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三分身」@金一乘|PChome Online 人新台
2013-09-24 11:33:51| 人768| 回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琉璃~「三分身」

0 收藏 0 0 站台



 

 

不其再三,只要是人的作品,必出「意境仗(含一般仗)」。

以下以《八矩》例,看:

 

八矩/玄奘

前五

(A)性境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境善十一,中二大八。

(B)五同依色根,九七八好相,合三二世,愚者分根。

(C)相空唯後得,果中自不真,明初成漏,三分身息苦。

第六

(A)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易可知,相心所五十一,善配之。

(B)性界受三易,根信等相,身最,引能招力。

(C)起初心喜地,俱生自眠,行地後漏,察明照大千。

第七

(A)有覆通情本,我量非,八大遍行境慧,我慢相。

(B)思量我相,有情日夜昏迷,四惑八大相起,六呼染依。

(C)喜初心平等性,功用行我摧,如起他受用,十地菩所被。

第八

(A)性惟覆五遍行,界地他力生,二乘不了因迷,由此能主。

(B)浩浩三藏不可,深七浪境,受薰持根身器,去後先作主公。

(C)不地前藏,金道後熟空,大垢同,普照十方中。

 

其中「意境仗」的部分:

(1)

性「境」「量」通三「性」 / 三「性」三「量」通三「境」

(性境是三境之一。)

(2)

「有覆」通情本 / 性惟「覆」五遍行

有名。

(3)

明初成「漏」 / 行地後「漏」

有名。

透「意境仗」的化,「明」二字就成「不地」的同。

也就是,「明初成漏」可成「不地初成漏」,

所以,句和「察明照大千」不成「言」。

(4)

「喜」初心平等性 / 「不」地前藏

有名。

(5)

遍行境「善」十一,「中二大八」 / 「善」「」配之

作者了押,「中二大八根本三」成「中二大八」。

依唯基本常,「中、大、根本」就是「」的同。

(6)

「我」量非 / 界地「他」力生

(7)

果中「自」不真 / 俱生「自」眠

意境仗抵零,所以不成「言」。

(8)

如「起」他受用 / 大垢同「」

意境仗抵零,所以不成「同言」。

(9)

「合三二」世 / 「身」最

以佛基本常,可「身」成「三四」。

(10)

「六」呼染依 / 深「七浪」境

前者扣除第七,後者扣除第八,皆位於第七、第八的(B)句。

(11)

五同「依」色根 / 六呼染「依」

身「最」 / 去後先「作主公」

交叉式意境仗。

(12)

「愚」者分根 / 有情日夜昏「迷」

性界受「三」易 / 浩浩「三」藏不可

交叉式意境仗。

(13)

「不地」前藏 / 「金道」後熟空

意境仗抵零。

所以,「不地」三字和「行地後」四字,不成「同言」。

(14)

三分身息苦 / 察明照大千 / 喜初心平等性 / 大垢同

四句式意境仗。

透「意境仗」原可知,「三分身」就是「成所作智」的同。

(15)

「三分身」息苦 / 「十地菩」所被

察「明照」大千 / 「普照」十方中

交叉式意境仗。

也就是,妙察智是「明照」;大智是「普照」。

那,「明照」和「普照」有什差呢 ?

依佛基本常,「大千」和「」是同。

所以,「明照」和「普照」的差就是:前者是「一」,後者是「」。

便一提,

你以「三分身」是指「法身、身、化身」 ? 然不是 !

依佛基本常,「法身、身」有「息苦」的功能。

注意看,「三分身息苦」的前一句是「明初成漏」,

而之前提,依意境仗原,「明」又是「不地」的同。

所以然就是指「不地」的三分身,而不是指「如」有的三分身。

答案其非常,就是「乘分身、乘分身、大乘分身」。

 

:人,不因出家就失中文能力。

 

                            百旋,塔高吟九天。

                            一色,佛座密八。

                            炯,煜七重。

台:
人(768) | 回(0)| 推 (0)| 收藏 (0)|
全站分: 心情日(、日、心情手札) | 人分: 意境仗 |
此分下一篇:琉璃~「天清」
此分上一篇:琉璃~「孽海情天」

是 (若未登入"人新台"看不到回覆唷!)
* 入:
入片中算式的果(可能0) 
(有*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