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理想的记读书笔记软件(或方法)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这是一个专门讨论 idea 的地方。

每个人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你或许能够想到很多 idea,但是由于现实的限制,却并不是所有的 idea 都能够成为现实。

那这个时候,不妨可以把那些 idea 分享出来,启发别人。
lishuolin
V2EX    奇思妙想

求理想的记读书笔记软件(或方法)

  •  
  •   lishuolin 2023-10-20 09:19:27 +08:00 5383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721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自己是一个技术控,研究过 Tiddlywiki, Obsidian, Goodnote, Evernote, Notebility, Notion, onenote ,Mention, 苹果备忘录等等笔记软件。不过依然没有找到满足实际需求和体验的理想的记读书笔记的软件。这些软件都有一些操作和流程上的痛点,希望能有这样的软件或者多平台系统,使用老式做笔记的体验(剪报一样)配合新的辅助手段(人工智能分析),再结合如同 everything 一样的便利全局搜索体验:

    1.用鼠标或者触控笔选择或者圈选感兴趣的文字或图片,点击加入笔记,右侧边栏生成笔记,类似 Acrobat 中的注释,且可以编辑文字或者添加感想。 2.AI 分析整篇文档( PDF\EPUB\MOBI 等格式),自动生成章节和页码,提取标题和主旨。 3.将笔记、感想、AI 整合的内容合为一体( Markdown 、Wikitext 或者任何其他通用格式),在“笔记”页面完整按照页码和章节顺序呈现所有的笔记,可以打印。 4.如果有网页版,所有的读书笔记都可以进行全局搜索。 5.数据库可云备份或离线备份。

    其他功能可以按需求,比如导出笔记到上述的软件或者通用文字编辑软件,点击笔记回看上下文,画插图、彩色线这类功能自己不太需要所以就没考虑。图片版的 PDF 应该是个难题,只能识别,基本上就看非图片版的书其实也够了。

    很多软件需要手动实现这样的功能,比如加标题、加章节、页码、设置超链接等等,但这类工作可以先让 AI 通读整篇文章,在第一步“加入笔记”时就实现。

    31 条回复    2023-11-15 14:47:18 +08:00
    elliottzhao87
        1
    elliottzhao87  
       2023-10-20 09:33:54 +08:00
    Emm……前面一些年我读书比较多,主要的工具其实就是一根大象笔记的翻译笔,可以扫句子进大象笔记的。
    之后在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再把原文拆碎,重新用自己的理解写成笔记。因为对于我来说很多读书笔记中对我来说重要的并非书上的文字,而是当时给我的感觉……
    不同人读书习惯不同、目的不同,所以方法也会不同,所以我的方法只是我的,你也应该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记笔记,找到一个自己舒服的方式……
    2218675712
        2
    2218675712  
       2023-10-20 09:35:53 +08:00   1
    有个软件 简悦 ,跟你说的类似
    XueXianqi
        3
    XueXianqi  
       2023-10-20 09:38:48 +08:00
    以前我都会把自己的技术文章,各种笔记传到自己搭建的博客上
    现在,我推荐:语雀(是真的好用,迭代也挺频繁的)
    (担心数据安全问题的话,当我没说...)
    kanchi240
        4
    kanchi240  
       2023-10-20 09:57:50 +08:00
    Readwise Reader 满足你 1 ,2 ,4 ; 3 和 5 没试过
    suber
        5
    suber  
       2023-10-20 10:00:51 +08:00
    Heptabase 能满足吗?你可以看看
    https://heptabase.com/
    subsky
        6
    subsky  
       2023-10-20 10:25:10 +08:00
    先读足够多的书后,自然就有方法了
    lishuolin
        7
    lishuolin  
    OP
       2023-10-20 10:30:23 +08:00
    @elliottzhao87 确实和个人习惯关系太大了。
    我会在各个软件上记笔记,但是查询和使用效率太低了。
    感觉笔记搜索应该是电脑和移动设备基本的功能之一,就像打开浏览器搜索关键词一样。苹果的搜索做得很好,可惜没办法结合图书格式,所以才想到有没有专业的软件。
    刚刚尝试了一下语雀、Readerwise Reader 和 Heptabase ,感觉还是有点复杂。其实简单到左边是内容右边是笔记,就像 PDF 或者 Word 注释一样的界面就好了,再多一个笔记的页面。

    想象一个场景,当我们阅读过很多很多的书。很久之后你想再看看之前记的笔记,你只要打开这个软件打开这本书,右侧还是会显示做过的笔记和书中的划线部分(大部分笔记软件都有)。或者打开笔记页面,显示完整的书的章节、页码和每一个章节记下笔记和感想以及所在的页码(非手写)。点击后回到图书原本的页码。其实就够了。
    感觉缺少能生成“笔记”这页功能的软件。
    这样阅读过的所有的图书和阅读都可以在一个地方保存着。查询的时候可以从你所有阅读过的笔记和原文中查询。
    就有点像李敖的剪报库(买两本,剪一本,留一本)。
    lishuolin
        8
    lishuolin  
    OP
       2023-10-20 10:33:20 +08:00
    嗯嗯,用过不同的软件记笔记,感觉痛点依然还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固然是真理,这儿就求教下新技术。
    JackCkei
        9
    JackCkei  
       2023-10-20 10:41:30 +08:00
    有点陷入 all in one 这一个想法里面了,是不是考虑主用一个软件,其他辅助,比如思维导图用一个软件,流程图一个,AI 一个
    qjmiao
        10
    qjmiao  
       2023-10-20 10:42:11 +08:00   3
    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差生文具多“
    maleclub
        11
    maleclub  
       2023-10-20 10:46:26 +08:00 via Android   1
    近 10 年兜兜转转还是做一个结构化的思维导图好用,什么 logsed ,notion ,MarginNote ,带双链的也用过....都用过一段时间,当然个有有点也是缺点明显,找到合适自己的能把知识结构化吸收就行。
    NoOneNoBody
        12
    NoOneNoBody  
       2023-10-20 11:18:08 +08:00
    如果不是搞不定 rich editor (主要是表格这部分),我就自己写一个了
    johnnyho
        13
    johnnyho  
       2023-10-20 11:43:01 +08:00
    微信读书划线做笔记,Obsidian 装个微信读书插件导出。
    ASHENONE123
        14
    ASHENONE123  
       2023-10-20 12:03:32 +08:00 via iPhone
    目前我正在构建的谷歌插件,有覆盖到一些你说的,当然也是出于自己的需求。我的做法是:
    1 ,将文章按照副标题解构,即右键后获取文章中所有的 h2 和 h3 ,然后显示在列表中,每个 item 都有一个富文本编辑器,用户输入笔记
    2 ,像这样,用户针对同一个主题保存了多篇文章的笔记
    3 ,用户按照最小粒度,例如“什么是用户体验”,将多篇文章中关于“什么是用户体验”的 [块] 进行合并。合并时,左边是编辑器,右边是用户要合并的各个 [块] 的内容,作为合并时的参考内容。
    4 ,最终生成一篇完整的文档(末尾附带合并过的文章的来源)

    我的理念是:打碎多篇文章,然后整理合并,最终构成一篇新的文档。
    我是打算加入 ai 处理,不过考虑到成本和准确性,只能作为附属功能,主要还是让用户自行处理。

    不过,由于我没有深度体验过楼主说的那些笔记,我还是挺怀疑我的执行策略的,想找找类似的工具或方案抄……哦不,参考一下下
    elliottzhao87
        15
    elliottzhao87  
       2023-10-20 13:24:01 +08:00
    @lishuolin 所以你说的大概是 MarginNote?
    https://www.marginnote.com/
    gvdlmjwje
        16
    gvdlmjwje  
       2023-10-20 16:21:12 +08:00
    为知笔记 docker 版用用算了
    wordx
        17
    wordx  
       2023-10-20 16:59:12 +08:00
    正在开发结合 AI 的笔记 https://inke.app
    Vespa
        18
    Vespa  
       2023-10-20 18:23:29 +08:00
    我是微信读书里面画线直接同步到 Notion ,读完后一并再整理;

    微信里面读书的想法就自动同步到自己部署的 memos 服务里面形成卡片笔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34y1G7Jq/
    molezznet
        19
    molezznet  
       2023-10-20 19:53:24 +08:00
    3xSiGMA
        20
    3xSiGMA  
       2023-10-20 21:28:03 +08:00 via iPhone
    @elliottzhao87 读书一般怎么做笔记啊 求教,我也尝试过摘录一些内容但最后也没啥用也记不久
    guisheng
        21
    guisheng  
       2023-10-20 21:44:26 +08:00 via iPhone
    memex 呢
    fg990
        22
    fg990  
       2023-10-21 15:48:37 +08:00
    @elliottzhao87 #15 同感
    tntin
        23
    tntin  
       2023-10-21 16:49:44 +08:00 via Android
    欢迎来体验和提建议
    Caoshuang
        24
    Caoshuang  
       2023-10-22 12:35:18 +08:00
    为啥没提到 Obsidian ?挺不错的 插件系统比较强大,可定制化比较强
    dyniao
        25
    dyniao  
       2023-10-24 00:00:15 +08:00
    obsidian +1
    elliottzhao87
        26
    elliottzhao87  
       2023-10-24 09:15:28 +08:00   2
    @3xSiGMA 摘录没用,你要和自身情况结合,把当时的想法记下来。
    你可以看一下古人注的书,旁边总会写“极是”之类的,然后是一大堆他本人知道的案例。
    其实我读书记录的基本上也是类似的东西:
    某观点我很认可,例如……
    某例子很有启发,可以佐证……
    lishuolin
        27
    lishuolin  
    OP
       2023-10-28 11:49:48 +08:00 via iPhone
    感谢以上各位的建议~我最后重拾笔记本手写了,随身带着,有点子和想法就随时记下来。积累起来的笔记本拆钉子再用高速扫描仪扫描(本子和扫描仪的牌就不写了)。等以后手写识别强大了再生成笔记。网上的知识点和日记就在 tiddlywiki 上写。
    lishuolin
        28
    lishuolin  
    OP
       2023-10-28 11:52:16 +08:00 via iPhone
    几天前看到一段视频,一样的知识两组人分别用手写笔记以及用电脑记录。测试结果手写的记忆效果要好很多。另外一个视频是,很多人都不会写中文了。所以决定重拾手写。
    3xSiGMA
        29
    3xSiGMA  
       2023-10-29 22:15:42 +08:00
    @elliottzhao87 看来我还是不会做笔记,我之前就是摘抄一些自己认为有同感的话,但是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并不能对自己日常生活起到什么帮助,这点其实非常困扰我,同时让我觉得读书没啥用
    elliottzhao87
        30
    elliottzhao87  
       2023-10-30 08:58:13 +08:00
    @lishuolin 极是,我现在开会的时候记录都是在用英文,甚至连英文都不是完整的单词而是一些只有我自己知道的缩写。一是为了快,二是拼写的确记不住
    dif
        31
    dif  
       2023-11-15 14:47:18 +08:00
    @3xSiGMA 怎么说呢,我也有这个经历。看到书中不错的话回反复阅读,但还没等书看完就已经忘记了。但要说有用没用,个人觉得还是有用的。虽然会忘记大量的细节,但大体上会有个印象,例如我几年前看过的《卑鄙的圣人:曹操》、《明朝那些事儿》等等,绝大多数内容我应该是忘得一干二净,但也有能记住的,例如:连中三元、戚继光和徐阶、严嵩、张居正是一个朝代的。永乐大典的主编是解缙,郑和也是永乐时期的等等,不看书,我只知道有郑和这么个人,他是怎么当的太监,为啥下西洋是一个伟大的事,通过阅读《明朝那些事》大概会有个印象,而且我发现但凡是我有疑问的点,通过看书找到答案后会记得相对比较清楚。

    现在做笔记就是通过微信阅读自带的功能,好句子长按选中,标记。当然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27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34ms UTC 14:49 PVG 22:49 LAX 07:49 JFK 10:49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