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微信推出了 “拍一拍” 功能,一时间 各路自媒体营销号 把这个当做热点,众说纷纭。
事实上,我从不点开看 这些有的没的信息,并且以《重学安卓》深度思考的眼光来看,一个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
这不,刚刚闭目养神的时候,忽然灵光一闪
这 “拍一拍”,不就是出于 “三次握手” 的考虑么?
阅读过我在掘金发表的《这样理解,你也能在 30 秒内讲明白 TCP 三次握手》就不难理解,三次握手的本质就是为了 完成一次完整的消息闭环,也即 确认通信双方通信的畅通性。
文中我举了个例子,测试新手机通话质量时,
拨打同事电话:“喂,听得到吗?”,
这时同事若听得到,说明你的麦克风没问题,随即同事回了句,“听得到,你听得到吗?”,
这时若你听得到,说明你的喇叭没问题,最后回了同事 “听得到”,
Ok,完成三次握手。
那么 “拍一拍” 的本质亦如此,为了三次握手,人们通常使用 ,但是这个表情,我一大学同学今早还向我抱怨说,给人感觉 “就像领导在夸你一样”,让人觉得不舒服,于是 “拍一拍” 就是 在聊天的场景下,作为三次握手的最优解,向发送信息方表示 “我看到了”
咦,好像是 “二次握手” 呀?没有没有,其实也是三次握手,因为可视化的聊天框使得通信双方共同见证到了这个 “拍一拍” 的发生。
这样说你理解了吗?
本文以 CC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协议 发行。
Copyright 2020-present KunMinX
![]() | 1 tpphha 2020-07-03 17:40:53 +08:00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 但毫无疑问,拍了拍本质就是一条双方都能看到的消息,它相比一般消息标准化和轻量化,双方如何解读由他们自己决定。 |
![]() | 2 tpphha 2020-07-03 17:41:26 +08:00 不过我还是觉得您真是爱思考哈哈。 |
3 nise3055 2020-07-03 18:16:45 +08:00 有新的思考角度是好事,就是你解读的这个作用和使用场景让我一脑壳问号 |
![]() | 4 shawn7 2020-07-03 18:21:40 +08:00 via iPhone 确实挺有意思 |
![]() | 5 shawn7 2020-07-03 18:22:18 +08:00 via iPhone ![]() “shawn7”拍了拍你 |
![]() | 6 zapper 2020-07-03 18:23:01 +08:00 拍一拍又没有提示,最后还是会被“在?”替代 |
![]() | 7 gouflv 2020-07-03 18:23:10 +08:00 via iPhone 学会了 |
8 lenqu 2020-07-03 18:24:09 +08:00 ![]() 我搞网络的,一种动作是无法完成三次握手的,这个只能完成传统的信息对称确认 |
9 PerFectTime 2020-07-03 18:32:36 +08:00 “PerFectTime”拍了拍你 |
![]() | 10 mazyi PRO 并没有三次握手 |
![]() | 11 Ultraman 2020-07-03 19:49:17 +08:00 via Android "" |
![]() | 12 hejingyuan199 2020-07-03 20:37:28 +08:00 ![]() 这个拍一拍,看楼主意思是,双方都能看到,而且表示接收方看到此消息并回应已看到了。 (我没有用过这个。) 我感觉和 Messenger 的聊天功能有个显著的不同,在 Messenger 中,如果对方发给我消息,我一旦打开对话框,立马就会在对方的那条消息下面出现一个对勾,或者我的小头像,表明我看到这条信息了。这时候很尴尬,我想假装没看到也不行。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必须控制自己的强迫症,不要一看到未读信息就打开对话框,因为一打开了对方就知道我看过了,我就得回复。在我回复打字时,对方可以看到我正在 typing 。 这简直太尴尬了。 这样对比下来,微信这个拍一拍做得太棒了。打开对方发来的消息,我看过了,但我不拍,那么对方也不知道我看过了没有。我拍了说明我看过了。这比如,对方发来一条很尴尬的信息,我打开了,看过了,不想回应,只要不拍,对方就不知道我看到了没有。这挺好的啊。 这也给了信息接收方不让发送方知道自己是否读过消息的权利。 |
![]() | 13 yujiang 2020-07-03 20:39:39 +08:00 并没有,应该在送达消息后面加一个已读按钮,接收方手动点选已读后,消息发送方收到到弱提醒。这才叫三次握手吧 |
![]() | 14 Themyth 2020-07-03 20:56:20 +08:00 额。。。主啊,饶恕我,居然没有楼主那么丰富的思想,太惭愧了。 |
![]() | 15 dunn 2020-07-03 21:01:12 +08:00 ![]() 不要把人类代入到机器这么笨的环境中 现实中大家还是习惯打个 1,打个 ok,666 、强啊、、那个不比拍一拍更精准和丰富 |
16 ochatokori 2020-07-03 21:06:53 +08:00 via Android 低版本用户看不到那不就丢包了? |
![]() | 17 codingbody 2020-07-03 22:42:46 +08:00 via iPhone “codingbody”拍了拍你 |
![]() | 18 ajaxfunction 2020-07-03 23:17:34 +08:00 ![]() 本来就是一个 low 到不能在 low 的功能,还过度解读成这样 |
![]() | 19 Sh1nes00n 2020-07-03 23:38:02 +08:00 via iPhone ![]() 张小龙:当时也没想那么多,拍一拍脑袋就想出了这功能 |
20 SilentDepth 2020-07-04 02:07:47 +08:00 ![]() @hejingyuan199 #12 ???没有拍一拍就实现不了这种效果了? |
![]() | 21 Pete 2020-07-04 04:49:37 +08:00 via Android ![]() @hejingyuan199 微信本来就没有已读未读状态 |
![]() | 22 cozof 2020-07-04 06:33:43 +08:00 via iPhone 过度解读 |
![]() | 23 cue 2020-07-04 07:39:50 +08:00 via iPhone 手贱把后缀改成了「马屁」,结果领导在群里拍了拍我…… |
24 iConnect 2020-07-04 07:47:46 +08:00 via Android 因为微信没有做“已读”。但是这个需求显然很强烈,所以补齐 feature 。 不过,到时觉得采用邮件回执那种机制即可:发消息人发送阅读回执,收消息方确认给不给回执。 |
![]() | 25 jwenjian 2020-07-04 08:06:28 +08:00 via iPhone 这功能是真没啥用 盲猜活不过 3 个版本 |
26 ipadpro4k 2020-07-04 08:10:01 +08:00 via iPhone ![]() 对着一坨屎有啥好研究的 |
![]() | 27 hejingyuan199 2020-07-04 08:17:52 +08:00 @SilentDepth 哈哈,我接不下去了。Thank you for your reply. Cheers. |
28 Seanfuck 2020-07-04 1:16:11 +08:00 via iPhone 我还在用老版本的微信,没人能拍我「狗头」 |
![]() | 29 EscYezi 2020-07-04 10:47:39 +08:00 via iPhone 如果是为了“三次握手”,“你拍了拍 xxx”并不比“手动已读”高明多少。“拍”这个动作本身就不适合用在某些场合.... |
30 lmmortal 2020-07-04 10:50:21 +08:00 via iPhone 张小龙:我真的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好玩 |
31 ShinichiYao 2020-07-04 11:14:24 +08:00 via Android 在吗? 不是本人 |
![]() | 32 vegito2002 2020-07-04 12:00:16 +08:00 爱思考是好的, 楼上也有不少专门搞网络的解释了这个跟三次握手有区别, 我反正是觉得这个功能挺鸡肋的. |
![]() | 33 minami 2020-07-04 13:23:56 +08:00 拍一拍刚上线的时候,在知乎看到别人发了张图 “蔡徐坤”拍了拍“篮球 |
![]() | 34 infreboot 2020-07-04 13:56:07 +08:00 ![]() QQ 向好友发起窗口抖动。。你听说过这个功能吗 |
![]() | 35 danhahaha 2020-07-04 14:10:15 +08:00 其实就是麻花疼群里发消息没人回,叫来张小龙,给他看,拍了拍他脑袋,说懂了吗? 懂了,然后就上线了这么个玩意 |
![]() | 36 XnEnokq9vkvVq4 2020-07-04 14:28:48 +08:00 我也觉得就是 QQ 的窗口抖动,但是又不敢做的太强,所以就成了目前的鸡肋状态 |
![]() | 37 efaun 2020-07-04 14:45:50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