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yangqi 2014-01-31 02:41:52 +08:00 很好理解,不过只是次模拟考,如果是真正的高考那才NB |
2 jybox 2014-01-31 02:42:40 +08:00 多科目同时阅卷可以这样。第一科不交答题卡,出考场后和学霸对完答案涂上答案,第二科交第一科的答题卡(注意涂考试科目那一项), 以此类推,最后一科把两张答题卡都交上去。这样只有最后一科会挂。 |
3 x86 2014-01-31 03:07:19 +08:00 不作死就不会死 |
4 vincent1q84 2014-01-31 03:59:36 +08:00 via Android @jybox 监考老师若是收卷子的时候检查数量,会查出来的 |
5 efi 2014-01-31 06:30:31 +08:00 这不叫注入,没有执行任意代码。可以叫拒绝服务。 |
6 Wy4q3489O1z996QO 2014-01-31 07:11:52 +08:00 当次的所有答题卡全被绞成一团,险些全部废掉.... 会这么神奇吗? |
7 dndx 2014-01-31 07:48:02 +08:00 这标题,还以为真有人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涂出 SQL 语句了。 这种小问题都没法处理,这阅卷设备真够废柴。 |
8 haruhi 2014-01-31 07:50:52 +08:00 via iPhone |
9 a2z 2014-01-31 08:44:38 +08:00 当年折过一个脚……也把机器卡了…… |
10 RIcter 2014-01-31 09:52:03 +08:00 在乌云上看过讨论,这不是高考,也不算注入,算DoS |
12 panda 2014-01-31 11:43:30 +08:00 via Android 传说中的高智商犯罪。。 |
13 best1a 2014-01-31 11:52:32 +08:00 via Android 。。。设备的容错机制没做好而已,关注入啥事 |
14 zhujinliang 2014-01-31 11:57:28 +08:00 via iPad 我们那时候模拟考试,英语,都是单选题,有次去老师办公室,发现都是人工阅卷,老师阅卷是提前拿一个答题卡,把正确答案的地方用刀割开一个洞,这样,数一数露出多少2b铅笔的填涂的痕迹,乘上分数,就是成绩了。打这以后,我就把觉得可能对的都涂上,从此以后英语成绩大大提高,每次都能及格了。当然不能涂太多,老师一看黑呼啦一片,会发现的。 也就是说一道题有abcd四个答案,对应四个bit,老师提前做一个mask,比如是0010,老师只看与后的结果,如果你的答案是0010,则 0010&0010 为真,如果你答案是1000, 1000&0010 为假,而我涂的答案是1111。。。 |
15 wzzyj8 2014-01-31 12:15:00 +08:00 via Android 很早很早以前。。那时候学校里考试,出现过读卡器读卡溢出,原因是生物考的时候有同学猜答案,通用答题卡不小心涂了个E。。 |
16 liliang13 2014-01-31 12:26:35 +08:00 @zhujinliang +10086 |
17 loading 2014-01-31 13:55:16 +08:00 via iPhone 当年试过了,成功溢出了,没控制好,最后分数是1分… |
18 nsa 2014-01-31 15:35:25 +08:00 via iPhone 直辖市/省教育XXX办网站,数据上线前夜,改分,统计等;提档截止后夜,改档,选择学校和同学等;xxx学校录取xx专业录取截止前夜xxx教务系统,学号,老师等; 待续... Y(^_^)Y |
19 nsa 2014-01-31 15:47:08 +08:00 via iPhone 各类考试,竞争性活动等等。。。有小大小闹的,也有娱乐的,也有商业的。。。大量数据录入和联网等情形下都有。 |
20 nsa 2014-01-31 15:47:35 +08:00 via iPhone 各类考试,竞争性活动等等。。。有小大小闹的,也有娱乐的,也有商业的。。。大量数据录入和联网等情形下都有。。。。。 |
21 hpowen 2014-01-31 16:03:11 +08:00 scantron form hacking 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
22 carlhan 2014-01-31 20:58:59 +08:00 @zhujinliang +10086 |
23 JinChen 2014-01-31 21:26:2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