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流感死亡+16例!5歲女童沒打疫苗「發病10天亡」 3症狀曝光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流感進入流行期,疾管署今(7)日表示,目前流感仍處上升趨勢,9月28日至10月4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5萬251人次,較前一週(13萬2405人次)上升13.5%,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為13.4%。上週出現57例流感重症、16例死亡個案,其中一例為南部5歲女童,無接種過流感疫苗,發病後10天因流感重症併發腦炎不幸過世。
疾管署醫師林詠青說明,上週新增16例死亡個案,其中南部一名5歲女童無潛在病史,也無接種流感疫苗,9月中旬出現咳嗽症狀,診斷後確診A型流感,就醫當天出現持續高燒、意識不清、抽搐等症狀,緊急收治加護病房,檢查發現女童有嚴重腦水腫,發病10天後因流感重症併發腦炎過世。
林詠青提到,另一名死亡個案為中部40多歲女性,有潛在肝臟病史,去年未接種流感疫苗,9月中旬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及腹部疼痛等症狀,隔天就醫,胸部X光顯示有肺水腫情形,並且血氧下降,PCR後確診流感。不過因本身潛在疾病關係,症狀發展快速,不幸於發病2週過世。
疾管署主任郭宏偉表示,第40週(9/28-10/4)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50,251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5%,近期呈上升趨勢,且處流感流行期;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持續觀察疫情變化。目前國內新冠疫情處低點波動,第40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1,954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5%,國內目前主流變異株為NB.1.8.1。在國際疫情部分,日本新冠疫情目前處於高點波動,韓國亦呈剛抵疫情高點,將返轉下降趨勢。
疾管署指出,截至本年10月6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106.8萬人次,新冠疫苗接種數約29.5萬人次,為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詢問。
疾管署提到,本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已於10月1日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自10月1日起,接種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具潛在疾病者等11類對象;第2階段則自11月1日開打,接種對象新增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自本年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疾管署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倘經醫師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又有新颱風準備生成!預估路徑出爐 連2波東北季風報到
握台灣醫藥機密?爆「嘉里大榮」運送防疫物資 疾管署說話了
台灣「知名遊樂園」熄燈!10家門市全關了 業者證實曝退費方法
好客嬤臨終前心願「請醫護喝珍奶」 醫1動作⋯下秒她心跳停了
其他人也在看

最毒蔬果排行曝!含4種以上農藥恐致癌 「第1名」餐桌上很常見
美國有機農業組織日前對市面上常見的農產品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部分蔬果樣本中含有四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根據這些數據,列出了「最髒蔬果」的前12名,其中96%的樣本檢測出農藥殘留。這次排名中,菠菜位居榜首,成為飯桌上最需注意清洗的蔬菜之一。如果不仔細清洗就食用,可能會攝入多種農藥,增加乳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小黃瓜!醫大推「它」超營養、無農藥:早餐必啃幾根
減重是現代風潮,醫師蔡明劼表示,均衡飲食是其中關鍵,首先就是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以早餐而言,可食用不必煮的食材,例如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他自己最常用玉米筍作為早餐的蔬菜來源。玉米筍幾乎不含農藥,且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並富含多種營養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驚!94%腎臟病人不自知 醫師提醒三症狀是警訊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腎臟內科鄧子聰醫師看診/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腎臟病是近代社會中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之一,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5年的統計結果,有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從85→55kg驚人變身!韓妞「吃飯改變1件事」輕鬆甩肉30公斤,還能喝可樂吃炸雞不復胖!
想減肥又不想放棄快樂人生?這位韓妞徐宥真(Seoyujin音譯)從85kg→55kg,狂甩30公斤,還能開心喝可樂、吃炸雞!她靠的不是節食,而是掌握「4個關鍵瘦身祕訣」,體脂一路掉、皮膚還變
女人我最大 ・ 2 天前
60歲女不菸不喘不咳!「1症狀」確診肺癌 名醫:我也嚇死了
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中死亡率最高、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醫師蘇一峰表示,一名60歲女子,不菸不酒,原本不喘不咳,只是因為近來暴瘦10公斤,而就診胸腔科,X光檢查發現,竟然有10公分大的肺癌腫瘤,「過2天後,該女子就進住加護病房,短短幾天內,女子的肺癌腫瘤迅速增大到心臟差不多大小。」他感嘆,肺癌就是默默進展5、10年,但出現症狀後,幾天內就會猛暴性發展,「真的嚇死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這5件事不做」骨頭會快速變脆!醫示警 教你每天這樣做補回來
說到骨質疏鬆併發症,脊椎壓迫性骨折是一個極其危險卻常被忽視的問題,但多數人並不知情,直到出現駝背變形或劇烈背痛才驚覺嚴重性!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就來分享預防脊椎老化骨折的5大關鍵策略! 1、預防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是脊椎骨折的最大元兇!當骨密度像海綿一樣變得疏鬆時,脊椎就像酥脆的餅乾一樣脆弱。這類患者最恐怖的是輕微跌倒就會造成「壓迫性骨折」,不只劇痛難忍,還會導致身高急速縮短。統計顯示,65歲以上女性若骨密度T值低於-2.5,脊椎骨折風險高達70%以上,就像被掏空的大樓,一旦骨質大量流失,脊椎隨時可能崩塌!如果不及時補鈣,患者將面臨終身駝背、內臟壓迫的悲慘命運。 2、負重運動強化骨骼缺乏運動是骨質疏鬆的「隱形殺手」,當肌肉和骨骼缺乏刺激時,就像廢棄的房屋一樣快速老化。令人震驚的是,長期臥床或久坐的人骨質流失速度是正常人的3倍!不只脊椎變得脆弱,連輕咳嗽都可能造成骨折!每週至少3次負重運動,就像給骨頭「充電」一樣重要! 3、維生素D3強化吸收維生素D缺乏是骨折的隱藏殺手。當體內維生素D不足時,鈣質就像沒有鑰匙的門一樣無法進入骨骼。最可怕的是,現代人長期室內工作,維生素D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頭痛像被雷劈」49歲六月以為中風送醫!醫揭關鍵原因 中年女性最要小心
49歲藝人六月年初突然頭痛欲裂,她形容像被鐵鎚重擊,血壓飆到180緊急送醫,一度以為中風,檢查後確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這個陌生疾病其實是許多高壓族群的隱形威脅。六月確診前兼顧工作、學業和家庭,一年內兩度劇烈頭痛,還出現氣喘、心律不整等症狀,加上家族有心血管病史,讓她驚覺不能再硬撐。 60秒內痛到極點 醫揭「雷擊性頭痛」是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警訊 輔大醫院神經科張哲誠醫師解釋,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是腦血管突然緊縮造成的疾病,最典型症狀是短期內反覆發作的雷擊性頭痛,在60秒內達到最痛。這種頭痛常在排便、運動、洗澡或情緒激動時突襲,也可能是藥物引發。每次持續數小時,兩三週內反覆發作。而中年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好幾倍,好發於40到50多歲。超過三成患者頭痛時血壓會飆高,常被誤以為中風。張哲誠醫師建議,診斷需靠腦血管攝影,而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準確度也有8成。早期檢查可能看不出異常,因為血管收縮從小血管開始向中心蔓延,需要醫師仔細評估症狀。 中年女性注意! 長期壓力、荷爾蒙變化恐誘發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 中年女性為何特別危險?張哲誠醫師認為腦血管張力失調是主因,加上內皮功能障礙和交感
常春月刊 ・ 1 天前
7年級生最易得大腸癌!不是愛吃肉 醫揭「2關鍵」:幾乎人手一杯
大腸癌患者年齡層下降,與生活型態及飲食改變密切相關。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七年級生罹患大腸癌風險最高,可能與「飲食西化」及「飲料多樣化」有關。這群人在學生時期正值西化飲食高峰,經常攝取西式餐點和含糖飲料,恐提高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糖尿病是腎臟沉默殺手!醫嘆:9成6腎病患者無病識感
腎臟病被視為現代社會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鄧子聰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導致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血糖長期過高,超過腎臟回收能力時,將嚴重損害腎功能。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肝膽名醫減肥18公斤!成功逆轉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祕訣
每個人都有減肥經驗,就連醫師也不例外!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曾出現健康警訊,身高173公分的他,體重曾高達84公斤,中度脂肪肝、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上身,最後靠著運動、飲食控制,減重18公斤,成功逆轉
健康2.0 ・ 1 天前
全聯就能接種! 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放50歲以上族群施打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為加強防疫覆蓋率,自今(1)日起,正式開放50歲以上的民眾公費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全聯福利中心也加入提供疫苗施打服...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1水果是「甩油神器」!營養師大推:減重、美肌還穩血糖
減重不一定要少吃,而是要選對食物,有助於刮油瘦身。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百香果被封為「果汁之王」,富含高維他命C和纖維,可說是甩油神器,此外,還能幫助腸道蠕動、保護心血管、維護眼睛健康,甚至是排毒養顏,美白亮膚、促使膠原蛋白合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正是時候讀莊子》台大教授蔡璧名逝,子宮頸癌復發嗎?洋蔥、木瓜、綠茶防癌復發
出版過不少以莊子為出發點討論愛情與人生等書籍,並在台大開設的開放式課程「正是時候讀莊子」的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昨日(10/22)驚傳抗癌多年的她離世,享壽60歲。 「莊子」名師殞落 曾奇蹟戰勝
健康2.0 ・ 1 天前
咳不停、喉嚨乾!中醫秋燥這樣養 專家教你3招「養肺潤燥」
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卻伴隨惱人乾咳、喉嚨癢,這可能是秋燥引起。在中醫觀點中,肺最為嬌嫩,秋季乾燥易傷肺氣,此時若不加注意,恐引發「燥咳」等不適。營養師傳授3大養生對策,其中梨子、銀耳、胡蘿蔔更是抗燥潤肺
健康2.0 ・ 7 小時前
自殺重返十大死因!青壯年男性成高風險族群 專家:勿輕忽「這件事」
台灣自殺問題再度亮起紅燈。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自殺在相隔14年後,再次擠進十大死因排行榜,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尤其以 青壯年族群增幅最大,其中男性自殺率明顯高於女性。專家指出,社會長期以來對男性情緒的壓抑文化,讓「男兒有淚不輕彈」成了沉重的枷鎖,許多人在壓力與孤獨中選擇了極端的道路。
TVBS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洋蔥是「抗病神食」!醫揭4大好處 預防心臟病、阿茲海默症全靠它
日常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洋蔥,不只提味更是營養寶庫。內科醫師傅裕翔指出,洋蔥雖讓人流淚,但實際上富含槲皮素、類黃酮與硫化物等成分,具有抗氧化、預防阿茲海默症、抗癌與控制血糖等四大功效,適量攝取能幫助維持身體健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小時前

你不開心可能是腸子出問題!研究:每天吃這種水果,憂鬱風險降2成
情緒不好,問題可能不在心,而在腸。研究顯示,腸道製造九成血清素,菌相失衡不僅傷腸道,還會讓你情緒低落。腸道健康,其實也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指出,腦腸軸(GBA)作為人體內的
健康2.0 ・ 7 小時前
冬粉熱量低卻踩雷?營養師曝「3吃法」超NG 小心高血壓上身
天氣開始轉涼,最適合吃火鍋、薑母鴨、麻油雞等等,其中「冬粉」是常見配料,不過有許多人會將其取代白飯,因為相較之下熱量較低。對此,營養師指出,冬粉經常讓人覺得「熱量低、吃不胖、最健康」,但若料理成涼拌、麻辣的口味,恐怕會吃進更多的鈉,增加罹患高血壓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34歲女流產2次終於懷孕!堅持生下「臟器外露」寶寶下場驚人
醫學再現奇蹟!中國有名34歲女子經歷2次流產,終於成功懷孕,不料卻檢查出寶寶天生畸形,「內臟長在腹腔外」,所幸透過醫療團隊的救援,母女均安,寶寶也在出生後23天逐漸恢復健康。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