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藏法音示:〈修持〉 (南屏山真天佛院著,本前往大九山著作)
◎南地藏王菩 降
曰:
莫名利莫怨 苦枯由前因
了悟人生修善果 慈悲性可天
地藏菩曰:
一位修行者,不意成功果?意下地?一人都想被美,一受到,心限喜,受到,心非常。
可美、成是一成功美德,受、受是一失。修道亦是困多磨,才能成就,因功德得,造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失、一一失、一念一失,常道而造孽。
故自古以,修道者如牛毛,成道如兔角,正是寥若辰星,依稀可,皆源於人信心、心、耐心。
慧法曰:世人有假仁假假慈悲修行者,其表面上似乎是一位善人,暗中作而人知,只有天知、地知,神知而已,一旦窗事,世人始言:「原如此」。
世人了悟瓜得瓜、豆得豆,有因就有果,善有善,有也,世人善戒悟也。
地藏菩曰:修道唯一心田,修持方便有多,中有降地堂著作善,盛空前,上佛法,修身佛道明於日常生活之道中,可利益人天量。
今天,南屏山真天佛院扶著,四海,度人量,生向道,心有所依佛道,故其光返照,道合,而有此瑞象。
至於其味道,乃是「善香之」,因善佛道之真理,播佛法妙道及仙佛,充浩然正,所以出善光明。今宵著作可始之。
(1)慧法:感菩慈悲示,但真天佛院生,能更加鞭力行修持,以答菩示之恩也。
一人早晚在家,有用唱片及音助念,此方之功德是用人力念功德大或用唱片念功德大?
(1)地藏菩答:自己念,可以自自心,音念者,乃是向外攀,心於定。至於念佛事,助念亡者,亦是藉他之,提起自念,若但依他,即自己矣。
(2)慧法:,家的人在打架、吵架,如何?要停止或完再?
(2)地藏菩答:心能定而不,不妨完再,如其不能,只好停,起而排解,後再另也。
(3)慧法:有一位弟子到云:每逢十日念《地藏菩本》,但住地房屋是租人家上,人共租用,弟子住的一只有四席大,因境有限,故供的西方三像,位在通巷,佛前下面差二、三公尺有梯,正是出入路不方便,因此不能在佛前念,另在房面,知房不清,不如如何是好?示之。
(3)地藏菩答:佛法乃是方便融,主在敬,租屋而住,何能心。一供佛,而往他,但取心,不可,如果事繁忙之人,不居,城村巷宅,行住坐,皆是道也。
(4)慧法:後每坐全神注於息,即感及腹中不,未知如何?
(4)地藏菩答:坐息,亦自有道,不得其法,往往致病,尤不宜向外道津,反招大。
以後坐,以一心念佛,看如何,可有不要思的佛力相助。
(5)慧法:坐之,如何安下此心?
(5)地藏菩答:息,作,念佛,皆能使妄念不起,然以念佛最效,即以「南阿陀佛」一句,心中想得清清楚楚,口中念得清清楚楚,用得清清楚楚。
使三循不,周而始,一不空,一字不空,久而久之,自然妄心消亡。亦必有相日,所功夫也,若急求之,反不能。
(6)慧法:坐修心,何入坐最宜呢?
(6)地藏菩答:坐念佛,最好於黎明人未起,可於朝暮之,家人勿吵,自然可修而得。
(7)慧法:如何消除坐之怖?
(7)地藏菩答:坐有何怖,是否有外道之法,如、吐、降等事。倘有是急速去,佛依佛家法,一而修,坐亦有方法,人指,或妄知人言,不但益,且恐招。有心向道,莫如修土,老念佛,成就妥。
(8)慧法:是唱,念,念佛,都得中(即胸部之)不通,是否有不得法之,或者魔障障?
(8)地藏菩答:唱有眼,不合促,此必求人教授,久。念念佛,可取低,或是默念,不影中。然念宜和平,使其不急不,心,方能入定也。而魔障力不相。
(9)慧法:每及佛,神深睡意何故?如持日晚,是否功德少,每夜刷口否?
(9)地藏菩答:神深睡意:此名「昏沉」,乃障之一,勤悔。持有持之功,有之功,持不姿,功德不一,不,功德亦不一。
只持是一功德,而兼持,是重功德,一者少又者多也。持,功德之上者;一一不,或一一不,功德之中者;者不不,功德之下者。刷牙取口清,不早晚,若再心,功德亦是重。念佛者,悟之。
(10)慧法:早晚念佛或,三分眼,有何意?
(10)地藏菩答:眼不色,自能心,眼三分,不越半尺,心不外,易得三昧。
(11)慧法:佛是天人,拜佛「五投地」,而拜祖先用何合否?
(11)地藏菩答:拜祖,用本合掌之拜法即可,倘祖先在世,曾已佛受戒,亦不妨用佛家之。看下人拜比丘,乃接足,此本,而在家居士互拜,亦用是,而祖先之,此而用,似不可也。
(12)慧法:默念佛以察六字佛,定於心上,常常用察佛,又默念佛,念念知是佛了就察放下,一直念去,可是有妄念又,再用察,念下,法是否生障?
(12)地藏菩答:土法,察佛,亦是收心之法,持名互相舍取,甚合理。所求者惟一心,所用者念似少不同,然重皆在六字洪名,仍是法一,如是行之,障。
(13)慧法:「般若」持名修如何修法?
(13)地藏菩答:佛道上之法,皆般若也,以凡佛法,有不求者,智,智慧即般若也。再任何法,皆重行解相,修土者,外乎?解依般若,深悟相,行尚陀,念相,便是者合修之法。
(14)慧法:家中供奉佛、世音、地藏菩,每天早晚由收音放早晚,因本人不念,用收音可以否?
(14)地藏菩答:有,早晚二放二收音,恭敬之,亦有功德,不宜。但自己不,可以念陀,求生西方,希得宿,方是智慧之人。
(15)慧法:在修持中有障起,作何降伏息等法?
(15)地藏菩答:修持中,如能念一句陀,能消八十劫生死重罪,助行,戒放生,能得天地和祥之。正行念佛乃培根消重罪,助行培福德得和祥,欲除障息得福,上福份也。
(16)慧法:火上及工,出(只自己)念佛而不合掌,是否不恭敬?
(16)地藏菩答:佛法方便融,但敬,惟敬,端在於心。於境不允,即不合掌,心中想,便同作。如不敬,五投地,亦同,何有功德?
(17)慧法:念佛用心、意、中的哪一?如何?不嘴唇默念,需著力才念出,是用的那?不需著力且念起,舒,但出音慢,是用的哪?示之。
(17)地藏菩答:心第八,意第七,第六,此乃解之一端,答此之,如是解。知有八皆曰心,有八皆曰,因文而,姑不。
初修意攀,六念佛,而我,七念佛,相念,八念佛。然前五,俱不意,且染根本,俱所依,意念佛,亦有八之子在,是都有也。唇仍是第六,而以身助之,故省力。
(18)慧法:有一位弟子到云:邪念中,多的是佛僧的最念,而些念是禁不住的跑出,越是怕它跑出,就是不事,得到的是反效果,有跑到佛前悔一下,才稍微平息。不知菩有何良方以救我?否,此下去,罪天矣。
(18)地藏菩答:佛如旃檀,足蹴,皆染香,染即薰。弟子多生,或有三之因,落於八田中,今起行,善交,逼之出。莫去理他。只是念佛,心但依佛。他自去。若是怕鬼,鬼偏,佛不,他,亦罪。
(19)慧法:光明砂,活人可以在身上作往生之用否?
(19)地藏菩答:光明砂之用,中云:乃度亡所用,生人不可在身上,知修持之人要踏地,如法修持,才是要旨之道。
(20)慧法:修土的人,可以往生,但在命,要能阿陀佛接上了,才能往生世界。所接上了是如何意思?是否是佛佛?或念佛往生?或正念分明?
(20)地藏菩答:所接者,乃以代物作喻,取其易解,其意即感道交之。念佛之人,正念分明,一心而不倒,即是心佛交感。佛佛否,尚眼,若得意念清,即是佛,外境瑞相,定往生。
必推-地藏菩分示-〈修持〉: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06250454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