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pill 2022-10-19 07:25:01 +08:00 via iPhone 雷电真的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现在连未压缩的 5K120 都带不动 |
![]() | 2 eason1874 2022-10-19 07:35:01 +08:00 USB 命名比八股文还难记 |
![]() | 3 yyfearth 2022-10-19 07:38:50 +08:00 via iPhone USB4 40gb 就是基于雷电的呀 这次就是貌似用有源线 支持多个 40gb 通道 |
5 seanzxx OP @eason1874 哎,USB 的命名真的乱得可以 USB 3.0 USB 3.1 Gen 1 USB 3.1 Gen 2 USB 3.2 Gen 1 USB 3.2 Gen 2 USB 3.2 Gen 1x2 USB 3.2 Gen 2x2 |
![]() | 6 cpstar 2022-10-19 08:23:49 +08:00 @yyfearth USB4 40Gbps 跟雷电 4 不是一码事,USB4 不需要雷电芯片,USB DP-AlterMode 还是一半一半,而雷电则是双端芯片混流解流。 |
![]() | 7 yyfearth 2022-10-19 08:42:22 +08:00 @cpstar USB4 40gb 基于 雷电 3 加上了部分雷电 4 的功能 但是不需要雷电的认证芯片 USB4 就是因为 Intel 把雷电协议捐给了 USB 并且免除了专利费 |
![]() | 8 yyfearth 2022-10-19 08:44:01 +08:00 USB4 和 雷电 4 当然还是不完全一样的 USB4 v2 和 雷电 5 也不一样 但是用了类似的技术 用有源线走多条通道来增加带宽 |
![]() | 9 cpstar 2022-10-19 08:51:55 +08:00 @yyfearth 7# 协议估计差异不大了,核心区别,可能就是 USB 还走硬的 2+2 ,而雷电芯片可以混流不限定 2+2 。 然后雷电 4 的终端设备(据说受到芯片设计和产能问题)并没有大规模投放市场,这个雷电 5 是不是也就是纸面了,倒不如 USB4v2 有前景。 从带宽看 80Gbps 即便 2+2 ,给显示的能有 40Gbps ,再合上 DSC ,基本能实现 120Gbps 的带宽,这个带宽怕不是吃下一段时间内的显示分辨率 /刷新率,除了 8K/144Hz 。 |
![]() | 10 agagega 2022-10-19 09:21:52 +08:00 via iPhone 看了一个解释,说是 usb4 v2 不需要新的线,只需要两端设备支持就行,所以不叫 usb5 好像也合理 |
![]() | 11 shuntdown42 2022-10-19 10:01:42 +08:00 dp2.1 标准也出了和 usb4v2 带宽一样,而且和 usb 相互兼容,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显卡都会用 c 口来输出了 |
![]() | 12 yyfearth 2022-10-19 10:13:06 +08:00 |
![]() | 13 shuntdown42 2022-10-19 10:19:38 +08:00 @yyfearth 现在线材有 logo 认证,会清楚的标注瓦数和最高速度 |
15 julyclyde 2022-10-19 14:16:36 +08:00 ![]() @shuntdown42 按说只能标电流;电压多少和线无关啊 |
![]() | 16 callmesmc 2022-10-19 14:19:01 +08:00 建议改名 USB v4.2.0 |
![]() | 17 Lotii 2022-10-19 19:40:48 +08:00 via iPhone 差评! 为什么不叫 usb4.1 gen1 、或者 usb4.2 gen1 呢 |
18 LKim 2022-10-20 10:39:47 +08:00 牙膏的雷电 5 新鲜出炉 |
19 seanzxx OP 当年 USB4 是以 Intel 开放雷电标准为基础开发而来。这一次,Intel 表示,“雷电 5”是基于 USB4 v2.0 开发而来的。 Intel 公司的 Julie Sigler 回应解释,USB4 v2.0 定义了很多特性,而且很多是可选而非强制。“雷电 5”则代表 USB4 v2.0 的高级别形态,是几乎最完整的解决方案。对于消费者和用户来说,拿到 USB4 v2 你需要作一番调查它到底支持哪些特性,而“雷电 5”就不需要,几乎一切特性都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