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everhere 2021-01-10 13:18:17 +08:00 我发现我也想问这个问题 |
2 darkalien 2021-01-10 13:34:10 +08:00 ![]() 网易公开课《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 |
3 leafre 2021-01-10 13:38:43 +08:00 ![]() 先爱自己 |
![]() | 4 mortal 2021-01-10 13:39:48 +08:00 via iPhone 写了半天自己怎么对人的,然后全删掉了。这样的性格的我遇到了好几个,付出过很多最终也没有结果,所以我的答案大概也是没有用。只能给你最好的祝福了… |
![]() | 5 ferock PRO 你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 |
![]() | 6 opengps 2021-01-10 14:04:01 +08:00 先得能接受吃亏,几乎所有人工作之后很多人都一直在为了利益发力,拒绝吃亏 |
![]() | 7 32556188w ![]() 不用刻意去爱别人,你只需要为人善良正义放在心里,心行一致,自然会感受到你在爱别人了 |
![]() | 8 yitl666 2021-01-10 14:05:51 +08:00 虽然很俗,但确实是先接纳自己,然后才能接纳别人,就我自己而言是这样 |
9 ffeii 2021-01-10 14:07:27 +08:00 via iPhone 如果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那就保持,都是人的个性,没有优劣。 如果想要改变,那就行动、思考,过程必然会有一番痛苦,毕竟是要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很伟大,保持自我也是。 |
![]() | 10 imn1 2021-01-10 14:32:03 +08:00 Just Do It ! |
11 dxgfalcongbit 2021-01-10 15:05:19 +08:00 性格有一部分是先天的,身边同事生了俩孩子一个粘人一个冷漠,我爸爸和我大大也是这方面性格差别比较大。 我自己是对落难的动物植物非常关心,对于有自理能力的不愁温饱的我完全不关心... |
![]() | 12 jedicxl 2021-01-10 15:09:03 +08:00 不要刻意去付出爱意和善意,因为这样大概率会换回别人的莫名其妙、警惕甚至疏远,那样会适得其反,更加重自我封闭 一切顺其自然,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一把(注意不要帮过头),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的开口求助,慢慢的会进入良性循环 记住:不要刻意,不要刻意,不要刻意 如果楼主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拉近和别人内心的距离,可以尝试着做短期的志愿者,比如社区服务,比如养老院志愿者等等。 如果和人打交道觉得很紧张很困难,也可以尝试着找一些动物救助组织去帮忙,小动物是你付出多少爱心就能回馈你多少善意的,从小动物建立起正常的交流和感情互动,是目前国外常用的办法,很有效 |
![]() | 13 green15 2021-01-10 15:29:13 +08:00 via iPhone 不用去特意去理解,共情、恻隐之心就是好开始。 |
![]() | 14 Yuchen 2021-01-10 15:32:34 +08:00 亲戚之间本来就是很虚伪呀 |
![]() | 15 freak118 2021-01-10 15:34:56 +08:00 没用的 跟我一样放弃吧 |
![]() | 16 maddot 2021-01-10 15:37:51 +08:00 via Android 并不是什么都能改变的 接受自己 |
![]() | 17 maddot 2021-01-10 15:42:03 +08:00 via Android ![]() 如果你想融入你周围的世界什么亲戚同乡同学,那就是变得有钱,他们会热情地帮助你融入的,你什么都不用做,你只需要展示你的钱 |
![]() | 18 CosimoZi 2021-01-10 15:43:19 +08:00 原生家庭的不幸要用一生去治愈的. 慢慢来. |
![]() | 19 zooo 2021-01-10 15:47:21 +08:00 我以为这个帖子是我发的.... |
20 nguoidiqua 2021-01-10 15:49:37 +08:00 爱人先爱己,爱人的话,要从别人的角度爱别人,不要强加爱于别人,要知道别人需要的爱和自己需要的爱不同,要面对真实的自我,坦诚的去交流。 这些东西呢,不是在网上随便讲几句看几篇文章就能改变的,要去找些相关书看,长期的看,长期的去思考,才能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自我。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保持要改变的想法,慢慢的就能转变。 |
![]() | 21 Rooney1 2021-01-10 16:09:16 +08:00 ![]() 可能很久你也搞不明白,直到遇到一个值得你去爱并且可以影响你的人 |
22 agriphar 2021-01-10 16:15:29 +08:00 说爱人先爱己的,基本上是跑偏了 事实上,绝大部分正常人都很爱自己,对自己可好着呢,只是不会爱别人罢了 |
23 SuperManNoPain 2021-01-10 16:16:54 +08:00 |
![]() | 24 BearCookie 2021-01-10 16:18:31 +08:00 via Android ![]() 曾经我也和你一样,现在有了老婆孩子以后,有了在乎的人,变得不一样了 |
![]() | 25 zzping 2021-01-10 16:45:51 +08:00 ![]() 脑和心是不一样的东西。你说的爱是心的东西,而不是脑的东西。鄙人提几个建议:读几部伟大的悲剧作品、去领略佛学、王阳明心学、哲学的思想等等,它们都会教我们去爱。另外在佛学思想中,爱是佛性的一个体现,它不生不灭。你爱的能力一直没有丧失,它伴随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人教我们爱,我们就已经会爱了。只能说现在的人们太过理性,遮盖了它。但自然等你遇到一个对的人,当你生下你的儿子或者女儿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整个世界观被改变了,你逐渐认清自己作为人的存在。你的心能和世界想通,能和你的妻子儿女想通。 中国很多人都题主这样的问题,鄙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二:1 、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中讲究的是个人,所谓商场无父子等等都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在欧洲中世纪就通过宗教完成了这样的一件事情,把个人从群体中脱离出来。《圣经》中有这样的几句话“抛弃你的父母,抛弃你的家人,跟我走”。个人从群体中脱离后,才有了商品平等交换等等这些概念范畴。也就为后来的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宗教力量的衰落,人们开始用法律来制约自己,而逐渐丧失自己的人文关怀变的略加理性。) 2 、中国人文关怀教育的缺失(这个相信题主也能体会多深,有些人就像容器一样被学校灌输知识,被培养成一台头脑发达的机器。复旦投毒案,广东石油大学泼硫酸案等等都反映出现在中国教育在人文关怀教育上的缺失)。 题主你要记住的一点是,我们不可能像西方那样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君臣(国与我)、父子、夫妻等等,我们之间的爱都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单对一方的爱 |
26 yoke123 2021-01-10 17:38:36 +08:00 你要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在幸福的家庭里长大,大部分人和你我一样在不幸中长大。 别觉得自己是个例,比你惨的大有人在呢。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先从改变你的思想开始,比如读一些名人传记给自己洗脑。 是的,洗脑,不停的给自己灌输这些东西。 你不把你的脑子洗一遍,怎么能改变你自己呢? |
27 elmon 2021-01-10 17:41:47 +08:00 via iPhone 这不是我吗。感觉就是性格关系,怎么舒服怎么来的,放弃了 |
![]() | 29 Dex7er 2021-01-10 18:07:37 +08:00 你我大家都是一样的普通人,家族里的亲戚大部分又能坏到哪里去? 你是不是和家族打交道比较少, 事实上,等你和家族交往多了, 比如发生点什么事情之后, 你会发现支持你鼓励你的还是你的亲戚多, 朋友同事基本都是局外人, 还是亲戚更靠谱。。。 上面居然还有大仙否认我们中国人独立个体地位的,奇葩不奇葩啊。。。 |
![]() | 30 Dogtler 2021-01-10 18:14:28 +08:00 via Android 同样的处境,有时候真的困惑是否写代码写的人间失和 |
31 LZSZ 2021-01-10 18:20:25 +08:00 差不多 |
32 nguoidiqua 2021-01-10 18:40:22 +08:00 ![]() @agriphar 自爱和对自己好不是一回事,大部人都会对自己好也会对别人好,那只是基本。 自爱是指认识真正的自己,尊重真正的自己,按自己真实的意愿好好的发展自己。 爱人先爱己,是指像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不把自己的标准强加别人头上。 比如,楼主觉得亲戚之间好虚伪,这个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我自身也更喜欢坦坦荡荡什么都明着说,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可能要求别人都按自己喜好的方式来交往。 当发觉别人的为人处世受其成长环境所限的时候,别人的言行往往也不会那么讨厌了,也往往更容易相处了。 |
![]() | 33 32556188w 2021-01-10 22:44:16 +08:00 加油啦,楼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同时感谢给我感谢的朋友 |
35 agriphar 2021-01-10 23:02:45 +08:00 @nguoidiqua 你这属于强行解释,偷换概念 懂得尊重自己,甚至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多了去了 不见得都懂得尊重别人 所以在你的解释里 这就叫“不爱自己”了? 事实上,爱己比爱别人容易多了,大家都是利己主义者,区别只在于有一些人精致一点 有些人粗糙一点罢了 爱己和爱别人是完完全全两个层面的东西,爱己是天性而爱别人几乎是反人性的 |
![]() | 37 zzping 2021-01-10 23:08:36 +08:00 @Dex7er 您好,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朋就是兄,不是父就是子,不是夫就是妻,不是君就是臣。我不认为西方的个人价值实现(只是我不认为),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上可告慰父母,下可给孩子带来光明的前途,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等等。(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以为) |
38 fouo 2021-01-10 23:12:56 +08:00 先从爱父母开始,我感觉比较好一点 |
![]() | 39 bellchu 2021-01-11 01:20:39 +08:00 不要奢求“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境界。 很多人都无法开始去实践最基础的“与人为善”,你可以从最基本的开始。 |
40 liushuai0557 2021-01-11 01:26:42 +08:00 via Android ![]() 我大概也有类似的体会,更准确的说是“难以建立亲密关系”,无论是对恋人,对父母,还是对熟人都是如此。就好像有个闽值,当别人对自己的爱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就感觉到难以承受,希望逃避和跳脱,体现出来便是不懂爱别人。 我自己而言,我觉得这可能是童年时期父母与我相处模式的内化: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有节制的,克制的。 反正,想要调整的话,只有自己慢慢去感受和探索了。 |
![]() | 41 Samuelcc 2021-01-11 01:36:19 +08:00 via Android 有时候我也有同样的疑问。 随着年纪增长,好像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感情,越来越少感受到爱的存在。和人交往都是互相尊重而又互相疏离,崇尚理性和规则,原则是不做坏人。 平时都是和代码打交道,也确保了我不用和别人产生什么关系就可以好好活着。 我觉得个体化是趋势也是正确的,但是偶尔不免心想我是不是丧失了爱的能力,以后我能得到真心的爱情和亲情吗。。。 |
42 iloveoovx 2021-01-11 01:44:51 +08:00 via Android @agriphar 我还真没见过几个懂得接纳自己爱自己的,自利自爱两码事 你自己孩子如果不按时吃饭你会不会让他们按时吃?对自己是不是就无所谓了?你自己孩子到点了会不会让他们按时睡?但自己熬夜是不是飞起?对自己孩子犯错会不会谅解但纠正?对自己又如何呢?把自爱想这么简单太肤浅了 |
![]() | 43 lewis89 2021-01-11 07:51:37 +08:00 来,跟我一起唱: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oh,no |
44 deorth 2021-01-11 08:12:54 +08:00 看了这么多楼,也没感觉有什么感悟。感觉自己没救了 |
45 ruriko 2021-01-11 09:00:52 +08:00 我之前跟楼主差不多,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没有人可以全心全意、不计条件地爱我,亲戚 /朋友们接触多了,我也觉得非常疲惫。最近开始读傅敏编的傅雷家书。我建议楼主也读一读,里面谈人际交往、亲子关系的部分给我感触很多。不是劝楼主圣母,是通过读书、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处事原则,然后不再烦恼。 |
46 MozzieW 2021-01-11 09:18:55 +08:00 看来这个问题挺普遍的. 今年女儿出生了, 反思了很多. 这几天反复想到的词是: 责任, 关心别人. 说爱别人, 太空泛了. 但是责任感是的的确确的, 最直接的是一个生命就依赖着你. 由此及彼, 想通 责任 这个词的含义, 你要知道对家人, 对朋友是需要一定付出的, 关系是需要维持的. 开心恭喜一下, 不开心了安慰一下. 也许只是几句话可有可无, 但是是真诚实意的. 多一点的, 想到你了突然想了解近况, 看到东西合适你的分享 /送给你. 最简单就是我女儿了, 打个视频电话看到脸上带着的笑容就知道她想我了. 爱的确太宽泛, 太空洞了. 喜欢是藏不住的, 想念也是. |
47 agriphar 2021-01-11 09:22:44 +08:00 @iloveoovx 你这个属于自律,而不是爱自己了 自律当然难,绝大部分人都是善于律他,而不是律己,正所谓“宽于律己,严于律人”,这本质上也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 不是把爱自己想得简单肤浅,而是总有人把爱自己想得多高大上,附加了太多其他的含义 爱自己其实很简单,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对自己好,把自己当回事,以自己为中心,优先考虑自己 |
48 lijinxiang 2021-01-11 09:28:31 +08:00 我发现我也有这种现象。。。。。 |
![]() | 49 p1gd0g 2021-01-11 09:35:40 +08:00 好像也没啥?我倒觉得保持距离是件好事。 |
![]() | 50 Rebely 2021-01-11 09:42:58 +08:00 一样, 不是不想,而是不会, 因此而冷漠 |
![]() | 51 Leonard 2021-01-11 09:53:24 +08:00 增加肉体接触 不一定是 sex 的那种,家人朋友之间多点拥抱也是不错的 |
![]() | 52 fengfisher3 2021-01-11 10:15:17 +08:00 去看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专业人士建议更好。 |
53 Anarchy 2021-01-11 10:25:53 +08:00 via Android 当不得不参加群体活动时也会想这个问题,不过大部分情况这个技能并不需要的呢 |
![]() | 54 cxknmsl 2021-01-11 10:40:07 +08:00 不要刻意去想这些有的没的 |
![]() | 55 vcode 2021-01-11 10:44:36 +08:00 先爱己 |
![]() | 56 xutao881 2021-01-11 10:45:08 +08:00 我们常常爱着别人,也被别人爱着,爱从来不是刻意的表现,和幸福一样,它就像海水和空气,你生活在其中,只是很少直观感受到。想起一个故事,暮年夫妻,妻子在去世后,丈夫惊讶与自己的冷漠,他发现自己一点也不伤心,甚至没有一滴眼泪。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爱着他的妻子,直到一年后,他走在大街上看见橱窗里有一双漂亮的高跟鞋,他想要是妻子穿上了,肯定很好看吧。他突然哭了,哭的伤心欲绝。 也许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爱这件事儿上和欧美人是有差异的,我们对爱的表现更加压抑,更倾向于默默的爱,而不是痛快的表达。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从小很少感觉到来自父母的爱,甚至很少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这很遗憾,希望我们自己能够有所改变,主要爱值得爱的人,勇敢的表达爱。 |
![]() | 57 SlipStupig 2021-01-11 11:09:29 +08:00 尝试多去听完别人说的话,多去感受别人情感,时间久了你就有一种能力就是能跟人进行共情和理解的能力,这个时候你就不会纠结如何去爱他人,你只需要表现得让别人知道就好 |
![]() | 58 SlipStupig 2021-01-11 11:13:07 +08:00 @TypeError 你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啊,社会最小单元就是家庭,你幼年的时候,你为什么要顺从父母,长大后又摆脱,在社会里面你又遵从上司的命令,这个就是一种社会契约,你摆脱一切社会关系,你个人能追求什么呢? |
59 neutron 2021-01-11 11:14:13 +08:00 《爱的艺术》 |
![]() | 60 SlipStupig 2021-01-11 11:14:39 +08:00 @TypeError 你认为西方是先进的,一切都是自由的,人家社会也是有自己的社会契约允许的框架下在允许,不是你说的,东方这套就是愚昧的 |
![]() | 61 sunziren 2021-01-11 11:17:02 +08:00 我在网上抬杠多年,你这个问题,我还真回答不了 |
![]() | 62 qinrui 2021-01-11 11:18:44 +08:00 via iPhone 先爱自己,接受自己,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 |
![]() | 63 Smallsun1231 2021-01-11 11:42:27 +08:00 同样的问题,而且最近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对于陌生人,我可以对其保证足够的尊重与宽容,但是对于亲近的人,反倒是更容易爆发矛盾,事后又常常后悔不已。。。 |
![]() | 64 ctrlands 2021-01-11 11:52:56 +08:00 这么多年了,一时半会儿肯定也无法改变了,坚守底线,保持自我就行了 |
![]() | 65 sunziren 2021-01-11 11:55:33 +08:00 @Smallsun1231 对,我也是这样 |
![]() | 66 jimliang 2021-01-11 14:21:05 +08:00 需要下半生的时间去学会。 |
![]() | 67 qingjiedou 2021-01-11 15:22:32 +08:00 不妨去看看爱的战士的作品吧 |
68 iloveoovx 2021-01-16 05:05:53 +08:00 @agriphar 我没有这么“想”,我这么说不仅是理论层面而且是实践层面的,而且包含第三人称的体验。如果你只是把我说的话当成“自律”那理解就太肤浅了,估计连爱都不懂,我估摸着你觉得爱就是允许甚至放纵?而且不好意思,任何形式的爱消融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所以你自己最后的描述只是最低级的误以为吧。 |
69 nguoidiqua 2021-01-27 12:01:48 +08:00 via Android ![]() @agriphar 自爱简单来说就是让自己更好,爱人就是让别人更好,这个好取决于各自的意愿而非绝对标准。 对自己好一点,或者对别人好一点,那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 比如自己又想有所成就,又整天吃喝玩乐,后者是对自己好但不算自爱。 比如长辈想对孩子好,但要是有错也纵容,那不是爱他。 想对自己好和对别人好,与实际上好不好是不一致的。 总而言之,自爱和爱人是肯定对自己好也对别人好的,但反过来是未必成立的。自律是一种自爱的表现,但过度自律也不是自爱的。 就我个人看到的情况而言,大部分是不懂自爱和爱人的,他们对自己好或者对别人好的方式是自害和害人的。 很多人追求别人的时候或者养育小孩的时候,都是强行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别人感受的是很沉重的压力。 这些人,有些是自己也不会爱自己,不懂得尊重自身,只是简单的懂自利自律什么的,然后推己及人。有些懂自爱,但不会尊重别人,觉得自己认为好的就是好的。 核心在于尊重意愿,比如想提升自己,那耽于享乐就不是自爱。比如想游戏人生,那天天自责没有成就,纠结要不要自律也不是自爱了。比如想吃遍各种美食,又总是去后悔影响身材,那也不是自爱。 对于别人,别人就喜欢吃吃喝喝,那就没必要天天建议别人少吃点多锻炼,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爱别人,那其实是改造别人符合自己需求的自利行为。人和人交往中的矛盾大多来自这个,很多时候人都会打着对别人好、爱别人的旗帜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喜好。 如果你还是觉得自私自利自律自爱自害都是一回事,那随便你,反正肯定不是我没说清楚了。 |
70 nguoidiqua 2021-01-27 12:54:21 +08:00 via Android ![]() @agriphar 其实 #42 楼举的例子我本来也想举的。 曾经看一本书举过类似例子,超过一半的患者都不会好好听医嘱吃药,很多人因此影响病情。 奇怪的是,如果是孩子或者宠物生病了,大家基本上都会听医嘱好好给孩子、宠物吃药。 很多人是想爱自己的,但自身是有各种欲望交织的,很多时候很多人忽视了哪些更重要的。 很多时候大家不吃药仅仅是因为懒得吃、忘记了、太苦了,他们把宠物和孩子的健康放得比自己健康高多了,但如果他们自己健康有问题,又如何去顾及别人的健康? 之前没举这个例子,是估计你会扯到别的方面去。 个人觉得你所指的爱,是满足自己或者别人需求,看起来似乎确实很简单。 但问题在于什么呢,问题在于人是有很多需求的,这些各种各样的需求是有所冲突的。 比如追求食物的需求和追求好身材的需求,追求休息的需求和锻炼的需求,玩乐的需求和学习的需求,睡觉的需求和再看一会的需求,呆在舒适区的需求和提升自己的需求,眼前享受的需求和延迟享受的需求。 可不是对自己好那么简单,先得搞清楚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好,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是自爱的开始,搞清楚别人真正想要什么才是爱人的开始,等能够不带评判的去看待自身和他人的需求才算达到尊重自我和他人,那么自爱和爱人也就不难了。 以楼主为例,他想改善与亲人关系,这是他的需求,这个需求和他心理上的自我保护、躲避需求是想冲突的,既然楼主提出这个问题,那么他显然认识到这个冲突,并且是想改变自身心理以改变情况,这就是自爱的开始,意识到这是心理上的枷锁就可以打破这个枷锁。 如果楼主想到自身行为与成长导致的心理有关系,反过去想想亲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是不是也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有所关系,想到自己难以改变心理枷锁是不是也能想到对方也有心理上的困境,这就是爱人的开始,意识到大家都有各自的困境是就能找到沟通的交界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