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wyfyw 2022-07-02 10:35:07 +08:00 日本汽车品牌主要有以下几个: 丰田 TOYOTA 、日产 NISSAN 、本田 HONDA 、斯巴鲁 SUBARU 、马自达 MAZDA 、三菱 MITSUBISI 、五十铃 ISUZU 、铃木 SUZUKI 等等。 一亿多人口就可以有这么多 |
![]() | 2 moregun 2022-07-02 10:49:30 +08:00 人口多花样多, 而且国内企业犯错成本低,换个商标接着玩 不管油车还是电车,一直会有很多品牌。 |
4 Aaron2019 2022-07-02 11:08:57 +08:00 赢家通吃和剩下几个品牌关系并不大,可以参考一下吉利控股目前的架构 |
![]() | 5 ns20 2022-07-02 11:37:21 +08:00 ![]() 模式不一样,汽车品牌会层出不穷 背后的生产厂就这么几家,有些是军工背景,不会被合并。 一汽(东北)、东风(华中)、上汽(华东)、长安(华西)、 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北汽、江淮。 |
![]() | 6 7wN5407klUw768m0 2022-07-02 14:37:26 +08:00 欧洲不止那几个巨头,而是好几大巨型跨国集团下海量品牌,和无数产业链相关企业 |
7 chniccs 2022-07-02 14:45:41 +08:00 为什么没加上非民营的车企,没准活到最后的反而是它们 |
![]() | 8 wolver 2022-07-02 15:21:33 +08:00 我补充一个,奇瑞。 |
![]() | 9 rojer12 OP @ns20 #5 有没有可能最后是国资通吃,入股所有民营企业,然后变成类似欧洲那种巨头以垄断或者半垄断的形式把控整个市场 @Taojun0714 #6 是那些零部件巨头吗,博世、蒂森克虏伯之类的?这一块不太了解 |
10 chonger 2022-07-02 16:16:20 +08:00 ![]() 入局早的未必就能活下来,电动三傻的下场大概率就像手机中的锤子,魅族一样,要么死要么被收购,现在这些电动新势力小厂还能活着的原因只是因为传统汽车大厂转型迟钝,市场还未进入最惨烈的厮杀阶段,几十年的传统车企一抓一大把,可比手机市场热闹多了,这样的巨变肯定会有几个大厂倒下。 |
11 huigeer 2022-07-02 16:24:32 +08:00 一汽,上汽。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奇瑞、(华为) |
![]() | 13 rojer12 OP @chonger #10 倒下的大厂会不会是没有布局电池生产能力的?毕竟电池占整车成本 3 成以上,没有自己的电池就注定卷不过有能力自产电池的? |
![]() | 14 lilbgae 2022-07-02 16:56:09 +08:00 作为消费者,希望他们卷起来 |
![]() | 17 SenLief 2022-07-02 17:35:37 +08:00 目前一线和二线的传统车厂,问题都不是很大,中国市场够大,只要在中国市场活下来后能够走出去都能活下来。新能源三冤种不好说,主要看后续投资给不给力。如果再能持续投个 5 年,应该能活下来。 |
![]() | 19 6IbA2bj5ip3tK49j 2022-07-02 20:08:59 +08:00 蔚小理百分百能活到下个十年,2030 年。 |
![]() | 20 neptuno 2022-07-02 22:34:22 +08:00 via iPhone 新势力是不是就是以前杂牌的意思 |
![]() | 21 min 2022-07-02 23:02:24 +08:00 op 为何会不提及一汽东风上汽呢? 还有广汽,相对比较小一点... |
![]() | 22 rojer12 OP @min 主观感受上可能觉得这几家以合资或者技术转化的车型为主,可能更偏合资一点?倒没有故意不提的意思 |
![]() | 23 imsuxp 2022-07-03 04:58:56 +08:00 ![]() 比亚迪:挟新能源之风,dmi 技术大火,未来可期 吉利:收购沃尔沃,旗下有领克,星瑞、星越 L 借 BMA 平台很火爆 长安:uni 系列设计优秀,营收不错 长城:旗下的哈佛占据 SUV 半壁江山 目前看好这四家 |
![]() | 24 rojer12 OP @suxiaoxiann #23 长城最近比较火的车不是拿铁平台和坦克系列吗?哈佛的销量确实高,应该也在走下坡路吧?设计感觉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
26 huigeer 2022-07-03 12:13:55 +08:00 新势力没啥核心技术,全靠讲故事,看投资人心情,/doge |
![]() | 27 rojer12 OP @huigeer #26 确实,应该说软件这一块的实力还是有的,机械、硬件这一块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要么就是找外面的团队做的设计之类的。缺乏机械层面的核心技术,能不能活下去全看后续的投资。 |
28 huigeer 2022-07-03 13:02:22 +08:00 即使买买买,也要把成本控制下去才行呗,30 多万的新能源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的 /doge 保命 |
29 dextermorgan 2022-07-03 16:59:28 +08:00 via Android 吉利,你懂的 |
30 JasonFW 2022-07-03 19:25:37 +08:00 via iPhone 不卷老百姓自行受益 |
![]() | 31 PbCopy111 2022-07-03 22:16:38 +08:00 我支持氢能,所以等电动的势头过了再说吧,不制造垃圾了 |
![]() | 34 rojer12 OP @PbCopy111 #33 但是氢能要是发展太快了,那电车车主岂不是大冤种了,政策层面上会不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毕竟我们现在电动占优势,氢能没什么领先 /doge |
![]() | 35 6IbA2bj5ip3tK49j 2022-07-04 09:58:19 +08:00 ![]() @huigeer 照 v2 的看法,腾讯阿里倒闭一万遍了。 资本投入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想死也会被拉起来接着往下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