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也容易找到好工作;
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就变中高层了,这种现象叫做死海效应。
无论在办事,还是由媒体转发的新闻内容来看,我发现越来越多的机构,或者公司,进入到了“死海效应”中。比如一个机构或公司,领导并不是对口专业,无论是管理还是发展,都逐渐的“死海”化。
1 ykzmhhssdhp 2020-10-25 07:53:24 +08:00 ![]() 终国供产档? |
![]() | 2 delectate 2020-10-25 07:59:51 +08:00 内卷 max ! |
![]() | 3 9LCRwvU14033RHJo 2020-10-25 10:00:18 +08:00 ![]() 你要想想另一面:35 岁就裁员的。公司不断进新人,老人工资不涨,年龄一过 35 就裁掉。这种公司就不会死海效应了吧? |
4 aLazarus OP @user8341 我不是管理层,但是觉得你说的也有一部分道理。但是辞退 35 岁什么样的人,还是领导层说了算 |
5 aLazarus OP @ykzmhhssdhp 不要命辣 |
6 whileFalse 2020-10-25 11:21:14 +08:00 这样的公司会倒闭,然后新的公司顶上。 |
7 fxXkcCpEveryday 2020-10-25 12:50:38 +08:00 所以需要 996,且 35 裁 |
![]() | 8 paoqi2048 2020-10-25 18:26:51 +08:00 这么说的话,某一部分人 35 岁被淘汰反倒是合理行为 |
![]() | 9 lithbitren 2020-10-25 18:33:14 +08:00 996+35 裁对于公司和资本来说肯定是有利可图才会如此盛行啊,屁股问题也是问题 |
![]() | 10 stefanzweig 2020-10-25 19:35:44 +08:00 via iPhone @user8341 你这名字系统随机给的吗?顶礼膜拜啊! |
![]() | 11 9LCRwvU14033RHJo 2020-10-25 21:15:51 +08:00 @stefanzweig 天机不可泄露。 |
12 omL72EEc 2020-10-25 23:19:13 +08:00 @ykzmhhssdhp 想死哦,开门查下水表 |
![]() | 13 haishiwuyuehao 2020-10-26 08:19:59 +08:00 急寻市场回报 + 对技术认识不深刻不理解不投资 + 过分相信市场运营 才是死海 这意味着,不对技术做投资,不愿意了解技术,技术认识不深刻。一味的为了赚钱,寻求市场回报,逼迫运营等岗位拼命。这才使公司变成死海。 归根结底 你公司是为了赚钱,那么总会变成死海,这是经验规律。想要在某一方面有所长,必懂其根基,再进入市场进行竞争才会形成以创新为根基的 技术公司,就不容易踏入死海。 如果一家公司的领导只懂些市场,掌握了些资源,看起来搞得也还不错,但总是没有新东西能吸引用户。那这家公司就正在迈入死亡。就是这样 |
14 xx6412223 不要以互联网企业概括全部企业。 一个没有护城河或者基本盘的公司,必然走向缓慢增长或者不增长甚至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