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寮保安」建清朝咸年
由十六寮〈十六村落〉理「徐群」捐地建造草茅”公厝”,供奉甲慈保生大帝分金身之老大帝主神,奉祀膜拜兼私塾堂之用。
至光年至今”中安”址,至府城大道分,是二大帝
民十二年(1923)建於今址,曰「保安」
民六十二年(1973)因貌破重建,於民六十四年(西元1975年,次乙卯年)竣工,再向甲慈分香雕塑今殿大帝及三大帝。

台南市安南溪寮保安於106年4月行3年1科的火王醮,送火王式於3月15日(4月11日)登。
火王醮送火神的式,在保安建之初便已存在,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史,去在水泥造屋尚不普遍的年代,草寮厝、草堆多,天乾物燥易失火,因此每3年1科,以庄所的宋江出境巡庄,收妖除,回保安,於送火神日,一火神送走。
送火王仍持在3月15日保生大帝天,送火神,需全庄熄禁,以避免打火王,然後境至水溪送走火神,祈求合境平安,不受火威。
今年方特向市府文化局提,取火王醮列市定民俗。
正殿
殿保生大帝
殿保生大帝
殿保生大帝

分分自甲慈及府城上大道的三大帝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