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中文学习群里说到了普通话里转调的问题,比如“不”,本来读去声 bù,但在某些场景下会变调,比如“不用”,此时读阳平 bú,然后有以下对话(纯复制粘贴):
S: 还有一个典型的变调场景是叠字的时候,比如说“爸爸”,回家喊你爸的时候如果不变调,他肯定以为读书读魔怔了
Y: “爸爸”估计只有环北京一带才会变调
Y: 去其他地方,你要是还读 bà ba,你爸才真觉得你魔怔了
S: 两个字你都读去声试一下?
S: 我知道很多地方是叫“爸”而不是“爸爸”,现在说的是读音,不是怎么称呼自家爹
Y: 不少地方的正音是阴平,而不是去声
S: 阴平? bā?
Y: 是
S: 八?不少?你确定?
Y: 对啊,和“八”同音
S: 你是说,两个字都是阴平?
Y: 有些地方这么读
S: 来,举个例子,不用多,2 个就好,不要求太细了,地级市就可以了
Y: 长沙、南京、南宁、杭州、广州、福州、台北、海口
S: 长沙、广州、海口、杭州我都去过~ 人家不叫 八八;台北是典型的台湾腔,人家叫 ba3 ba,第一个上声,第二个轻声,也是不是 八八 Y: 查单个字发音,别查两个字读音
S: 。。。兄 dei,你看明白我在说什么了么?S: 还有一个典型的变调场景是叠字的时候,比如说“爸爸”,回家喊你爸的时候如果不变调,他肯定以为读书读魔怔了 #引用第一句,笔者注
S: 你一个字给我叠一下看看
S: 另外,普通话是全国标准的,如果查单字,就算到南极也是同样的读音
Y: 事实标准和法定标准是两回事。你要说法定标准,那肯定是 bà。然而事实标准并不是这样。
Y: 我这明显是说一个字的音,你自己理解到哪里去了
S:#引用聊天记录
S: 我说了“两个字”,你还引用回复了。。。本想打脸适可而止……你非要往上贴。。。
话说回来了,你对普通话的转调知道多少呢?
![]() | 1 Tumblr OP 好像在“不是问题的问题”那个节点,不会显示在首页的“全部”里。 |
2 BakaMikuu 2019-12-12 12:56:29 +08:00 via iPhone ![]() 成都人:爹地 妈咪(男 |
3 dobelee 2019-12-12 13:00:30 +08:00 via iPhone 跑个题。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只要交流的目的达到就完成了使命。每天扣变调和多音字的真是无聊至极,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标准。很多奇葩多音字更是绝伦。 |
4 EminemW 2019-12-12 13:01:47 +08:00 via iPhone 普通话是 4 3 吧 |
5 sgcls 2019-12-12 13:01:55 +08:00 via iPhone 我们这叫 bǎ bá |
![]() | 我们那是二声,奶奶是四声( baba 的四声) |
![]() | 9 designer 2019-12-12 13:08:20 +08:00 via iPhone 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普通话,baba,mama 这种哺乳类的通用称呼很多地方都差不多。周围怎么叫就怎么叫。 |
![]() | 10 LiYanHong 2019-12-12 13:13:14 +08:00 我们这还真有这种读法(矿务局话) |
![]() | 11 Libby520 2019-12-12 13:13:43 +08:00 ![]() 西北某些地区方言里,三声读四声,四声读一声或平声。 比如:打,读作 dǎ。 我们读四声,dà(大); 我要打死你! 注意这句话的发音:卧妖大四逆。 至于爸爸,我们喊靶拔( bǎ bá) |
![]() | 12 ijustdo 2019-12-12 13:13:49 +08:00 汉语变音规则 5.叠音词 ( 1 )称谓、人名和其他名词; ( 2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词和 A 不 A 的动词或形容词短语;某些重迭形式的名词第二音节要读轻声,动词重迭式的重迭部分以及夹在重 |
![]() | 14 watzds 2019-12-12 13:22:01 +08:00 via Android 我就是这么叫的,浙江台州 |
![]() | 15 watzds 2019-12-12 13:26:12 +08:00 via Android 不过台州叫法很多也不统一,一个字,两个字叫,音也不同 |
![]() | 16 DANG 2019-12-12 13:30:03 +08:00 比如蒙古都是三声,口语就是把蒙变为二声 |
17 ochatokori 2019-12-12 13:30:47 +08:00 via Android 什么阴平阳平… 为什么我只学过一二三四声 |
18 laoyur 2019-12-12 13:50:41 +08:00 我想搭车问一个困扰许久但又不知道怎么搜索答案的问题: “一”、“衣”拼音都是 yi,为什么实际念起来却是两种音?“衣”发音的时候牙齿明显闭得更紧 是因为我是南方银的关系吗?但我明明听标准普通话也是两种不同的发音…… |
19 PriestTomb 2019-12-12 14:01:06 +08:00 ![]() 某中原官话小分支,爸爸一般读单字,念 bā |
20 PriestTomb 2019-12-12 14:01:45 +08:00 对了,妈妈也是读单字,念 mǎ |
![]() | 21 tianhei826 2019-12-12 14:03:19 +08:00 叫爹不就完事了。总没分声叫的吧 |
23 laoyur 2019-12-12 14:07:44 +08:00 @DANG 好的,感谢反馈,难道真的是因为吴语区的关系,然后我听标普时,耳朵也自动“欺骗”我了…… 说到这个“欺骗”的“欺”,也是同理,我自己的感觉是,它跟“油漆”的“漆”发音一样,但跟“七”个葫芦娃的“七”不一样 |
![]() | 24 cmdOptionKana 2019-12-12 14:09:44 +08:00 S: 还有一个典型的变调场景是叠字的时候,比如说“爸爸”,回家喊你爸的时候如果不变调,他肯定以为读书读魔怔了 Y: “爸爸”估计只有环北京一带才会变调 Y: 去其他地方,你要是还读 bà ba,你爸才真觉得你魔怔了 这里 S 说“爸爸”会变调,Y 也说会变调,但其他地方变的调与北京不一样。 这样理解没错吧? 后来 Y 说 “不少地方的正音是阴平,而不是去声” 我觉得沟通开始出现问题的地方在这里。 从这里开始混淆了标准普通话与方言,把这两个混在一起说必然越说越乱。只要把标准普通话与方言区分开来说,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了。 |
27 laoyur 2019-12-12 14:30:47 +08:00 @Erroad 你这种跟帖主说的是一回事,跟我说的不是一回事 我说的大致可以确定是方言(吴语)的影响了 “移”动,“一”切 “理”论,“力”气 这两个在我这都是不一样的,前者的 i 发“依”音,后者的 i 接近(但不完全是)“ie”,发音时牙齿是不闭合的 有没有苏南的同学来举个手 |
![]() |
![]() | 29 amazingrise 2019-12-12 14:45:59 +08:00 via Android ![]() @laoyur j q x 读音会有差别,这是尖团合流的锅。 |
![]() | 30 Tumblr OP @laoyur #18 说到变调,最常说的就是“一、不”变调。一不是两种,是很复杂。 1. 本身是阴平,即一声,表示序数词时不变,比如一楼,第一; 2. 在去声前面的时候变阳平,比如一个,一栋; 3. 在非去声前面变去声,比如一天,一年,一统江湖; 4. 在单音节重叠动词中间读轻声,比如听一听,看一看; 5. 还有个根据语意的, 比如同样是“一连”: 5.1 说“一连士兵”,就是一整个连队的士兵,表序数词,此时读阴平 5.2 说“一连五天”,这里的“一连”表示连续五天,遵循上面的第 3 条,读去声 |
![]() | 32 Tumblr OP @laoyur #18 貌似上一条没解释到你的问题。 一、衣在同读阴平的时候是一样的,完全一样; 在一变调的时候不同,但不同的是调,不是发声位置。所以你觉得两个的发声位置不一样,应该是自己的发声习惯的问题,如果要考普通话的话,需要调整。 |
33 laoyur 2019-12-12 15:03:55 +08:00 @amazingrise 感谢回复,尖团问题去搜了看了下,但尖团似乎只是针对声母? |
34 ljpCN 2019-12-12 15:05:46 +08:00 via Android 你不能用普通话的拼音来对方言进行注音。 |
35 vinew   2019-12-12 15:07:46 +08:00 via iPhone 很烦那种自己是标准特地纠正别人发音的行为 |
![]() | 36 hiths 2019-12-12 15:11:56 +08:00 新疆人差不多是这样的 |
![]() | 37 Tumblr OP |
![]() | 38 anteros 2019-12-12 16:06:37 +08:00 我们这都是 爸爸妈妈嗲嗲,都一声的 |
![]() | 39 SilencerL 2019-12-12 16:19:22 +08:00 单说福州: 很大一部分上了年纪普通话说不好只会说本地闽东方言的人, 读"爸爸"的确都是"bā bā", 这估计和方言影响有关. 比如我奶奶姑姑他们想找我爸就会问我: "你 bā bā 在 nā 里啊" |
![]() | 40 px1396 2019-12-12 16:21:17 +08:00 ![]() 苏北鲁西南是这个口音啊 |
![]() | 41 RRRoger 2019-12-12 16:30:52 +08:00 苏北 是四声读一声;一声读四声 (淮安人 |
42 dhkjenfbfu 2019-12-12 16:53:31 +08:00 这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么多地方爸和八同音的 |
43 1a0ma0 2019-12-12 16:55:31 +08:00 从来没叫过爸爸,我从来只叫爸( bā)(方言 |
44 OneTomato 2019-12-12 16:55:41 +08:00 成都: 老汉儿 |
45 dremy 2019-12-12 17:00:44 +08:00 via iPhone 一、不 这些字后面跟的字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有疑问请查阅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 |
![]() | 46 ccyu220 2019-12-12 17:20:53 +08:00 我外婆那边叫 Bō Bō |
![]() | 48 DANG 2019-12-12 17:43:38 +08:00 @wtf12138 #47 是这样的,但是字不同的读音应该是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在这里蒙古的“蒙”应该按照三声来读,但是碰巧这个词两个三声的字,所以第一个字应该读成二声。 |
49 wiken 2019-12-12 17:45:56 +08:00 不是 粑粑 吗? |
![]() | 50 CharmanderS5 2019-12-12 18:32:38 +08:00 福州人路过 福州话语境下 爸爸两个字确实都读作第二声 ---这让一个北漂的福州人想家了。。。。 |
![]() | 51 freedomSky 2019-12-12 18:42:11 +08:00 很好奇我大荷兰的音调是怎么来,和 @Libby520 讲的情况一样 |
52 charlie21 2019-12-12 19:18:35 +08:00 omg |
53 vanityfairn 2019-12-12 20:40:37 +08:00 bā bā。江南乌镇人 |
![]() | 54 laoyuan 2019-12-12 23:01:14 +08:00 转调我知道一个,两个三声的连起来读,前边那个读二声 洗脸,其实经常读作 席脸 海草,其实经常读作 孩草 |
![]() | 55 laoyuan 2019-12-12 23:02:35 +08:00 因该叫变调,转调是音乐名词 |
![]() | 56 laoyuan 2019-12-12 23:05:34 +08:00 主贴中的例子属于轻声变调 |
![]() | 57 laoyuan 2019-12-12 23:07:56 +08:00 我查了一下,轻声似乎已经从变调里面独立出来了,就叫轻声 |
![]() | 58 ihipop 2019-12-12 23:10:29 +08:00 via Android 吴语区,确认。 |
![]() | 59 iamwho 2019-12-12 23:22:35 +08:00 不切实际,全国有多少人会直接用普通话叫爸爸叫“爸爸”的? |
![]() | 60 mxalbert1996 2019-12-12 23:25:57 +08:00 via Android 南京人表示方言里确实是八八。 |
![]() | 61 Yvette 2019-12-13 03:34:09 +08:00 西南官话区农村小语种表示两个字的时候第二个字是轻音 |
![]() | 62 CantSee 2019-12-13 08:35:08 +08:00 第三声 |
![]() | 63 hoshizukiko 2019-12-13 09:19:59 +08:00 我爸那边口音好像听起来是(第二声)(轻声),我不用方言,直接喊老爸 |
64 gaifanking 2019-12-13 09:34:39 +08:00 我们那里是,河北东边 |
![]() | 65 pheyer 2019-12-13 09:35:24 +08:00 @hoshizukiko 你爸那边是湖北的吗?我们那就是叫单字“爸”,听语调应该是第二声,有轻微变音,本人老家鄂东南 |
![]() | 66 pheyer 2019-12-13 09:36:46 +08:00 我们那里的爹是爷爷的意思 |
67 tankren 2019-12-13 09:43:06 +08:00 baba 轻音 ba 轻音 láo zi 第三人称指代,一般不当面用,例句:偶里 láo zi (我爸) |
![]() | 68 hoshizukiko 2019-12-13 10:16:57 +08:00 @pheyer 不是,按他们说法是河南湖南迁到江西的,算湖南话?我也搞不清 |
![]() | 69 Caan07 2019-12-13 10:20:52 +08:00 我们叫老窦(音“豆”)。 引用了五代人窦禹钧教子有方,后来五子登科的故事,以表示对父亲极端尊崇。翻阅旧《三字经》,里面有这么一段“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据说,窦燕山,姓窦名禹钧,燕山是他的出生地,官居右谏大夫。窦禹钧操守清廉,当仁不让。建义塾,请名儒以教贫士,尤其教子有方,五子(长仪、次俨、三侃、四诵、五僖)经他细心教养,皆出仕成名,号为窦氏“五龙”。明清以后,《三字经》这本儿童启蒙必读的教材问世,自此,书中的典故脍炙人口,广泛流传。 于是窦燕山成为世人景仰的“模范父亲”,人们往往把教子有方的“父亲”喻为“老窦”。 |
70 lonewolfakela 2019-12-13 10:26:12 +08:00 呃,我是四川人,我说四川的话的时候“爸”确实和“八”同音调,但是这俩都和“拔”同音调,然而和“巴”音调不一样…… |
71 nicevar 2019-12-13 10:31:34 +08:00 四川、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很多地方都读成 baba 第一声 |
![]() | 72 shansing 2019-12-13 11:01:18 +08:00 |
73 misaki321 2019-12-13 11:15:43 +08:00 老家倒是会有人叫 bǎbà |
74 songkeys 2019-12-13 11:29:38 +08:00 喊「爸爸」的时候我用平声,但是跟别人说话中提到「爸爸」的时候我用去声。 --- 问题描述中的示例属于“连续变调”现象:在语言学中,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这种现象叫"连续变调"。“不”字的变调规则是:如果后一个字是去声,则变成阳平;相同动词重叠时,如果“不”字在中间,变为轻声,例如“想一想”、“看一看”。存在因为变调而产生的多音字,但并不是所有的变调情况都属于多音字。 作者:小屿艾瑞尔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83198/answer/413844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75 666VS2333 2019-12-13 12:21:34 +08:00 via Android 我们这一代直接喊爹( dia 4) 多点,上一代会喊阿爹.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