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草(小草)
英文名: Red Caustic Reeper, Thymeleaved Spurge
名: Chamaesyce thymifolia (L.) Millsp.
Euphorbia thymifolia (L.) Millsp.
科 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 地草(Chamaesyce)
名: 千根草、草、乳草、乳草、乳仔草、乳仔草、本乳仔草、骨本乳仔草、扁竹、小本乳汁草、尾仔草、小草、路蜈蚣草、蓄草、草、魂草、仔目草、尾仔草、蓄。
原地: 世界各地地
分布: 台平地及澎湖,田、路旁或田或山坡地都很常。
用 途:
1.常的草。
2.用:乳草全草可以消、治疥,煎水服用可蛔,更是一及。使用的候全草乾,煮水茶用,味道稍有一酸苦,有人把它作是夏季的清料。性味:全草:微酸、、。效用:全草:清解毒,利止。治菌性痢疾,炎腹,痔出血;外用治疹,敏性皮炎,泡疹、皮搔、乳。
: 匍匐平地面,色,被毛。
: 卵形,生,基部歪形,端形,。
花: 花腋生或生,聚花序,排列成,花密而小,紫色苞片所包,雌雄同株花。
果: 蒴果上具粗毛,有三。子光滑或有。
特徵:
一年生草本,全草具毛,有白色乳汁,生,形或披形。花腋生或生,聚花序,排列成,花密而小,紫色苞片所包,雌雄同株花。蒴果上具粗毛,有三。子光滑或有。
文字料源:
http://163.17.44.1/teach/校植物/小草/小草.htm
文章定位:
我要 a href="Javascript:void((function(){ window.open('http://www.facebook.com/sharer/sharer.php?u=huangshuzhen0407/post/13252269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