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子看介"澳仔扒包"正火,似乎得大排才能到手
在短短,加盟分店已多30家
且扒包改良引台的始店就位於桃中正路上
因此如何都得去吃它一次看看,否就太不起自己!
到店家前,有大排的人景象,店工倒是不少,比等候的客人要多...
人潮有很多,店家安排了一人餐= =",算是心之?
在小小的料理,也了4~5店!
是浪人力呢?是感念店家台少好失人口?...
些人力成本都反在品品&格上,竟羊毛究出在羊身上啊...
口是有三三人在等待取餐,後也有近6~7排在我前面
不跟目上的相片有明落差= =",那是在全盛期拍的吧!
店家接受,是以手工做的改良法式包,放入烤箱,再炭火烘烤後,外香酥,柔,
著古法的骨排,以油炸,配上生菜、蕃茄、果、加底,再淋上料,整口感次多化。
因吃午餐,所以我只了份『扒包 』+ 『奶茶』午茶心。
扒包我有,旁摩程,的是骨未裹粉的肉片,比扒明大很多,不厚度仍稍嫌不
不得是不是了要反映物成本?我得整份量都人失望,均只足以充心,塞塞牙而已!
至於包的部分有像沙威的包皮,不吃,但是倒也不上外酥,有很特
相於早上才吃的拉「果」的Q有,扒包明色多。
仔的扒後裹粉油炸,外皮香酥,肉嫩,但是的有小,配在包中更薄小
在包前後端 都只能乾啃到包 啃不到扒= =",吃起很不。
若"加底",就可多加一片由火腿花混煎而成的三角蛋皮,份量看起就比厚吧!
我有加底,因感只是薄薄一片花蛋就要加10,不是很有必要。
「奶茶」是具香港特色的品代表之一,也是香港人早餐、午茶中常的品。
而之所以命名"奶茶",......
有派法:
指最初明,是用,因此得名。而後因有瞻,改以白棉布袋取代之。
另派法:
指茶袋非成,而是茶後的小布袋色、外形看似,自此奶茶之名不而走。
更有派法:
指出的奶茶色近似。
姑且不追究最初到底是否用茶袋?或是茶袋像?
一杯好的奶茶是茶要,奶要香,
而用布後的茶,除了可除茶渣外,亦可使茶更香滑,入口延密...
而我在仔喝到的奶味相稀薄,也有密感,就只是杯有杏仁口味的奶茶而已。
由於店家了迎合台人口味,在品口味上均已做了大幅度的整改,所以不道地...
有倒是很希望可以品看道地的扒包&奶茶到底有多美味?
【扒包】NT.45 (片自於路)
【奶茶】NT.25 (片自於路)
*《澳 仔扒包》*
地址:桃桃市中正路426
:03-3381768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