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卷之五(羽集)
<篇名>禹(脾、胃、大)-1
禹,味甘,寒,毒。入脾、胃、大。血瘕症,止赤白漏下,除寒、咳逆邪。曰重可去怯。禹之重,正固之,可用之止滑也。但只可用以固,不可久服以延年。《本》言耐老身,余不敢信。
【白解】
禹,味甘,寒,毒。入足太脾、足明胃、手明大三。血枯、腹中等症,止赤白、崩漏下等科疾病,除寒往、、咳嗽逆、外邪。本草地重的可以去除怯。禹的重,正是重固的,可用止大便滑。但只可用固,不可久服延命。《神本草》此久服可以耐老身,我不敢信。
或禹,大禹治水之,于山中,乃成此物,故凶荒之,可掘而服食以救,果有之乎?曰此好事者之言也。禹乃山中之土,于凡土有之,能以活命。夫之民,胃未有不弱者也。用禹之重物以充,非充也。正所以速之死耳。
【白解】
又:禹,相是大禹治水的候,食于山中,才成此物,所以荒的候,可挖掘服食止,真有回事?
答是喜多事的人的。禹乃是山中的泥土,然是不同于一般的泥土,但怎能充用活命。那些的民,胃有不弱的。用禹重物充,不是充。正是加速他的死亡啊。
仙曰公注《本草》,禹之不可救荒,命于我。我嘉公善心之也,一法以救。遇凶荒之年,朝方日出,心中注定于太,不必朝太也,用口吸太之,自我吞入,咽下腹中一口,口中漱津一口,咽送腹中,如此七次,不必再咽。但水、食青草,再不死矣。此救之妙法也,特志之。
【白解】
仙(洞)公(士)注《本草》,禹之不可解救荒,求于我。我公(士)的善心,一法挽救。遇上荒之年,日出的候朝方,心中注集中于太,不必面太,口吸太的,自己想象著太被我吞入,咽下腹中一口,口中漱唾液一口,吞咽送腹中,如此七次,不必再吞咽。只要喝水、吃青草,就不死了。是挽救的妙法,特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