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竞业协议,身边不少人会觉得这只是一纸空文,竟不少同事都签了,离职后也有去竞业公司的,但是也没见有人被起诉啊。再说了到时候万一自己要是去竞业的公司,偷偷地去不被发现就好了,问题不大。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竞业协议到底怎么才算生效,生效后公司又是怎么收集员工违反竞业协议的证据,赔偿金额一般多少呢?
目前大部分竞业限制纠纷都是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从公开的案例来看,用人单位常见的取证有下面一些方法。
案号 | 公司取证 | 法院是否认可 |
---|---|---|
( 2022 )沪 0104 民初 7200 号 | 存在多次进入腾讯公司场所及与其员工有过多次接触。具体来说就是 2021 年 8 月 4 日、5 日、6 日、9 日、10 日、11 日及 12 日,连续多个工作日在早上及中午固定时间独自刷门禁卡进入“某某游戏”办公场所 | 在竞业限制期间为某某公司工作,具有高度盖然性,法院予以采信 |
( 2019 )京 0108 民初 47847 号 | 照片及视频显示史某多次进入有某某公司标识的中国技术交易大厦。多份公证书,证明史某的新公司经营范围,关联关系等 | 史某新公司与上家公司存在竞争关系。 |
( 2021 )沪 0104 民初 25042 号 | 录像光盘及截图,显示丁某多次进入 B 科技公司的办公区域,“天眼查”APP 公司投资关联关系 | 丁某在竞业限制期间为 B 科技公司工作,具有高度盖然性,B 与原来公司存在竞业关系 |
三个案例中,劳动者都通过各种手段,偷偷去一家看起来不相关的公司上班,但是被原来公司通过跟踪录像等方式,最终证明其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小盛律师提醒,平时要注意保护好隐私,不要随意透漏自己的工作地点等信息。
一旦被起诉,并且法院判决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那么劳动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赔偿金给原公司。这种赔偿主要是为了弥补原公司由于员工违反竞业协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金的计算一般会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很多竞业限制协议中会明确规定违约赔偿金额。这通常是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基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市场环境进行协商确定的。没有仔细读合同的,可以去再翻出来认真看一看了。
以上面三个实际案例为例,具体赔偿情况如下表:
案号 | 竞业补偿金 | 违约条款 | 赔偿金额 |
---|---|---|---|
( 2022 )沪 0104 民初 7200 号 | 130095 元 | 按照离职前十二个月税前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的二十四个月工资的总额,竞业补偿金没做约定 | 1603617 元 |
( 2019 )京 0108 民初 47847 号 | 59639 元 | 竞业补偿金 + 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违约赔偿(这里没有公开具体计算方式) | 59693 + 291667 元 |
( 2021 )沪 0104 民初 25042 号 | 495271 元 | 竞业补偿金 + 按照离职前十二个月税前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的二十四个月工资的总额 | 495271 + 1981084 元 |
这里的赔偿金额动辄都是 2 年的工资,对劳动者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另外已经拿到手的竞业补偿金,大部分也会被收回去,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完整内容在: 小盛律师解读竞业限制协议:生效,违约,赔偿
![]() | 1 churchmice 2023-10-29 09:26:12 +08:00 via Android ![]() 不对吧,什么叫做偷偷去一家不相关的公司上班 明明都是相关公司好不 |
![]() | 2 hongfs 2023-10-29 09:32:53 +08:00 不相干,怎么有更大的价值呢。 |
![]() | 3 vsitebon 2023-10-29 09:39:07 +08:00 "劳动者都通过各种手段,偷偷去一家看起来不相关的公司上班",可是你引用的例子都是相关的公司。 |
4 poyanhu 2023-10-29 09:53:53 +08:00 签这个协议,没有补贴的吗?没有补贴的,不算数吗? |
5 Inn0Vat10n 2023-10-29 09:58:05 +08:00 “小盛律师提醒,平时要注意保护好隐私,不要随意透漏自己的工作地点等信息” 这是隐私问题吗?这是违法行为! 另外对竞业查的严的公司会让你提供社保记录证明的,不需要什么“跟踪录像” |
6 ukuyu 2023-10-29 10:17:36 +08:00 via iPhone 生效的前提是离职后旧公司还每月给补贴吧,否则协议也不生效吧? |
![]() | 7 SenLief 2023-10-29 10:26:30 +08:00 via iPhone 偷偷去,如果起诉两家都违约了。 |
8 Jooeeee 2023-10-29 11:03:11 +08:00 ![]() @churchmice @ukuyu 最近在研究敬业协议,拿过公司股票也算敬业补偿,在职时拿的也算。按照法律,敬业补偿三个月没有发放后员工才能主张停止敬业,换句话说如果公司超过三个月没发放,而员工也没有向公司发文件主张停止敬业的话,敬业会一直存在,不会自动停止。 |
9 cohen121 2023-10-29 12:43:04 +08:00 上家多多,签了两年,现在无业。 |
10 fjian 2023-10-29 12:51:25 +08:00 硅谷的发展,与当地立法禁止竞业协定也有很大的关系。 |
![]() | 11 LYang7 2023-10-29 13:02:40 +08:00 如果规避呢? |
12 qwertqwert12345 2023-10-29 13:03:11 +08:00 “跟踪”“偷拍”这个行为不会有问题么 |
13 singularity 2023-10-29 13:12:35 +08:00 不知道你们签竞业协议时,会不会和公司讨论竞业补偿金多少的问题。我自己当时签的时候觉得无所谓,我做的事也不会涉及什么机密,所以懒得计较。而且当时也不想继续找工作了,担心讨论这个,找到的工作又黄了,所以就直接签了。 但如果细想竞业协议就像霸王条款,一般公司竞业补偿金给的都不高,如果你签了,等你离职,公司比较恶心的话,真可能拿这个搞你,公司付出的成本很低。如果不签,或者要竞业补偿金更高,那么有可能这份工作就黄了。而且好像很多公司都要签这个,普通打工人没啥讨价还价的余地,离职后公司搞不搞你,全看公司,增加了打工人的工作风险。 |
14 jackOff 2023-10-29 13:49:28 +08:00 只有持续支付补偿的才有效 |
![]() | 16 xuelang OP @Inn0Vat10n 社保有的是可以代缴,可能查不出啥 |
![]() | 20 xuelang OP @qwertqwert12345 调查公司跟踪偷拍这些,因为是公众场合,也没有用啥非法手段,所以基本都会认可这些证据。从司法实践来看,也确实如此。 |
![]() | 23 pengtdyd 2023-10-29 16:36:31 +08:00 规避这个太简单了,你入职一家咨询公司就可以了,然后不在一个办公地点办公,尤其是现在可以远程办公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远程办公很容易规避竞业限制协议 |
![]() | 24 xuelang OP |
![]() | 26 PlsDontStop 2023-10-29 17:21:09 +08:00 via iPhone 懂了 跟踪偷拍不违法 以后随便跟踪偷拍 |
27 Jessec 2023-10-29 17:31:59 +08:00 敬业协议一般都是要给补贴的,不给补贴则协议无效 |
![]() | 29 yousabuk 2023-10-29 17:56:39 +08:00 via iPhone 只有持续给钱才有效,不给钱无效,断给也自断给那时起失效。 |
![]() | 30 netabare 2023-10-30 02:17:23 +08:00 via Android ![]() 话说为什么知道要签竞业协议还要和那家公司签合同去那里呢。 说到底都是打工人,code pisser ,又不是什么手持高精尖技术或者国家机密,不知道这协议除了恶心打工人还有啥用处。 |
![]() | 31 IwfWcf 2023-10-30 06:11:51 +08:00 离职的时候会告诉你是否发起竞业,如果发起也需要持续支付竞业补偿金才会生效 |
![]() | 35 xuelang OP @marcong95 司法解释 4 里面有说,没说明补偿额的,员工可以去起诉要求补偿 30%月工资。但是没法补偿,竞业确实是生效的。地方的也不能和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冲突吧 |
![]() | 36 wqhui 2023-10-30 10:28:42 +08:00 竟业是否生效,我记得是要在离职的时候公司出具一份通知 |
![]() | 38 marcong95 2023-10-30 11:12:31 +08:00 ![]() @xuelang 没有冲突的,你说的没说明补偿额的情况,可以起诉 30%。但是部分地方会有一个地方法说「竞业限制协议应当约定补偿金」。在有这种地方法的地方,没有约定补偿额度的竞业协议本来就是无效的。在这种地方你可以主张这个协议自始无效,那司法解释还没到它出场的时候。司法解释大概是为了应对没有这种地方法的地方的竞业协议的问题。 而且,司法解释说的是: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是没约定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的时候,劳动者要求支 30%经济补偿,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但是劳动者没有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且主张竞业协议自始无效的这种情况,在司法解释没写。那就按回到地方法上了。不过我写完上面一堆然后去搜了一下,好像确实不是很多地方有这种地方法…… 又不过,看到例如说广东省/广州市法院有出过一些会议纪要说用人单位没支付补偿金,但是要求劳动者赔偿违约金的不予支持。但是年代也很久远了,广东省的会议纪要废止了,广州市的不知道废了没。所以最保险的还是不要自己自作聪明认为有效没效,要公司出一份启动/不启动的通知还是最靠谱的。 |
41 jjxtrotter 2023-10-30 14:20:58 +08:00 via iPhone 竞业协议也不是随便乱签的,一般是针对企业高管、掌握核心商业机密一类的业务骨干等员工签订的。如果只是小喽底层员工可以不签。 |
![]() | 42 xuelang OP @jjxtrotter 现在也有不少公司是全员都签的 |
![]() | 43 XenK0u 2023-10-30 14:34:58 +08:00 gpt 写的吗 |
47 ukuyu 2023-10-30 15:55:19 +08:00 via iPhone @Jooeeee #8 请问怎么主张停止竞业? 还有怎么判断这个存在么?需要离职的时候启动才算么?(还是入职合同有就算?) |
49 jjxtrotter 2023-10-30 18:09:09 +08:00 via iPhone @xuelang 全员签署明显滥用竞业限制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纠纷我是看到过有判决竞业协议无效的。 不过实际这种明显滥用的协议处于弱势的劳动者大部分不得不签 |
![]() | 50 xuelang OP @jjxtrotter 对啊,特别是现在的经济环境,能有工作就不错,竞业有的话也只能签。 可能有判决竞业无效,但是也有不少判生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