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6日....桶后越古道
泰雅族的居住地,境有三著名古道:巴福越、哈盆越及桶后越古道,都是昔日泰雅族狩及徙所踏踩出的路。
桶后不是溪景奇美而已,一著名的越古道,也是我好久以心所往的步道之一,此次搭 [ 嘟嘟 ] 的活之便,走了一趟,算是一宿。
步道一般的走法,是由台北至孝(桶后所在孝},途玉查所,停理入山。 至孝五公里,自孝起,桶后林道,路十三公里,林道前水泥,後柏油路,路尚佳,但道窄,容而已。 若自行的,只能桶后吊走到鞍部即循原路折返取。
我是由小礁溪上,桶后出,倒走。 7:00 AM 自公保大出,搭乘23人座的小巴走北宜公路,在礁溪入道路,林美、潭村後入小;一路向上旋的道甚窄,有司斯道的2/3而已,旋的地都有。 在一岔路停了下,右是有住的私人道路,左略上坡的泥土路即往登山口的通路。
下步行15分後,又一岔路,有一棵孤零零的就在路口,易辨;往右是山友定成俗的地名叫 [菜],在金花海中矗立著一八角型的建物,像世外桃源似的,是私人的休;左折再步路就到了登山口。
入登山口走一段路後,再看到另一菜,菜前面有一稍的路地,路旁利用躺的作了景造型,以零落的金花,加上,不俗。
接著一短坡後就走了比人高的芒草,由於 [ 帕 ] 及後流的豪雨,一段路重水,泥滑,了大夥的行速度,就不禁慕那些穿雨靴的山友,走真百禁忌,自如。
出了芒草即遇一小溪,水量充沛,漫溪石,又得穿雨靴的山友踩在溪水中扶著大夥踩石踱溪。 了溪,向上往鞍部挺,走在具高度的山腰,是被 [ 帕 ] 吹歪了的芒草,就在一野展望奇佳,可以眺望欣的平原。
20分後抵鞍部,此後就一路向下。 及豪雨的影天然石砌成的道相滑,落的每一步都必非常小心,因此走特力。 越往下走,流水的音越清楚,也不可以透林的隙看到路右桶后溪的溪景。 走著走著,已到了溪.....
路面就在在20米的溪,只大小不一的溪石落溪中,好似上天信手撒落的黑玉,分的位置就是那自然天成。 靠近山崖的地方,溪流,形成映著色的深潭;河床有高低起伏,後沛的水量,今天的溪流特的湍急,激裸出水面的溪石,起白色水花,煞是好看。
近午分,近70人的伍就此休息,或在路旁、或各找溪中巨石,或坐或站各自享用午餐。大夥了肉粽,山友李兄也了芋糕,童大哥了葡萄,太盛了,害我自行的蛋根本派不上用。 三重登山的山友更煮了一大的大家分享,真的是感激莫名!
用餐後沿著溪的左前,多久就走了的柳杉林。 淙淙溪水仍可清晰,泥、草、林、眼的,以及或由杉木隙瞥的溪景,段路走特怡人。
走出杉木林,上遇到桶后溪支流入主流的合,必涉溪而。 可看到主溪中有沙,支流上有一,形成水濂瀑布,有一番景;而因站立受到溪水的限隔,勉其,只能拍到支流上的一沙。
由於沛的溪水漫的溪石,且水甚,前行的山友下鞋涉溪。
我掂了掂自己今天穿的是有防水理的郊山鞋,若能借登山仗定重心、快速通的,不弄;果,大家在擦、穿鞋,我已快地又上路了。
接下的路程相平坦,然部分路段偶有水象,尚可以安然渡。 仍然是走在溪的左,沿途的深潭、,湍流、白浪依各的姿呈,美不收,然相也依然被我操地忙碌不得停歇。
林道9.5公里,桶后溪在此以一百八十度大,形成美的白色沙洲,溪底小石,在光下,石光耀,清澈晶。 望去,有一家族在此露,他的 [ 拉布拉多 ] 犬正主人水,玩得不亦乎。
溪水湍急,激石面,起白色水花
前行,又到一溪流的,看到一父子溯溪,只父一甩竿,抖了出去,一耐心地教他的孩子 [ 狗甘仔 ] 的必,子同的情景更富了段旅程。
走道,[ 桶后吊 ] 赫然在目,全程七公里的古道到了。
看到 [ ] 的山友聚在旁高采烈地聊著,不及大家打招呼,卸下背包,喝了口水,我停旁的小路下到溪,抓起相又拍了[ 桶后瀑布 ],瀑布下有碧潭清流,潭色翠碧如翡翠,上游亦是巨石落,溪水淙淙,之,是怎一 [ 美 ] 字了得。
[ 桶后瀑布 ]下游有沙,第二是做成梯的及梯,多了一些化。 下不溪流略,行成砬石沙洲,[ 嘟嘟 ] 的徐姊中位山友就在空沙洲上煮了大盆的菜冬粉供大家作心,我也不客地用小杯了四碗。 已是下午四左右了。
由於有山友急回台北赴家族 [ 中元 ] 的聚餐,原本至泡的行程就 [ 泡了 ],於是全上在16:30 左右打道回府,桶后越古道之旅就此下完美的句。
相簿: [ 桶后越古道 ] x 143 相片
http://photo.pchome.com.tw/adam0319/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