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石有株石榴,然植株不高,居然也出了果,相自然裂,了回家,酸甜甜的有一番味。
真想到有一天,自家也得出石榴。
砂子小就有陪老爸石榴、摘石榴、吃石榴的,我北部下孩子,小只吃拔辣,自家也只有拔辣,不曾石榴什,一直到移民加拿大,才在大大中第一次看到。
看了一次又一次,想像著它究竟是何味道,於有一天砂子我了,加拿大的石榴都大比,的外皮,外其人,切了,了籽品,才酸得人,此之敬不敏,至少整整一年之後才起子再了一回,第二次吃又甜又好,一前一回的劣印象,原石榴也有甜酸之啊!
竟石榴不是「主流」水果,是不常。
前些天,砂子在台北市一家了一,我台的石榴品,一之下其味美甚,一三十五元,加拿大那人的大型,也大得像小皮球,人分吃,吃了好久。
白石的石榴呢?
不曾施肥,所以得只像蛋大。
外表,裂了,不得不下。
果粒小小的,晶剔透的粉,小巧玲,只惜肉少核大,核是可以嚼碎吞下肚的,竟比人家果出那好。
色有多多,是自家出的,火榴花成了小小章的小果一路看著大,因此有一番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