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地-因地心(象山24.11.19)
以果地,因地心--印光大<量>云:
土法,其大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平常,益殊。良由「以果地,因地心」,故得「因果海,果因源」。於一代教中,「特」法,其修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相。
可「心,佛,生」三作答
佛:因地修行,取一百土清功德而修行--因位的法藏菩之「慈悲正」,果上的阿陀佛之「神力本」,因果相成,就是所的「因果海,果因源」此句於(唐)澄大,宋.承和尚《金子章注》云:「之理,融。一法之上了一切法、一行之中具一切行;因果海、果因源。果是即因之果,因是即果之因。平等二相也。」就是,因、果互起,因推果,果溯因。因,果不成;果,因落空。是因至果一以之的成就;
心:成智,如清心生如藏心
生:教,仰信易入。信佛念佛,受佛德,果地修,就法。--生有幸得土的,及阿陀佛的悲,而信受、生、名;是以佛的果地功德,作我的因地心行,「以果地,因地心」,是果向因一念相的念佛,故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心入凡心,凡心於佛心,於是成了「身在娑婆而心向土」,或「未而得涅分」,似乎是踏船,什如此?因土法全靠「力」而信..名.往生;法照大云「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生」,娑婆人以身念佛,就可感池的清化生;一切都是阿陀佛的「本力、威神力」所加持/受,不可思的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