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於1901年8月,「艋停」,不站址位於今中路西路,1918年7月移至址,建「唐破」式站房,一造,二木造,1920年10月更名停。
站房在1986年8月拆除改建,置售票站房,1988年9月改建筋水泥售票站房用。
喜「西站之旅~101」篇文章?加入 Bluejohn旅行粉」!
一度立有後站,1949年5月因接管原台北路公司之新店,其站房後站。1964年4月新店拆除,但後站仍留存,1990年8月改建筋水泥站房用,1996年配合板路地下化案而拆除。
1999年7月「板案」完工,正式入地下化,而站入口也之向,原本前後站分是面康定路及大路,改建後道路通,於建置、西站房,其中西站房旅客入口及售票大,站房旅客出口及行李房,均地上建。
旅客要搭要西站房入,售票大非常挑高,天花板吊著名「明天」的公共,利用彩不片,象徵的。有二座月台,第一月台岸式月台,第二月台式月台。
不在第一月台一,看似不起眼面,有著不凡的味,以拼磁成的公共「起心念」。而在另一有花岩石雕的「印象」,篆刻著情,跟其他地下化月台有著不一的地方。
台北其他座地下化站一,有「子星BOT案」,原有站基往上增建,然站建之就已留地下基。其中站房16高,由台北市政府第二行政中心,西站房26,由店,另於西路建置地上10之停塔,三大以天接,2017年完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