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胸中自有千里千山千水-阿盛
1970年代後期,台的代文始入蓬勃展期。被後新生代的作者,短短年之,如潮水般。新、小、散文,各域都有新人投入,一身手。已往,散文尤其明有大的展空,也相的逐激烈。
回1950至70年代,前代的散文家,成不少於人、小家,但受到的注目是不很相的。究其,政治解前,客境的限制,使得最可能呈人格特、思考方向的散文,被某些意形拘束了。再者,社尚未富裕,普遍生,有太多人在意文。三者,前代人有限,後代正在就或甫入。直到近1980年代,情丕,上述三困境逐解除;量均的散文新秀深作家,乘同步示了人的作能量及新的企,人於是文刮目相看,重新予以定位。
三十年,台代散文久不衰,受者青,名家出,已足以明此文大可。而相於社大幅度放,多多的作者大翻新技巧,兼容歌小的素,包多元的涵,拘束,造成一派繁景象,亦完全符合了「散」字本的「自由」。
散文在自由例的自由、材的自由、篇幅的自由、表思想的自由。作者可以依自己的知,定用喜的方式,以抒情、以言志、以事、以。台代散文真正承了古典散文的重要特之矩,可恣於形意。天地人山水草木……皆入得文章,了。
散文得上是可塑性最大的文。也因此,作者必付出大心力,方能免於性的自我因。需要常的大,常的深入思考沉,常的文字展延度,常的以吸他人智慧。散文作品很容易看出作者的根柢深,如、思考精略、智慧多少、技巧劣、整弛……都以避的。牧:「如何充文章?在有人的,非一蹴可的。」林文月:「散文的,是神心的,作者不可忽一番努力的程。」余光中:「散文可以向一生的意象,活的奏,和相的。」:散文的作「由於它包含著多的思,使用的言不免有於文的、及婉深厚」。他所的,都是的或期的充。所以,散文作者要成一家之言,得到充分肯定,除了既有的天之外,心、持自我,是必要的。
去十年,民起的各型文立,1970年代末,由合、中社其端;80、90年代起,多中央部、地方市、大中,亦始常性徵文比,鼓志在事作的人,提供施展身手的舞台,助作,影相大,也培出秀人才。前活於文的作家,乎都由文肯定而露角。但是,未必意味即可一帆,得持之以努力耕耘,自我激作意展成。在散文大道上行走的人,何止千,欲得而出且久屹立,非易事。
如今九歌出版社出版《台文三十年菁英》,分四卷。其中,散文卷即《散文三十家》──成三十家的代表作品;1998年九歌出版的《散文二十家》同,亦以二束後出生的散文家象。二隔十年,新人不出,而部分深散文家已少作量,必斟酌增入名。最定的三十家,比《散文二十家》,二重入的有十二家,十八家新增。入的三十位散文家,作最的四十年(如奚淞等),作最短的十年(如王盛弘等),作在二十或三十年上下的占多(如曼娟等或廖玉蕙等)。
若以年而言,自奚淞、(皆1947年生,六十二)至徐能(1973年生,三十六),上下相距二十六年,好是世代。分年,五十占相多(十五位),四十次之(八位),六十又次之(四位),三十最少(三位)。
在世代多散文家之中挑三十位,首要考量是作品品格,再考量作是否持,三考量作不能短。至於得否、多寡,不在考量之。
器涵充足、思考解深刻、技巧章法整,此入三十家的共同。而各家自成的人格特、人生、生活度、心焦、方式……各自形塑了特的文。整之,作面向包含,型多,格明,堪精中精。者於各家小之後皆概其特色,既亦表主知,唯不引用理,要之,就文文。略述如下:
奚淞──修落文章中,胸宏,著眼於人世美善。
──文字如如,而且,浪漫雅,意境悠。
──路多,思路通,哲思深,寄意皆入。
邱坤良──兼具感性理性,斯土,文如潺潺流水,了。
王溢嘉──融合各知,化繁,相互印,富有淑世精神。
廖玉蕙──以立言,坦然自在,笑明心性,中寓有正意。
阿盛──揉合古典代,描人性人情人生,器,雅俗相容。
台──思周密,到,解析精,述渲染力。
凌拂──自然生物,反人生事,小中大,涵深。
舒治──白描功夫精湛,多端,引人省思,文字力甚足。
林文──期察社,下感情厚,切,真人。
林清玄──法老,深入出,娓娓道般因,人心。
周芬伶──雍容大雅,行文舒,抒情言事,充善意心。
程──涉泛,博多,新奇之迭出,新奇之解。
克襄──注自然生,文字兼有味,悟深刻,用心。
夏曼波安──法特殊活,或或喟,出乎真性真情。
廖基──描海洋人性多面貌,刻神,且具有美。
良露──化用,文,擅,趣味生。
裕安──趣,精,界放,材意取,敷衍巧妙。
王浩威──探究文化心理,直指核心,解精,建中肯。
──思密,修是精巧,意象出心裁,容。
曼娟──洞察人情世,近生活,文字有奇特美感,涵厚重。
蔡珠──串比古今,富逸趣,事入情入理,不落俗套。
小虹──含笑看人世,亦亦,通常知,譬喻技巧熟。
政──直面以生命困境,悲情,用意深,於相手法。
宇文正──照面,常妙想,我相投射群共相,淡情意。
怡雯──能巨亦能看人,通明世情,不拘一格,理趣滋。
王盛弘──束,披露自我心,追索人事物本象,切中其。
明益──用肉眼心眼看人文自然,究前因後果,利。
徐能──以喻新,理清晰,悟出人意料,容述,力道。
以上列的三十家年分布情看,四十至五十的作者,疑是前散文主力;照常理推,作力仍,日後有新境的可能;其中大部分,在1970、80年代都是新秀,在已可算中等深了。而六十年的作者,有不少人依然耕不,以跑拉松的精神事作,毅力相定,量皆甚可,日方,亦大可期盼再精采佳作。,今台文上,二束(1945年)之前出生的,健多,六十出者尚不能在文界一老字。至於三十年,甚至更年的散文作者,除了目前已肯定者之外,可以料,未必然展成,有些人如多先出者一般卓然成家。
人才代,新交替,作者免有起有伏,起固然有理,伏亦非因。或,部分作者停,是因由立意沉,以待日;也不能言,沉之後不出,重又登上作高峰。王鼎:「我很慕那些在作上一往直前、百禁忌的人。作本就是展自己、完成自己,自己有什就人看什,社只能在事後,不宜在事先。」此值得所有文人再三思量。他形容台的代文象是「千山千水千才子」,可。身完全自由的境中,此地的作者,可以毫不受任何外在制,方寸都各有千里里的天地。而其他文,三十年,散文作者作量都是最多的,得上是「千才子」在列。此次出三十家作品,致未能全,但,此三十家典型,可以延伸大後出生世代的散文作概成果,代表性是足。
**刊於合.2008/05/23
**《散文30家》,九歌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