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社工系教授彭真今日(7/2)在合刊出「大人物大幻…以後能崇拜?」一文,有感慨共。
文中:「李登被起…台人民莫大的心理,也我限感慨。」「我以後要崇拜?尊敬?效法?那些曾我崇拜尊敬的象…都有大的瑕疵。真是幻啊!」「道是金惹的?他所有的富都已是天文字了,什在乎些利益呢?或他想到作假的利益,整袋就法思考,只想到不法的好,瞬就得到的暴利,完全忽略暴利背後所要面的危。」
作者在感慨之,始自我反省,他:「如果些金惑我,我得了?如果有迷人的力吸引我,我能保持清醒?也我照昏,一步步走向亡而不自知。怪耶教人要探,因探低,就可能承凶的苦果了。」「幻,不是成的始,也是自我的始,更是戒慎恐、惑探的提醒。」
於他的,我有似的感慨。(不,他最後一句我比存疑。我不幻必然是成的始,至少未必是一理想意的「成」,反之,人可能因幻而得犬儒,或者更糟,可能放所有道德理想,而成享主、主者或主者。)
不,我特在乎彭文所及的自我反省的意。我意重大。
我在上的,其有相程度也是在提醒我大家要重自我反省,就政治面而言,就是要反省我民自己的任。我如果一味者之,不公平,因忽略了一般民的任(特是在形中的任),更忽略一未的危,就是很可能有人足以承者的任,因有多少人意到者可能面的困境每人心理的弱。如果民中有任一人有幸成者,他很可能重蹈悲覆。他或者善良而力改,或者暴虐而自身成悲的源。之,中人要等待河水清,等待清平盛世,似乎如。恐怕不是偶然,而乎是必然。史的也人以展笑,偶然有了笑,不旋踵就又掉另一悲之中。(因,不正的易於持。除非我深刻到的存在,以及普遍人的心理行模式有。)
上面所言,其乎已是我的老生常,恐怕大家耳朵了。不,我想在此提出另外的一疑惑:是不是只有基督教徒才比能有自我反省,儒教徒生的自我反省,特是去注自我的「根性」?
似乎是基督徒才比有烈的「普遍根性」的意,而也有「我性」、「我有根」的想法,而儒教徒否。儒教徒似乎易相信「我性善」,也就是易「自我感良好」。
彭真是基督徒,所以他的下李登的批判向自我,自己是否能通,承自己可能弱。
但是,上的朋友通常非如此。友批判政治人物不力,各不同的立行批判。的批判,似乎也凸了友自身的道德性。我道德,因我批判邪(的政治人物)。但是,很少有人批判或反省朝向自身。可能是一思考的性。因,竟事在上的我乎都不是政治人物。我甚至是出於一自卑,定自己不可能有力,所以也不可能需要任,然也不有法承任的困。
但是,事情可能不只是,缺少深刻的自省其可能是一文化的特。相信「人性善」,偏向自我肯定,是儒教的特。而基督教(尤其是基督新教)才有深的「性」的。源於「原罪」念,或者,「原罪」念同源。不,至少原罪念可能是促根性意的部分基。
基督教思想促深度向思考。告是心的音,告解是吐露心的音,包括吐露心的。告解的式先已承了人的心可能的。
中儒教文化有告解,告的式然有,但是,比是一祈求,甚至粹只是一集式、一表相。
自己的行,接受的,是很困的心理程。基督教(特是新教)鼓了,儒教不曾如此。,儒教相信的是「天人合一」,而基督教上帝俗世烈的二分,且了俗世的。出,而了人的根性。
旅美人哲家,中人缺少「幽黯意」。也是更容易被接受的法。它的意思是,中文化不去面人性的幽黯面。或就像君子庖的心理,人不是完全有意到人心之,而是不去面,更不承那其是根深蒂固於人心,人都可能因此而做出危害人我的行。
缺乏幽黯意,在制度的述建上,就不免生偏圮。我以中有地生民主意,部分此有。於君王治群缺乏性的,就不能生制衡的理念,也就不意到有民主的需要。今的中大,民主制仍然充疑,而威治有高度的肯定,的基也是在於缺乏幽黯意,或者,缺乏普遍根性的意。
普遍根性意自我的根性,可是回事,是同一套思考的物。基督教提供了思考,儒教否。此文化差的後影,值得我注深入。
出:
自我的根性 - 出岫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chiag/5386003#ixzz1XsvMFCXr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