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笔记本电池不行了,想去 51nb 网站上看下相关经验,结果必须注册登陆才能浏览内容... 这台笔记本还是几年前在这个网站上看到的帖子才购买的。
另外联想到几年前的 知乎 和 什么值得买 这两个网站的输出内容,再看看今天... 几年过去,网上生态真是天翻地覆,有些当年收藏的输出内容很不错的个人博客和网站如今也灰飞烟灭... 现在再想搜索一些几年前的内容很多已经都找不到了,譬如百度贴吧里的东西。 现如今也就只有煎蛋稍微不减本色,虽然也经历了几次危机,好歹也挺过来了。
虽然也能理解网站需要生存加入一些商业元素,现在内容输出型的网站被抄袭的比比皆是,但是难道除了封闭就没有什么办法遏止这样的情况吗?难道一但商业化输出内容水准就会急剧下降?
感觉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精神已经快消失了... 以上有些措辞可能不太恰当,纯属个人吐槽,请见谅。
![]() | 1 fline 2020-03-29 14:40:01 +08:00 ![]() 是的,没有办法遏止。 |
2 across 2020-03-29 14:45:17 +08:00 ![]() 商业化输出内容水准就会急剧下降 ------------- 为什么你们会有这种想法? 另外谁说互联网内容就一定要开放自由? 软件当年就有知识产权的争论,现在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一样蓬勃发展。 而且论专业细分,商业软件是绝对领先的。 互联网 UCG 已经过了开荒时期了,想看高质量内容就去买付费资源,国外在线优秀的电子杂志、电视电影同样是收费的 想着白嫖免费的才只能看到一堆复制粘贴。 |
3 lookas2001 2020-03-29 14:45:22 +08:00 ![]() 买一台最便宜的服务器,套上 cf,搭一个博客,把自己在日常中遇到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设置上 CC 协议。 遏制这种趋势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参与到其中。 |
![]() | 4 0vv0 2020-03-29 14:51:35 +08:00 via Android ![]() 好多平台都出了自家的搜索引擎,平台的内容也只对自家搜索引擎开放,像微信公号不就是。各家都慢慢的封闭起来,你不对我开放我也不对你开放,恶性循环。 么得办法吧 |
![]() | 5 veni OP @across 您说的有道理,就像 YouTube 频道里付费会员一样。不过感觉油管这种生态搭建的就挺好,白嫖就要看广告,这样也保证了视频输出者的利益,内容质量也得到保证,另外好像也没有抄袭的现象?(这个不太了解) |
![]() | 6 jim9606 2020-03-29 15:00:26 +08:00 ![]() 互联网商业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没有这种封闭,不会有付费的 PGC 产业模式。 至于搜索互通什么的,只能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等到什么时候厂商发现开放统一能带来价值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开放了。 坚持当初的自由的群体也是有的,楼主有些兴趣可以积极参与一下自由软件运动(注意跟开源软件有很明确的区别)和维基媒体计划等提倡 Copyleft 的社区。这类精神在国内非常不主流。 国内还有个问题就是版权保护的力度不太行,没有像 DMCA 这样有足够影响力和执行力的法规,使得国内大家都倾向于私力救济来维护自身权利 |
![]() | 7 veni OP @itstudying 确实是的,但是这样就减少了传播途径,有很多优质内容被封闭起来了,对想获得相关信息的人来说,获取成本更高,甚至根本就找不到。 |
![]() | 8 imn1 2020-03-29 15:14:24 +08:00 ![]() 封闭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且是重要原因,是防止外部审查,自保措施 自审是不会关停的,外审则是直接关停(server hold),根本没有商量余地 |
![]() | 9 Tyuans 2020-03-29 16:02:51 +08:00 如果想在墙内正规经营,那真是没有办法。不知道我那个没备案的博客能够存活多久,也不期盼百度能收录,也无所谓流量。 |
![]() | 10 swulling 2020-03-29 16:21:21 +08:00 via iPhone ![]() 这几天我在想,中文互联网的信息质量急剧下降以及舆论氛围民粹化、粉红化,和网民的平均学历大幅下降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这里用了粉红化而不是左倾,是因为把一些人叫左派是对左派的侮辱。 |
![]() | 11 charleyking 2020-03-29 17:08:07 +08:00 大家都想白嫖,可是白嫖的话又有几个高尚的人愿意分享呢。免费、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是和人性相违背的存在,或许在短时间内看起来很美好,但是无法长期延续。 |
![]() | 12 Yourshell 2020-03-29 17:46:32 +08:00 via iPhone 说一下英文以外的的互联网内容对比一下才有参考价值。 |
![]() | 13 dsg001 2020-03-29 17:56:38 +08:00 ![]() 内容付费不是问题,可起码要让我知道应该在那里付费吧,难道每次找内容都要多个平台挨个搜索一遍? 民粹化导致封闭?难道不是封闭才导致的极端化? 各个平台都在利用信息流,然后算法只推荐自己喜欢的、与自己观念一致的,从而导致自己原有观念越来越坚固,再无法接触新的不同观念。 |
![]() | 14 askfilm 2020-03-29 18:07:48 +08:00 ![]() @veni 当年刚会上网时, 觉得网络到处是神奇, 现在没有那种感觉了。 你现在看事物的角度和深度和当年也不同了, 当年看事物也许只关注到它好的一面, 然后现在你的阅历不同了, 当然也有点怀旧情怀的影响。 商业元素和互相"抄袭" 让知识更容易被用户发现, 这不也算是"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精神" 吗 (当然"抄袭"得注意版权) |
![]() | 15 askfilm 2020-03-29 18:09:13 +08:00 商业元素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版权保护意识 |
16 hehheh 2020-03-29 18:10:18 +08:00 @askfilm 其实我现在上网也觉得到处很神奇啊,soundcloud 一直能发现牛逼的新音乐和新 DJ,youtube 上现在都能看论文了,有专门的频道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前言论文的。每天都停不下来。。。 |
![]() | 18 hoyixi 2020-03-29 18:27:46 +08:00 和商业化否,一点关系都没有。自我阉割最后剩下些啥玩意,意料之中 |
![]() | 20 dgy125 2020-03-29 18:30:26 +08:00 via iPhone ![]() 在不改变当前资本那套逻辑的前提下,互联网真的只是一个活得比较长的“桃花源”例外。一个普通领域,早就被盯上并完成跑马圈地,实现垄断均势,哪儿会像现在这么磨磨蹭蹭? 至于大家提到的付费问题,个人感觉只是表象,本质是内容供给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所以才有稀缺,才有资本侵蚀和现在种种“背离”所谓“互联网精神”的现象。 走出互联网看互联网,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至少看过一个乌托邦的幻象。 |
21 hehheh 2020-03-29 20:14:28 +08:00 |
![]() | 22 JoostShao 2020-03-29 20:49:53 +08:00 当年贞洁烈妇,如今随便上车 赚钱的套路变了,网上的内容也会变 c ! ao 起键盘就是泔 |
![]() | 23 Takuron 2020-03-29 20:59:38 +08:00 via Android ![]() 审查和流量至上成功造就了中国互联网,自由开放不能当饭吃,把更多的傻子圈起来才是互联网的刷钱之道。 我觉得应该直接将“圈钱内容”和“高端内容”分开。大众内容继续垃圾下去,然后用这些圈来的钱继续实现梦想,维持一些小众网站的内容。可能太天真了吧 |
![]() | 24 askfilm 2020-03-29 21:03:49 +08:00 @hehheh 不同意你的观点, 我则认为中文网络是越来越丰富了, 国外的网络只能看些相关的技术文档而已, 乱七八糟的东西实则比国内多太多, 对心智未成熟的人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 |
![]() | 26 HXHL 2020-03-29 22:07:31 +08:00 我认为国内环境除了政治影响,还有就是人民还不够富有,如果社会福利做的更好的话,会有更多的人去为名为分享精神输出更多有用的东西.当然这里是我认为.我并没有什么理论去支持我的观点.如果反例,请大家指出. |
![]() | 27 senggai 2020-03-29 22:27:19 +08:00 web3.0 -> 智能合约 -> 创作者收入 -> 优质内容 -> 良好生态 |
28 ByteCat 2020-03-30 02:10:18 +08:00 via Android ![]() 不明白为什么都往公众号导流,太封闭了 |
29 clearc 2020-03-30 02:24:19 +08:00 ![]() @swulling 和学历关系不大,主要是近 8 年来的整体教育宣传方向,正好影响了一代人价值观,同时自媒体很多吃血馒头的类似对冲写作的方式,放大了偏见的影响,封闭生态圈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
![]() | 30 crella 2020-03-30 02:33:23 +08:00 via Android ![]() 写一些有深度的东西,可能被抓住小辫子扩大化,然后上升至人身攻击和屁股论,最后封停、一地鸡毛。 还是得先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也不像是乌托邦 |
![]() | 31 NVDA 2020-03-30 02:39:00 +08:00 我最反感的是无脑往微信号导流,质量和封闭也就算了,问题是阅读体验太糟糕了。 |
![]() | 32 nuk 2020-03-30 03:24:28 +08:00 各种不登陆不给看,各种要下载 app 才给看,不给看我就不看。。 |
![]() | 34 qsmd42 2020-03-30 04:33:31 +08:00 via iPhone ![]() @HXHL 心智不成熟云云其实就是觉得自己才是精英才配翻墙把别人都当傻逼 看点跟自己从小受的教育不一样的东西其实自己玻璃心也差点稀碎 赶紧自我安慰“这些个有害信息,还好是我意志坚强,这要是普通人还不得立马被洗脑咯,还是有墙好” |
35 xy2020 2020-03-30 08:21:38 +08:00 via Android ![]() 因为经过开放自由的发展期后 内容的经营者并没有看到开放能给他带来什么价值 相反,带来的是各种被抄袭和用户流失 你不要从用户角度、而且把自己当成内容的经营者 在这种情况下 你还会选择开放吗? |
![]() | 36 murmur 2020-03-30 08:23:56 +08:00 ![]() 封闭就封闭呗,有句话说在微博制造个新闻,在微信上传播出现偏差,在知乎上批判一番 大家都在造谣编故事,有什么好看的,现在还不如刷 cctv |
![]() | 37 ob 2020-03-30 08:44:11 +08:00 via Android @lookas2001 cf,cc 是啥? |
38 lookas2001 2020-03-30 08:53:22 +08:00 ![]() |
![]() | 39 itfanr 2020-03-30 08:57:43 +08:00 最讨厌只能用手机号注册的网站 |
![]() | 40 danhahaha 2020-03-30 09:19:11 +08:00 大部分创作者的动力并不是赚钱,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只是纯粹出于兴趣爱好,或者表现欲也罢,不期望通过自己分享出去的知识赚什么钱,越多人白嫖越开心,开心在于这种成就感,这种,我创造的知识得到更多人认可的成就感,这个是金钱无法比拟的,相信大多数人将这种知识创造的过程用到工作上,可以获得更多收益。问题是平台现在已经用封闭抹杀了这种可能。 |
![]() | 41 danhahaha 2020-03-30 09:24:32 +08:00 那知乎来说,从前的知乎,很多人是很喜欢什么问题都要答几句的,不管是好是坏,有网友评断,答得不好,大不了没人搭理,自讨没趣删除罢了,或者沉没在海量的无帮助回答里面,只要有一个人点赞,必定会开心很久,但是,从某日开始,必须用手机号绑定,相信很多人开始不敢随意发表真实想法,或者不再发表想法,甚至,发表出来之后,几经审核,删除,彻底失望离开。何必呢?又不靠这个赚钱,受这气。 |
![]() | 43 KousukeSakurako 2020-03-30 09:41:50 +08:00 via Android 焦虑的时代,唉 |
45 across 2020-03-30 10:07:24 +08:00 ![]() @danhahaha 所以说你见到知乎的时候太晚了。 知乎开放匿名注册后,水分极速上升,插科打诨的占了高分,劣币驱逐良币,优秀的答主信息被埋没了,现在几乎全退出了。 匿名之后才是群魔乱舞,接着是删帖。 时事批评和情绪发泄是这个星球上人人能做的事,删帖不过给了他们一种幻觉,好像自己怀才不遇,不过是被体制压迫了。 |
![]() | 46 cppgohan 2020-03-30 10:21:53 +08:00 ![]() 我自己似乎也有点不那么喜欢现在的这种变化, 但这种变化感觉是必然, 现在的互联网, 独立的个体, 和互联网公司渐渐变得有点对立.. 个体的内容, 要靠依附于公司的平台, 获得盈利, 公司做平台, 各种不同的平台, 建立这些平台壁垒. 商业垄断, 让网络变得封闭, 各自大公司有自己的平台, 要看片你有爱奇艺 /腾讯 /优酷 /小电视, 你有 netflix,hulu,hbo,youtube... 内容各有区别.. 遵守商业逻辑和版权, 这也是比必然的结果, 因为内容很多是为商业活动, 被版权保护 另外觉得移动互联网这一波, 同样也导致了开放的 web 被渐渐封闭: 有的内容是移动端 only... 想找页面看都很难, 因为 mobile first? 有的内容是移动端完整内容... web 端有限内容, 因为要导流到移动端? 然后和墙和审查可能也有关 google 在我眼里, 仍有些自由开放的精神(虽然刚知道油管也有所谓的和谐与限流).. 你的数据, 是可以 dump 下来的 https://support.google.com/accounts/answer/3024190 |
48 mars0prince 2020-03-30 10:29:47 +08:00 大环境如此 |
![]() | 49 guixiexiezou 2020-03-30 11:46:53 +08:00 这个趋势不仅仅是国内,国外也是 |
![]() | 50 clague 2020-03-30 11:52:20 +08:00 via Android 我觉得是因为民智越来越低,大多数人都是选择跟着 xx 走,没有自己辨别的能力。墙功不可没。 |
![]() | 51 danmary61 2020-03-30 12:30:16 +08:00 |
52 charlie21 2020-03-30 12:42:37 +08:00 互联网是越来越开放了允许封闭平台的出现恰恰是互联网开放精神所在 老人宜进坟墓 |
53 mlboy 2020-03-30 13:10:27 +08:00 via iPhone 还记得互联网最开始的口号吗?免费,自由。 |
![]() | 54 zjyl1994 2020-03-30 13:11:03 +08:00 公众号引流真的很烦,干点啥都要扫码关注然后回复 xxx 才能获取下载连接。更可气的是有的软件站都这么玩了,我电脑下东西还得手机操作一通,获取完连接还得弄回电脑上,太蠢了 |
55 CallMeReznov 2020-03-30 13:21:38 +08:00 先下手"围墙" 后下手"糟秧" 在座的各位秧苗们,到点了. |
![]() | 56 CosimoZi 2020-03-30 13:25:41 +08:00 我特别想知道自诩精英高学历不粉红的 v 站及其用户又给中文互联网输出什么有价值内容了?对互联网新模式新产业新用户毫无来由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没能力移民的哀嚎?边角旮旯招聘平台?大型在线苹果宗教仪式场所?我看垃圾 csdn 都比贵"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输出有价值点.真有人傲慢到以为自己不是人民群众的一员了. |
57 maxxfire 2020-03-30 14:04:17 +08:00 整那么多没用的,还上纲下线。我看大部分原因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PC 互联网的没落罢了。 |
![]() | 59 CosimoZi 2020-03-30 14:11:27 +08:00 @glfpes 是是是,让我们看看原子化的个人表演一下怎么对抗病毒呗,让我们看看原子化的个人展现一下怎么面对灾难呗,让我们看看原子化的个人教导一下怎么改造自然呗. |
![]() | 60 glfpes 2020-03-30 14:38:27 +08:00 @CosimoZi 靠的是一个个一线医护,运输司机,社区志愿者,而不是擅长封锁消息的官员,也不是发国难财的商人。更不是惹人厌的粉红群体。 让我打 KPI 的话,一线医护等人 A++,普通市民 A,迟钝的官僚系统 B 。 |
![]() | 61 CosimoZi 2020-03-30 14:48:11 +08:00 所以说,为什么总是有人傲慢到觉得自己该是坐在那里打分的那个人呢? |
![]() | 62 None123 2020-03-30 14:50:54 +08:00 嘻嘻 |
63 BenjaminFrank 2020-03-30 15:51:06 +08:00 via iPhone ![]() 脱离现实社会只谈网络,说网络环境如何如何的,其实看得片面。网络环境归根结底也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
![]() | 64 Myprajna 2020-03-30 16:18:49 +08:00 via Android 我最近用 dogedoge 搜,知识性网站的内容相对百度好点。还有就是上 wiki 和英文内容了。 |
![]() | 65 swulling 2020-03-30 16:25:34 +08:00 @clearc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1. 网民的范围极具扩大,目前网民的组成和国民的组成结构应该基本一致。特别是低学历人群和低年龄人群。 2. 大学学历的含金量也在逐渐下降,现在的很多大学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高级一些的职业技能学校,人文素养的培养较低。 |
66 chihiro2014 2020-04-06 04:55:02 +08:00 说起感触,个人最痛恨 CSDN,无他,想找平时遇上的问题,翻了很多篇文章基本都是你抄我我抄他,没有任何区别。抄完标原创,你让那些真原创怎么办?这样就让很多有些的原创者不再愿意去分享他们的东西。而且商业化其实没错,因为你没办法让别人无条件输出,很多时候有些人白嫖习惯了,反倒还要作者做这做那,这就让作者觉得他是人民的仆人吗???而且说真的,现在培训班的这种套路大行其道,其实不是没有原因的。找几个自称是大牛或者 XXXX 出来的人当门面,实际本身讲的东西既不深入,也没营养,那这样有什么用?价格还收的很高。。割韭菜割的太严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