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到台南以後,很快去了一趟美拜民先生,距 1980年代中期的初,已二十年矣。那,我通媒及社展的文志已起步,且已找到著力,但於大的南方社及文不熟悉,那次在笠山下之所得,勉,只有得理和孀台妹女士了;由於同行者多,有向民先生多所益。 後多年,於民先生的了解,大部分都自文媒的,然有也到他的作品,的感是,他的人厚如土地,文素如;而他投入反美水之建,又如士。 2006年,民先生的女怡考了中央大中文系博士班,不只成我堂上的生,且入我指的博士生之列;得研究所新生座,怡告我她是民先生之女,我特有一切之感,她在老友肇教授指下完成研究理和先生的,即知笠山下那一文薪火承下了。 民先生竟台南加我任台文的交接典,且公我美言,寄予厚望;我很快回,盼能面益,於他之於理和先生,人子者志承烈之至孝,使得笠山下那僻之所,成南台的文地,我之感以言喻。其後我又去了趟,一次是他脊椎手出院之後,一次是到笠山文演,想到再竟是了加他的追思,不哀! 怡起了父全集的主之。她在上和我以信往多,且在我返校授面商;她慧且勤快,我民先生感到高。今全集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客家事委和台文的支持下印完成,距民先生仙逝,不年;所既重大方,又不失其生,一如民先生格,令人欣喜;我素相信,作家全集之定,才是展大模研究的始,我至盼年子能通部全集美,笠山的文,民先生百中指柔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