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竹虎天牛
竹虎天牛Chlorophorus annularis 天牛科/鞘翅目
外特徵:
11~16mm。角短,黑褐色,部棕色,前胸背板色,中央黑色在近後分叉二,且在近肩角附近各有一黑色斜。前翅鞘色,中央一黑色在中央向翅基方向突伸。近翅端有一黑色大斑。腹灰白色,黑褐色。
生性:因竹是寄主之一而得名。
《天牛》的英文名是longhorned beetles,
就如中文名都是指有如牛般的犄角。
台已知有305734(料源:台生物多性
http://taibnet.sinica.edu.tw/ )
共通:1.生活史是卵─幼─蛹─成四段,於完全的昆。
2.成上翅特化成硬鞘,叫做『鞘翅』,膜的下翅摺收在鞘翅下。
3.有的咀嚼式口器,有一的大。全都是植食性昆。
4.角通常由11成,第1膨大,常呈鞭,有的角可
身二到三倍。
5.成卵於木或枯木中,幼啃食木。
6.天牛的色以褐色和黑色居多。
7.通常雄的角都比雌。
8.大部分具有像浪板造的音器。
※ ↑ 黑色蛛
始以是呢?後才知道叫蛛。
※黑色蛛
名:Myrmarachne innermichelis Boes. et Str., 1906
科名:虎科 Salticidae
俗名:
【形特徵】
雌蛛6 mm。色多,但以黑褐色常。型,似,故名「蛛」。背甲,度度的二倍以上。部和胸部之有明眼域略呈方形。胸板。上粗短。
步足瘦弱,第I步足常上,之角。雌蛛肢上的一半,末端扁,常被雄蛛。腹部,中部有。雄蛛、色雌蛛同但上特,向前直出,若包含上在,雄蛛比雌蛛更。
※ ↑ 蚱蜢
蚱蜢身由50mm到90mm不等,蚱蜢有的後腿,可以跳比自己身十倍的距。蚱蜢是在土壤中卵,6月後幼土壤爬出,此完成前幼期。幼成外型相似,幼成完成需要2月。
蝗又名「蚱蜢」本省「草螟」
特徵:通常色、褐色或黑色,大,角短;前胸背板硬,像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中、後胸合不能活。
,尤其後腿的肌肉有力,外骨骼硬,使成跳家,骨有尖的刺,是有效的防武器,卵器有明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
食性:喜吃肥厚的子,如甘、空心菜等.......
:不完全
蝗的命3至6月
蝗群上天,遮天蔽日,翅膀振,如狂呼;蝗群借力可日百十公里,一般大小 的蝗群每天可吞噬相於2500人的食物量。蝗的命3至6月,每更新一代量 增10倍。蝗的危害之大,影之令人震。
在一片花海中,客倒是不少,除了常的蜜蜂和蝴蝶之外,其有多我平常罕的昆~~~
所以,下回到,可忘了和打招呼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