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春耕,以前台有入械化的年代,牛是村最重要的力源,因此家家都牛,分辨有人和人的方法很,看他家有牛就知道了。
家子弟,人人都有一段「放牛仔」的童年。
以放牛就只是「放牛吃草」了事,一放牛仔可不,工作的容大致上是的:
一大早先到牛舍(台人叫牛稠,多地方都有大牛稠的地名,例如者老家大的大海村,古名就叫做大牛稠,迄今地人家的牌上,依然有大牛稠的地名。新屋也有叫做大牛的地方,大牛就是客家的大牛稠)把牛舍的牛、牛尿打乾,以持牛舍整,免得牛生病了。打好,才能把牛舍打,著牛去找草地。
把牛拴在草地上,勤快的看牛仔可不就停下休息凉,得努力割「牛草」,就是割一堆牛晚上消夜的草。冬天草得慢也得少,牛吃都不,牛草也不容易割到足的量,候就得仰稻草充,目前看似用的稻草,早年可真是重要的有用源。家在完成稻作收割工作,把草先散置稻田太曝天,再成束,最後一束束拖到一定,堆成像屋子一高的草堆。稻草大有一半燃料或打草,另外一半得留著牛用料。
放牛仔的任是牛吃得肚子的,如果牛吃,回家肚子扁扁的,就少不了挨一。夏天放牛要在割牛草便割一堆「虻仔薰草」。台人蚊子就是虻仔,虻仔薰是一特殊的草,火以後慢慢著,出著一股味的白,用以替牛蚊。夏天蚊子多得要命,如果不替牛虻子薰蚊,牛被得法睡得安,第二天工作精神不,放牛仔一挨。
虻仔薰其危的,因不但牛舍是茅草搭的,甚至多人家整座房子都是土确、茅草稻草覆的屋,一不小心引起火,代就大了。
代孩子偶而互相侃:放牛班,放牛班,也有些校老也把成不佳的班做放牛班,不在的老年都很,不太容易理解放牛究竟是怎回事,即使有出身家的校,恐怕也都不曾有放牛的了。有放牛的校,早已一告老,退休光光啦。
(本文刊於北美世界日2012/3/9)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