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思@梅 - 瑜伽推中心|PChome Online 人新台
2012-02-09 11:37:46| 人146| 回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法思

0 收藏 0 0 站台

  1. 太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大。
  2. 口好、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3. 原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成功是的,失是缺的累。
  5. 不要小看自己,因人有限的可能。
  6. 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求人痛苦。
  7. 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8. 甘做、喜受。
  9. 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思、知足、惜福。
  10. 做做的事是智慧,做不做的事是愚。
  11. 脾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12. 知要用心,才能成自己的智慧。
  13. 不是要求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
  14. 我最大的人不是人.可能是自己。
  15. 要比更受.不要比更怕。
  16. 每天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者,、有用才是人生的造者。
  17. 要用心,不要操心、心。
  18. 自己找藉口的人永不步。
  19. 看人不眼,是自己修不。
  20. 地上了菜,就不易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
  21. 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
  22. 屋不如心。
  23. 生,就是拿人的自己。
  24. 一人的快.不是因他有得多,而是因他得少。
  25. 吃苦了苦、苦廿,享福了福、福悲。
  26. 坐常恩己、莫人非。
  27. 非有是快,心愧心最安。
  28. 要批人,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缺。
  29. 小事不做、大事成。
  30.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失中站起。
  31. 口一句好,如口出花;口一句如口吐毒蛇。
  32. 世上有件事不能等:一、孝 二、行善。
  33. 道德是提自我的明,不是呵斥人的鞭子。
  34. 欣人就是自己。
  35. 好心就是好日。
  36. 得理要人,理直要和。
  37. 受人水之恩,泉以。
  38. 父母要知恩,感恩、恩。
  39. 一句暖的,就像往人身上香水,自己沾到三滴。
  40. 我要做好社的保,也要做好心的保。
  41. 滴水成河。粒米成,勿己,勿以善小而不。
  42. 多不如少,少不如好。
  43. 一人不怕,就怕不改,改不。
  44. 人的心地是一畦田,土地有播下好子,也不出好的果。 -
  45. 有智慧才能分辨善邪正;有才能建立美人生。
  46. 君子目,小人目的。
  47. 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的打者,都可以棒。
  48. 人事的琢磨,就是一考。
  49.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事不能多我一人。
  50. 真正的心,是照好自己的心。
  51. 待人退一步,人一寸,就活得很快。
  52. 能付出心就是福,能消除就是慧。
  53. 是非教育,美作警惕。
  54. 人趣,忙人是非。
  55. 人的眼睛在前面,只看到人的缺,毫看不到自己的缺。
  56. 信心、毅力、勇三者具,天下有做不成的事。
  57. 改自己是自救,影人是救人。
  58. 脾是短的。
  59. 忘功不忘,忘怨不忘恩。
  60. 有心就有福,有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
  61. 自己害自己,莫於脾。
  62. 能善用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63. 犯出悔心,才能清。
  64. 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才落空。
  65. 天上最美是星星,人生最美是情。
  66. 君子如水,方就,不自在。
  67. 稻穗得越,越往下垂,一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的胸襟。
  68.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更辛苦。
  69. 修行要修心,藉事心,心。
  70. 不要心所欲,要心教育自己。
  71. 有思苦,好天要雨。
  72. 空有.我,容易行。
  73. 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人即是成就自己。
  74. 能不,不如苦。
  75. 人要自,才能普天下的人。
  76. 人世要小心心,但不要「小心眼」。
  77. 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78. 人生有所有,只有生命的使用。
  79. 言像一朵盛的花,外表美,生命短。
  80. 一缺口的杯子,如果一角度看它,它仍然是的。
  81. 要大、志要、要柔、心要。
  82. 有放在心,有身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皆是空因。
  83. 慈悲有人,智慧不起。
  84. 布施如播,以喜心滋子,才芽。
  85. 君子立志,小人立志。
  86.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87. 行能行,能,能,才能自我的人格。
  88.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小自己。
  89. 【做人的始】每一天都是故人的始,每一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90. 【成就一切】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也可以功德。
  91. 【日莫空】一人在世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命有多。因此必,切莫使日空。
  92. 【善】人生要善,分秒必。
  93. 【蒙蔽的自由】人常在什都可以自由自在的候,被心所欲的自由蒙蔽,光而毫知。
  94. 【如石】一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石般珍;但愚人,像是一把泥土,一值也有。
  95. 【生命在呼吸】佛陀:「生命在呼吸。」人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法住死期,自己永住人。既然生命去常,我更好好地惜它、利用它、充它,常、的生命,散它真善美的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值。
  96. 【是否了良能?】人命因短,才更得珍。得一趟人,是否人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
  97. 【行善要及】行善要及,功德要持。如水一般,未之前千不要停熄火候,否重就太事了。
  98. 【法遮】怕消逝,花了多心血,想各式方法要遮,果是:浪了更多,且一所成!
  99. 【停不前,所得】人都迷於找奇,因而停不前;使再多、路再,也了用,所得。
  100. 【一鼓作】我到哪都有一目、起,要朝目往前走到底;不要停在半路,停在半路比走到目辛苦。就好像爬山的人,要不就留在山下,要不就一鼓作到山上。否停在半山腰中,石若下,不是很危?
  101. 【住最目】人的一生中,免有灰、冷冷的侯,只要能最目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一,感很暖。
  102. 【活出生命力】人的生命,要永保持像春天一,不出生命力,不它的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103. 【志】所,是生活而工作,是被的事;公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到早退,公就算完成。而志是有上班,更有下班刻,然不需打卡,是分秒善,一切都出於自。
  104. 【做好事是】做好事是要出,是人生的目的,也是的。
  105. 【生存的真】天下、家、社、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平、安、和睦,皆因人人只知取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
  106. 【代代承慧命】生命只有十年,慧命永不。每人都有代代承的子,要留下美的回教育,就是史的慧命常存。
  107. 【皈依的目的】依的人要有皈依的目的,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到底船向哪一方向?一定要有目。而人皈依者一定要起任,比如眼船已快迷失了,快亮起塔的他知道方向,就是任。
  108. 【慧命永存】生命常,慧命永存;心涯,精神常在。
  109. 【有才有希望】是成功的起,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一切事要成功必有。十方三世一切佛皆依力而行,最後才能成佛。「人」如,就希望;有希望,就法成就事。
  110. 【力行】佛教提倡「」、「力」行,若是空口,不以行表,永都法「」。
  111. 【大】--必利益生的大,且地身力行。
  112. 【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大心、立大,普一切生。
  113. 【大、志、柔、心】要大,志要,要柔,心要。
  114. 【深入了解佛法】有些人不了解佛法,以有苦或不幸的人才需要宗教;以佛教是消、逃避的,是的念。其是有知、有志,要追求宇宙真、深生命之士,需要了解宗教--尤其是佛教。
  115. 【真正的】人生得,要必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才能得到真正有意的!
  116. 【家精神】佛教徒具足家的精神,只要肯精,一定可以到--佛的境界。
  117. 【宗教的力量】宗教的力量,不能鼓舞人的身心,能心的化。
  118. 【心胸光明磊落】世事都是相的,只要我以真的心待人,以光明落的心胸任事接物,人生到都充真善美。
  119. 【敬佛】正信的佛教徒「敬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120. 【佛教的】欲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必抱持:「要任」、「要忍怨」、「要有」、「心存快」……,是佛教精神的「」,也是世法「相」所不同之地方,更是利生事臻至完美境界之。
  121. 【救世的良】佛法是救世的良--因世的生,常於病的中。天然害或人,都是因不和而引起的病;既然生病,即需治世的良,佛法就是最好的良。
  122. 【拾己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於不自己,一切只生求安,可拾己,以自己的牲使他人得到安。
  123. 【人人都有菩心】人人本具一菩心,也具有和菩同等的精神力量,此力量即慈悲智慧的力量,它藏在人人心的本性。
  124. 【菩行者】菩行者心慈悲,常起利益生的念,到任何地方,心都畏。因此,若能做到以待人、以慈人,不惹人怨,亦能好。
  125. 【大畏】行菩道,要常接受考。遇到困危,要佛陀大畏、大勇猛的精精神,心怖畏、志不退,不向前。
  126. 【喜人成就】我人的成就生喜心,他人的成功如自己的成就,就是菩心。常常抱持利益生之心,就可永不喜。
  127. 【惟慧是】菩之情大,能包容宇宙,能限量地一切生,毫不求生的回。菩常念知足、安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所以「惟慧是」--依智慧而行,是凡夫菩不同的地方。
  128. 【良知良能】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良知良能,有一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分救人之心,就是菩心。
  129. 【如何成就道?】欲成就菩道,必有不畏心、不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成。
  130. 【清水之】菩的像一杯清水,可以上透到底,有一色彩,此即「清水之」。
  131. 【真菩】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能做事、能、能吃,能救苦身。
  132. 【人生的值】人生的值在於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有值。
  133. 【喜付出】要做菩,就要常心。菩不把「付出」成苦事,而是抱持人的喜心去付出。
  134. 【扮演自己的角色】人如舞,人人都在舞上扮演各自的角色。
  135. 【真正的感】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像,只是供我心,真正感的佛菩在每人的心中。
  136. 【惜人身】一切功德由所累,一切功德由我身行所成就;所以,我要好好惜人身。
  137. 【及行善】要好好利用我的身,趁能自由、走的候,快多做利益人群、宣佛法和人向善的事。
  138. 【遵良】人都有生老病死,有身就有病痛。佛陀曾:「我如良,知病;服不服,非咎也。」既知有病,就遵良的治,免除身苦患。
  139. 【一生的行】人一生的行,不管是善是,皆由所累。
  140. 【身是器】人有看法:一、太自己,珍得分,不得善加利用;二、太自己,得近乎折磨,以身既是「不物」又何必重,因而忽略了身是「道器」。其,只要好好身的功能,不但世大能成就,佛道也不。
  141. 【赤裸裸地去】人出生,是一身赤裸裸地;在世忙碌了十年,到最後也是一物不而赤裸裸地走!
  142. 【人生的造者】每天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者;付出,才是人生造者。什都做,就是空的人生;若能不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
  143. 【活生生的人生】身佛弟子,就佛陀的精神,需要助的人服,生同苦。能做到人我一,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有意、有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144. 【多疑之苦】一般凡夫太自己,就人、事事多起疑心,常疑人所的是不是刺自己?人所做的事不自己不利?像人,就是把「人事」「是非」,生活得很痛苦。
  145. 【人痛如已痛】要突破小的,心普及一切生,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才是佛教所倡的。
  146. 【化小大】本就,大可以利益天下,增慧命;小成自私自利,增。
  147. 【亮心光】一人要先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人的心光。人要真苦才能人,而非光靠能。待人要以大的心胸去接、包容--大心,普一切生,使周遭都罩在大氛中。
  148. 【清的法】佛法要人化,必先化人;要化人,必先身力行化自己。如何化呢?就是培清的法。所的「法」,就是普天下生,都能心生敬、情,而且得所求、得很普遍。
  149. 【普天下】以佛陀普天下生之心己心。佛陀能一切生牲,我也能助生的志不惜辛付出。
  150. 【缺症】今社有一通病--「缺症」。大家若能先由自我做起,充足自己的心,然後互相付出,分充足於社,社能祥和。
  151. 【太太的任】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如何引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任。
  152. 【不要著小】有些人的只著於自己的眷,倘若眷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生怨恨。
  153. 【痛苦的根源】凡夫的欲及渴望永止境。不地追求物享受色逸,有如的波,一波未平!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154. 【河千尺浪】河千尺浪,苦海重波!求不得是苦;求得之後仍不足,禁不起欲的鼓及外界的惑,永期地渴求,以致人生痛苦耐!
  155. 【建立家庭理】的婚率不逐年攀升,衍生不少社。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理,再去影其他的家庭。
  156. 【其所】在感情生,要以大之心其所;也要退一步,用的心接受眼前呈的一切,才是有智慧的。
  157. 【人被】人被都是幸福的。但是分必「清染」--付出者所求,接受者不婪;施受者都,彼此皆自在。
  158. 【色彩的】色彩的--「」不短,「地」不分近,「人」不分宗教族,只要有苦,我看得到、得到、做得到,都量去付出,希求回的心念。得普遍,得透,得乾俐落,就是「大慈,同大悲」的真。
  159. 【一丈不如行一寸】人有二耳、二眼、一口、手、,此中道理:是要人多、多看、少、多做事。修行在身力行,一丈不如行一寸。
  160. 【多增一分真我】一切的修行法,如坐、念佛等,都是了收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161. 【自我做起】想有一清的社不,但需先「我」「你」始做起。想要求整的美,也必始;有美的,才有大整的真善美。同的,往生活在菩的世界,自己就必先做菩。
  162. 【修德】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滴滴累而成,抱持久心,於平常的言行止中不佛法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佛修德。
  163. 【知羞】一人只要有愧羞心,自然不做理德的事情。所以,修行佛一定要愧心,知羞。
  164. 【於,形於外】一人的修如何衡量?是在於,而形之於外。待人接物、言止……,一切行都充分表在的修。
  165. 【救世先救心】要救世必先救心,心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先人的修始做起,然後再以一和睦家庭去教化、影其他的家庭,家家和睦,社安和。
  166. 【深思熟每包】刻刻注意自己所,每一句都要深思熟,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利益生,人心,使人解?
  167. 【心愧】修行要抱持一原信念--佛教、生,行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打也要忍受,凡事做到心愧的地步。
  168. 【人群磨】人的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走入人群,和不同性的人互相磨、,融共、和睦相待。
  169. 【最的人】行忍辱的人,是一最的人,任何人事都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大事。
  170. 【不同道】修行除了自度之外,要度人;刻刻培善根(智慧)、慈悲(福德),不侵犯、他人,尤其不侵犯、同道者。
  171. 【不害人】人往往了自己而害人,所以佛陀教我:修的第一件,就是不去害人。
  172. 【彼此感恩、行善】社是群的,只有一人好或只有一人向善不;希望有一好家庭、好社,就必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173. 【人是社的起源】社形源自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於人的修。若能先培好人修,而料理好家庭,社秩序自然能上道。
  174. 【何修行?】所修行,即「修」心性,端正「行」,常存愧心勤勉精。如修而不精,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有愧心;心愧者,行必然不端,遑修心性?
  175. 【福至心】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是「福至心」。
  176. 【不要小心眼】人事要小心、心,但不要「小心眼」。
  177. 【步入解】平常要多伏自己的心念,培正的人生。若能降伏「」的魔,看淡世的利欲,得不著,失,才是步入解。
  178. 【尊重他人】若想在世成就事,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先「地尊重他人」的基做起。
  179. 【心】人生在世,常接的人事;所「修行」,就是要藉的「人事」心。
  180. 【不散播是非】意的散播是非,然有害人的身,但是人的名形象,罪比害人的身重。
  181. 【自我性】修行,得靠自己精地自我明的性,不能期待不而的成果。
  182. 【以人重】佛要注重道理,心人及事。能以人重,不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以毅力、勇突破障,才是真正佛的精神。
  183. 【苦修】苦修,是清心少欲、磨吃苦的心志。
  184. 【放愁惶恐】人一旦生活在愁惶恐中,就很容易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逃避的深。
  185. 【不神通怪力】除了人事必信外,法也要合情合理,不可神通怪力、重人心的言;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智水,引走善道。
  186. 【修三要】修者三要:一、要有赤子之心--直心是道。二、要有的耐力--工作,要有般的耐和耐力。三、要有子的勇猛--努力精如子的威猛。
  187. 【同】同,是同修彼此相互切磋、去除,唯存清佛心的意思。
  188. 【同道】同道,是指同修若有的行,可彼此更正、相互惕之意。
  189. 【人】古人:「人」,是形容人不把一回事,精神不著於境,不理中事,每天睡醒之後就面的生活。
  190. 【修行修心】修行人的心境,要如「白,水面」般--空中,水面痕;不消逝事物而,心境安然而自在。
  191. 【戒、定、慧三】戒是不起心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利的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危不;「慧」是能心境,於平中突破重重困。
  192. 【四重德行】修行者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言重」即所的每一句,都能鼓人心向上,解生的心;所以「言重」「有法」。
    「行重」即行重,止有;是故「行重」「有德」。
    「貌重」即待人接物能柔,令人喜近又不致浮,亦即孔子所:「而,威而不孟」,涵有「、良、恭、、」之威德;故言「貌重」「威重」。
    「厚重」即心意厚,善解人意,常喜心,於利益人群;所以「厚重」「人人皆喜」。
  193. 【善用】害人,但是也救人。我要好好利用去救人,不要被所利用。有有的人,若不知制欲望量;若不名利看淡,精神生活必然空所依止且苦患量。
  194. 【欲是水】世人了物,造作量罪,所以有句:「欲是水。」佛清:世物只是予人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喜心、勇猛心而行善嘉布施。
  195. 【理四分法】佛陀曾教我理四分法:一、四分之一奉父母,二、四分之一教育子女,三、四分之一用於家庭,四、四分之一投入社公益事。
  196. 【坦相待】多人了追求名利,往往人都不坦,曲逢迎、巴;人若不能坦相待,是件多痛苦的事啊!想去除些痛苦,就必把得失心心,坦然地取社用社--社取得有意的,社做有意的事;如此,光明磊落而坦坦,不是更快而自在?
  197. 【布施就是修福】布施就是修福。,若不得用而存在金做守奴,就人有;但是如果用得不也有害身心,甚至殃民。若能用在有意的地方,是修福德的大好。
  198. 【身外之物如火】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近火可取暖,但太靠近很危;若看不、放不下,如手拿,必然被。世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很美,喝起也很清,但握久了手也。生倒,明知物、名利人身心,仍甘於被害。
  199. 【培慈悲】佛,最重要的是培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佛教的精神。
  200. 【反省失】常能反省自己而失,即得解自在。
  201. 【拜佛要佛】信佛而不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佛,就是愚行。
  202. 【做好人事】佛的人,正「生」「死」。把握做人的做好人事,家庭和,社安。人和地吉,就能免除天人,到消延、福的境界。
  203. 【端正解】端正自我的解,需用正的理智、思想透人生常的道理。不管是、是富,也不管人物的增都有得失心,皆能安然自在,就是「佛的正」。
  204. 【用佛心看人】佛的修,是要每人保持平等心,看任何人都能起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205. 【天天心地】年前,人人屋子外整理、粉刷得然一新。做人也要刻刻把的淘掉,心地天天清新。而佛的人,更要心如年一,日日除布新。
  206. 【受法】法後,能在日常生活中身力行,之「受法」。
  207. 【心是福】佛教因果福,但非有才能造福;若能念佛心、照自己,以一分切心去人,分心便是造福的子。
  208. 【自我】人若能自我的本性天,自然做任何事都得而怨言。
  209. 【人心佛性】心性是一的,於佛「性」,於人叫做「心」。譬如一杯白水叫「水」,加上茶就叫「茶」,加上咖啡叫「咖啡」。其同是一杯水,但咖啡茶都是水「以外的西」。
  210. 【化解】佛,就是要善加化解,以及善解人的不刻意害。
  211. 【何功德量?】佛教徒常「功德量」,是指做的事不,限量地做、及地做,而且不求回,此即真正量的大福,亦即所的「力德量」。
  212. 【累功德】佛一定要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不要。功德是由累而成,「路」愈早走愈早到,「德」愈早修愈早完成。
  213. 【注重行】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要能身力行。
  214. 【不能逃避任】逃避任,求一生的清,就法延自己的慧命。
  215. 【要正】心一定要,必定要正;若朝三暮四,始,永停留在原地而跨不出一步。
  216. 【道心不可】佛者,道心不可。道心,明暗;明暗,智慧失,就招障道的因。修行人看好心念,莫外境了心中的明。
  217. 【需要的人付出】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有一分功能人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218. 【和群和睦】要和睦人、和群人生,才是真正的佛。
  219. 【佛的真】年佛子常耽於文字般若中,若能所的文字用於相般若,以音呼出千眼,以行引出千手,事理融,方是佛的真。
  220. 【生佛】佛是生而佛,做人是工作而做人。
  221. 【渴的奴役】未佛以前,我常被「渴」所役使,心老是有欠缺的感;使有好像捕捉到什,是法安定落。就好像在乾旱的沙漠上一滴水,仍乾燥如初,毫起不了滋的作用。如今我有幸佛,就要少欲知足,放下物欲的迷,省有用的和精力,充自己的良能,朝真正有意的人生正路。
  222. 【善】能善意掩他人不良,弘其良好德性,且不他人是非,的人一定可又可敬。
  223. 【守好位】佛是本分,在什位就做什事,不要人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在人。
  224. 【感天意】若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天意的磨。
  225. 【接受一切磨】我要接受天下人、事、物的磨,方能成一的人。
  226. 【勿言困】勿言「挫折感、力感」。然困如石,也要去;更何有所的困,可能只是如之薄。
  227. 【悔不初】少有人想到:今日平安健康,明日是否能行自如?今日利,明日有不?人常於「悔不初……」的懊中,想做力不心,後悔又已太!此不罪,甚至到了仍惶惶不知所?
  228. 【以代替埋怨】面力不要埋怨,要用和的心代替埋怨。
  229. 【消】做任何事,不要受一小挫折即意志失。佛云:「入我不,出我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猛信心,的障都能喜接受,能消。受,障亦而消失。
  230. 【自的罪】自所犯的罪有三:一、害父母所的身,犯不孝罪。二、造自罪。三、犯父母、先生(或太太)和孩子的罪。
  231. 【另一福】人在平安的候,很容易迷失自己。偶有小挫折或坎坷,反而能醒良知、善根,何不也是福?
  232. 【凡事靠自己】怎才能消、消?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喜接受所面的一切,一分即消一分。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解厄。
  233. 【多造善因福果】人在健康,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自己好人生健康之道。否一旦病障前,身心不得自在,子媳再孝也只能人事。
  234. 【重受】去宿所的障,如能以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受。
  235. 【愧心安】遭受人批,先自心是否愧?愧心安。
  236. 【感恩】若有人扯後腿,要心存感恩。有人「扯」,就不出腿。
  237. 【藉事心】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投入人服;在服的程中,心不被境所,能勇敢突破,行能行;做到人不能忍而我能忍,人不能而我能的地步,才是「藉事心」。
  238. 【走好路】一人如果有只是一人不便,要是有不走正,那不知害了多少人?了多少家庭?
  239. 【手做好事】手健全不肯做事的人,等於是有手的人。
  240. 【人要走正路】人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是走歹路,人比有的人。
  241. 【可怕的心魔】阻他人走正,或破他人善心、做善事的人,就叫做「魔」。外魔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的魔--自己心起了,不障他人,也障自己。
  242. 【粒米成】粒米成--一小粒、一小粒的米集合起,就可成一米;如果因一粒米小而它、漏掉它,怎能成一的米?
  243. 【滴水成河】滴水成河--一滴滴的雨水集合起,就可形成一河。
  244. 【分毫累量】量功德是在日月累中,分毫累聚集而成。
  245. 【人多力大福就大】人多力大福就大。一支再大的,它的光度是有限;而一支小亮之後,可再引燃千支,千支的光就可照亮各黑暗角落。
  246. 【莫小善而不】要把握做好事的因,一旦因消逝,想做就不及了!有些人然想做好事,想等到有或有才去做,知人生常啊!只要有因,哪怕是一一滴的力量,也要快去做。力量、因合起,就能成就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莫小善而不,更莫物而不。
  247. 【良知睡著了】人自身的,比身外的冤家更害!因此,常常警惕自己,莫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淫、妄等罪都生。
  248. 【付出不求回】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招;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非但有功德,反增。
  249. 【像毒蛇】就像一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旦了它,蛇就咬人。修行一定要把心中的愚去除,才能安心修行。
  250. 【恚害人】恚害人,破世善法。了一的不能忍,不破了世的好名,也破去一切的功德及修。怒心比猛火害,猛火的物,可以由努力再失而得;但一人的人格如遭自我破,即使花再多的也不回。
  251. 【之害】人生遭受天人的痛苦,不是而。「」不但痛苦,也使人落;除了今生此世身名裂,也招致未的。
  252. 【真善】人之所以,只因欲心起。若能除欲,也念,欲,才能得到真「善」和快。
  253. 【多欲苦】人生多欲苦!「欲」人入深,代人常被「欲」所引而造--求名、名利而,不失志,也名。所以,我要看物欲,物欲了良知,埋了良能。
  254. 【世事常】生常流於愚生死中,醉生死,只求「在生」的享受,以致造、光而毫警。殊不知「明月不常,好花不常,好景不常在」,常念人生「常」,世事常於瞬化,不可耽著眼前的欲。
  255. 【以他人】把他人拿作自己的子,看到可以自我鞭策,看到缺自我反省。
  256. 【莫足】凡夫心常常足,多,要更多;大,要更大。既有妻,想有美妾;先生好,希望他百依百;孩子乖,要他第一,以光耀楣。永都在名利、物欲、情、情……止境的追求中--多欲多求,以致苦不堪言!甚至引犯罪心念,造成犯罪行。
  257. 【提防心】心中形的是「明」,形的刀是「嫉妒心」,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形的心是指「入邪道法」。些形的心除人之善根,修行之功德林。
  258. 【三毒的破】人生有,皆源於人心有三毒。毒者,破也!世之所以相,家不安、社奢靡不振、事落、感情破裂,都是因、、三毒所引起。
  259. 【去除三毒】佛法很,只要去除、、三毒,就可以明心性。生多,所以佛陀才八四千法,治生的八四千。
  260. 【偷功德的】世的偷西,不一定把西都偷光。但只要一念心起,心中的「」就把一切功德偷得影。
  261. 【人生五大病】人生最大的五病,是「、、、慢、疑」。而多及罪,皆因著「、色、名、食、睡」五欲;苦能去除五欲,能良知,展良能,自度度人,益一切生。
  262. 【忍辱】人若能面,喜接受去生中的善,之「忍辱」。
  263. 持忍一切好】忍,是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有什事不到。
  264. 【堪忍成就一切】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法成就事、道。修行必定要能堪忍量的苦,忍不有所成就,是故「忍」修佛法的重心。
  265. 【心包太】能山河大地、太的任何境界都包容於心,而心不被境所,此即出世的精神。
  266. 【真正的成功】一真正成功的人,必人人都能容得下你,你也能容每一人。
  267. 【】每人都有自尊心,但也也懂得和。因每人在世,法一手天。
  268. 【事忙而心】如果人人都能「事忙而心」,一已之力,投注於人群幸福之道,而且忙不失道心,不迷本性,就能到人生快的境地。
  269. 【心也口】人人之相,免生人事上的;遭遇些必忍,千不要起恨心;除了心,也要口,不能口出言。
  270. 【人心胸】我人包容物的大心胸,心境才能超;否管信仰虔、敬拜佛,究是入魔道。
  271. 【道德】道德的,在於「忍」。假如每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凡事斤斤。
  272. 【忍者字】忍字心上一把刀。能忍,就能受人一切的缺--任何人有一怨恨,做任何事也有一字。
  273. 【不好】受人攻或陷害,千起恨心,反而起感恩心;因有人不出好人,有苦生不出菩的忍心。所以,我毒、中如甘露。
  274. 【如沐春】喜心是一涵,能令周的人都有「如沐春」的喜感。
  275. 【自己下功夫】人心佛陀一,都有同等的心;但因後天的及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行。所以,修心生必自己下功夫。
  276. 【滴水穿石】心、毅力能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阻都能突破。
  277. 【佛性是藏】失身外物不可惜,可悲的是失了心的藏知;人人本有清真的佛性,只因明而庶了珍的藏。
  278. 【居安思危】人人「居安思危」,莫等「危方思安」。修行人更要下功夫,以四大不能安然度。
  279. 【中的】人要得起周人事的磨而心不,在中保持心的。
  280. 【用「心」】人,要以人的心聆--年人的,用年人的心聆;老年人的,用老年人的心聆--即得人事融。
  281. 【安分守己】佛陀常教我:要安分守己,守住清的心,心寂。心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著和的日子。
  282. 【慎「用」心】人心比武器害!因武器由人心所造,不管它用於好或的地方,都起源於一心。
  283. 【和身心】想慈悲、成就智慧,展世引人群的力量,必先和自己身心做起。
  284. 【心的力】物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的架;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富有慈悲。真正的力是心力;有分心力作基,有什不能改革、不能引的呢?
  285. 【心地光明】心地若能光明,人坦相待,不必怖畏人生道路有障,也需人是否不利自己。
  286. 【修心】心不、念不一,做事以成就;若想心念一,就必收念,持清的一念心,就是「修心」。
  287. 【反自照】人若能反自照,心念是否著名利,久久之,心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心持半偈空」的境界。
  288. 【把是非教育】若要常常保持心的快,就不要把人事是非,把是非教育,以增待人世常。如果把人事是非,心永很痛苦。
  289. 【心中的土】每人心中都有一土--良善本性。若保持心田明染,草麻不生,常智慧之花,永菩提善果;如此不美化自我人生,也化社人心。
  290. 【保心念】心土,我要常保心念,不要被等毒害侵;更要救世界,不要暴力充斥社,破家、污染大地。
  291. 【心害人害己】大,莫於自我心中的;它常在我毫防之下,了自己,也了人。
  292. 【健康人心】解除人的,一定要改善人心做起;想救世,必先人心救起。人心健康,社、家,甚至天下都能;人民和,世界自然就能太平。
  293. 【化恨】佛陀一再教我:要好好自心,把恨、怨嫌之心化心、心,刻刻恕人,念。
  294. 【用慈施悲】把念足,把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足,可「用慈施悲」的心。
  295. 【藏的琢磨】每人的心都有一藏,佛陀。只是佛陀的山藏期挖掘,已得石且不提琢磨,成就了很多亮光的玉石物;而凡夫的山已,尚未加以琢磨。
  296. 【展情於未】以清解的心,秉承去生所播下的因,成就在的近,更展情於未。
  297. 【重心通】一家庭不能只是追求富的物生活,更著重於心通,使子、夫妻之的和、。
  298. 【子女做自己】人父母者,只能育之,而法要求子女依照父母予的模式成。
  299. 【珍惜天】要有巢,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天之?
  300. 【人妻的任】人妻者,外鼓丈夫於暖之多做善事,多念人家的困境;心比心孝敬老公婆,在公婆、丈夫努力多方融,是人妻者的任。
  301. 【言行身教】夫妻相言行,子女不是直接的身教,也是子女的世本。
  302. 【注重】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是人生最至真最美的形。
  303. 【人人互】人相要去除我,大心胸,客客,互互。
  304. 【件地奉】不是要求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件地奉,做到事事。
  305. 【人生多病】人生多病!身四大不是病,家人吵嚷不和是病,社不安也是病。
  306. 【四大假合的】身乃「地水火」四大假合,既物的合,(病死)是正常的象。然而肉可能是薄弱的,精神可以康健。
  307. 【家庭和之】家庭和,即使物乏,仍是富在天之中;否再多的,也抵不家庭失和的苦和缺撼。
  308. 【移民如水土】移民好比一棵土生土、枝正茂盛的木移植他,除了得新的水土外,必面新的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茁,仍是未知!
  309. 【家是自己的家】移民是消、逃避的行,如果把移民的心思,而用於改善目前的社境--人人菩精神,家作一大家庭,以待自己的家一心、整理和照;如此,何愁家、社生活品不能提升?
  310. 【天天祝福】想要家庭吉祥、和睦,就常常起喜心,天天自己的家庭祝福。
  311. 【生人生】人若能功能,才是「人生」;若有功能,就是「生」。「生」才需要「佛」救,「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312. 【倒生】知道反省去,才是正的人生 若只是著日子消逝而醉金迷,就叫做「倒生」。
  313. 【自自】是自心、自自的精神。若有分自自的精神,人生再辛都不得苦。
  314. 【造福人群】人生在世,不能所事事、懵懵懂懂而度一生,我的良知良能,以佛菩的精神造福人群。
  315. 【退一步海天空】人活在世,不能人群。有人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困境,些都必一一克服。要克服就必忍,所「退一步海天空」,就是菩的境地。
  316. 【平凡平安】做人要有分平常心,一分平凡的念。如果大家都自平凡,人生就平安了。
  317. 【生命值】如果一人只自己的生活及欲而追求,生命如毛!反之,若能生命力,造福人群,生命值重如泰山。
  318. 【莫度光】人一旦所事事、度光,精神就委靡不振,生命也就失去意。
  319. 【一一之不易】天下事,光靠一人做不成。人生在世,必依靠人才能生存。比如穿的衣服,我是否自己能做呢?即使能,也需要布啊!自己布?使,原料的源自己可以生?……而言之,一、一都是自生;所以,我要抱持感恩心和惜福心,因一切都得之不易啊!
  320. 【活在天地】生活在天地之,若只是波逐流,身著而生老病死,是有意人生。所以,我配合社境的教育及古今的引,好好探究人生意何在及「生何,死往何去」的。
  321. 【上】懈怠的人容易落;因此,人生必上,不要因境遇的得失而失生存志。
  322. 【快地日子】人的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其它,何不每天快地日子?
  323. 【所事事忙】吃事做的人,固然不快;忙著酬、打麻、光旅,一副「所事事忙」的人,在之的疲倦空,又何得上快?
  324. 【勿以口舌德】不可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落得身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325. 【自我警惕】人刻刻都在常的流中,也常在明的雨交加中;唯有自我警惕,才能安度人生之境。
  326. 【如何美人生?】美的人生,不在物、、名利及地位,而在人人之的情。
  327. 【看知足】所看人生,不是悲,而是;不是看破,而是看透;非什都不做,而是能及行善;也不是什都有,而是什都知足!
  328. 【踏的付出】人生最踏的事,是今日此有多少力量就快付出--利益人群、造福社。
  329. 【忙得好快】肯付出心力人服的人,因抱持的精神,而能心甘情、任任怨;管再怎忙碌,心中也感到限快和喜。

台: 梅 - 瑜 伽 推 中 心
人(146) | 回(0)| 推 (0)| 收藏 (0)|
全站分: 不分

是 (本台目前定制悄悄)
* 入:
入片中算式的果(可能0) 
(有*必填)
TOP
全文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