連長孫韜奇表現優異,更以慷慨激昂的語調丶俐落的動作,成為全場焦點。軍方人士今天指出,孫韜奇受軍人父母影響,自考取陸軍官校開始,就不斷挑戰自我、磨練自己的體能及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林岱樺積極爭取提名 周玉蔻曝民進最慘劇本:2026選舉全面崩潰
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競爭激烈,立委林岱樺涉詐領助理費遭起訴,但廉政會三次會議均未做成處分決議,林岱樺仍積極爭取提名,話題不斷;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2)天直言,民進準備迎接2026地方選舉遭到大屠殺,全面崩潰、最慘烈的劇本了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堅持普丁非獨裁者 鄭麗文:他是一票一票選出來的
[Newtalk新聞]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日前接受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及俄烏戰爭,鄭麗文稱,俄羅斯總統普丁「並不是獨裁者 」,而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鄭麗文今(31日)下午再重申,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後,很快就進行民主化的轉型,民主選舉已經行之多年。 《德國之聲》專訪期間,鄭麗文說道,她認為俄烏戰爭不應該爆發。就《德國之聲》記者談到:「歐洲人已經認清了,今天如果一個戰爭要爆發,當面對的是一個獨裁者的話,能夠決定的是這個獨裁者,而不是其他的民主政權。」鄭麗文則說:「普丁並不是獨裁者,他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德國之聲》記者質疑說:「普丁不是獨裁者,你這是開啟了一個新的國際理論,你認為普丁…」。鄭麗文則重申,普丁是民主選舉產生。 面對引起於輿論爭議,甚至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期間,與記者辯論交鋒。鄭麗文下午回應,的確,這可能跟熟悉的媒體訪問非常不一樣,很特別也很有趣,但她去接受訪問前,內人士就提醒,這個媒體的記者的行事風格比較特殊一點。 鄭麗文接著說,不過,這沒有關係,不管大家的態度是什麼,對他們有什麼樣的成見或誤解,她都希望能有越來越多溝通對話的機會,讓更多的朋友更了解國民的主張
新頭殼 ・ 1 天前
替林岱樺站台引炸鍋!王義川:不出席造勢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白熱化,內派系正國會成員日前相繼宣傳民進立委林岱樺的造勢晚會,引起外界批評,「正國會」民進發言人卓冠廷今(31)日下午向民眾致歉,並收回他的表態,而綠...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選戰傷痕、路線偏鋒:鄭麗文時代到來面臨三大難題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特稿終於,國民改朝換代的大戲落幕。鄭麗文在昨(1)日正式接任國民主席,但國民人的擔憂恐怕才正要開始:能否團結、能否重新...
FTNN新聞網 ・ 8 小時前
彰化百里侯戰/拚藍天變綠地!綠內戰白熱化 藍謝家選不選陷兩難
佈局2026選戰,民進力拚彰化縣藍天變綠地,內有4人正卡位拚提名,檯面下動作頻頻,各陣營互放耳語,近日立委黃秀芳、彰化市前市長邱建富相繼成立競選辦公室,引爆戰火;國民則陷入謝家、縣府系統與地方派系角力,白營也虎視眈眈,彰化選情撲朔迷離,成為2026藍綠白三方現階段最膠著的戰場。
太報 ・ 8 小時前
失智後首露面!林芳郁獲醫療奉獻獎 賴清德嘆「疾病不能輕忽」
醫療奉獻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心臟外科權威、前衛生署長林芳郁獲得「特殊貢獻獎」,這是他在公開失智病情後首次於公開場合露面。賴清德總統接見所有得獎人時,見到林芳郁頻頻讚許他「精神很好」。賴總統表示,今年政府啟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並創立「癌症新藥基金」,希望民眾能獲得更完善的醫療與照護服務。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F-16V戰機0交付讓賴政府再上國際版面! 林士峰曝求償無門
據《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報導,2019年台灣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V型戰機,總價值2472億元,原定陸續交機,至2026年第四季全部交付完畢,但美方至今1架都未交。此外,美國積欠台灣的軍售裝備總額已經高達6572億元還沒交貨。「藥師林士峰」批評,「賴清德政府再度躍上國際版面」。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吳怡農能贏蔣萬安?許美華曝選戰難題:他有勇氣要給掌聲
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10月31日向民進中央部遞交台北市長參選意願書,正式爭取民進的提名,盼能力戰現任市長蔣萬安,不過有部分綠營支持者意見相左。科技專家許美華談到綠營在台北市的難題,大讚吳怡農有勇氣要給掌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鄭麗文就任主席 中國官媒央視罕見採訪國民全代會
國民1日舉行第22屆全代會,主席朱立倫與新任主席鄭麗文進行交接儀式。過去朱立倫時期未有中國媒體採訪全代會,但路線傾中又從涉中國介選疑雲的鄭麗文一上任,竟吸引中國官媒中國中央電視台(央視)、中國新聞社(中新社)等媒體罕見前來採訪。這次國民主席選舉有6名候選人,競爭激烈,傳出中國介選疑雲,前中廣董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分析/鄭麗文上任主席!地方大咖未現身成隱憂 兩岸論述是否轉趨保守待觀察
國民全代會今天(1日)盛大登場,鄭麗文風光上任主席,成為藍營有史以來第二位女性主席。不過,縣市長及地方派系的出席率不高,包括藍營具代表性的台中市長盧秀燕、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均未現身,引起內擔憂,鄭的號召力首現危機。此外,鄭麗文近日拋出「普丁不是獨裁者」惹議,她今天在全代會上罕見未提兩岸論述,未來對此議題是否將轉趨收斂,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鏡報 ・ 23 小時前

習近平穿梭峰會 高市關切台海穩定1/習近平壓軸到場! 李在明首見習近平氣氛融洽
南韓總統李在明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藉由這次APEC峰會首度見面,是否能讓韓中關係緩解,還有待觀察。而習近平在APEC大會上再次提起「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以及在場邊會中,見了加拿大總理卡尼都被認為跟美方較量意味濃厚。
鏡新聞 ・ 1 天前
鄭麗文掌藍營/親中論述必衝擊地方選舉 內基層醞釀抗爭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走馬上任,因其在主席選舉中不乏展現親中言論,也引發藍營內部擔憂,2026年地方九合一大選選情恐因此受到衝擊。據《鏡報》掌握,鄭麗文接掌國民後,就有地方立委直言「明年選舉恐怕不樂觀」,更有地方基層員醞釀抗爭;接下來就看鄭麗文上任後如何調整路線,淡化政治、強化民生,否則中間選民不買單,對潛在縣市首長參選人而言也是相當為難。
鏡報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