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形似 “白话文概括出主要 /章节内容” 的套路文体频繁在本站出现,
之前没有简洁贴切的词汇来形容,今天读到此文后,发现 “拆书” 来形容非常形象直白,原文地址:
http://www.tmtpost.com/3686155.html
Web Archive 存档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04160033/http://www.tmtpost.com/3686155.html
说到这里大家基本可以知道目前大部分知识付费平台的“拆书”生产模式:
1、找兼职学生或撰稿人阅读出版社的大部头书籍,拆解成适合口语说出的文字稿;
如果你把大部分知识付费真的当成知识去看,它大概率是被高估了。但是如果你只是把它作为娱乐化的消费产品去看,它其实和电视剧、综艺、电影一样,没那么稀奇。
1 secondwtq 2019-01-05 23:17:36 +08:00 拆书文不少,但是本站上面发出来还收钱的貌似没几个吧 |
2 cqcn1991 2019-01-05 23:25:54 +08:00 via Android 。。。。认识有朋友做这个的,属实 |
3 nmsl 2019-01-05 23:53:17 +08:00 有个东西叫 blinkist,就是专门拆书的 |
4 conge PRO 这种事儿在自媒体时代之前,是其他大众媒体在做。广播,电视,报纸,都有读书讲书类的节目专栏,其生产方式,和现在自媒体的“拆书”,也大同小异。 只是现在,大量自媒体开始批量搞这个,吸引很多眼球而已。也没什么不对,也没什么不好。知识付费是不是能被当作知识来看,取决于受众。如果受众用它来帮助自己选书,快速了解书的主要内容,那么它就是知识。如果受众只是拿它来消磨时间,虽然作用上同影视综艺评书没什么区别,但是毕竟也提供了影视综艺之外的多样化选择,有着与影视娱乐品不同的功能。 就像菜刀,虽然主要目的是厨具,可是有时候也会被当作“凶器”而禁售。也不能因为已经有了锅碗瓢盆这些厨具,或者厨师可以手撕蔬菜,便说菜刀没什么稀奇。是吧? |
5 peneazy 2019-01-06 06:49:41 +08:00 via iPhone 平常心看待,时代发展的产物。时间会留下有价值的付费知识。 |
6 panda 2019-01-06 11:52:09 +08:00 via Android 就像游戏用金手指一样,没过程乐趣的。 |
7 arnie 2019-01-06 12:24:38 +08:00 via Android 问一下有人知道怎么把页面提交到 Archive 让它迅速收录存档吗? |
8 likuku OP @arnie 我用这个 Chrome 插件,一键收录: Save To The Wayback Machine - Chrome 网上应用店 :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save-to-the-wayback-machi/eebpioaailbjojmdbmlpomfgijnlcemk |
9 nsynet 2019-01-06 13:00:15 +08:00 应该很多都是拆了之后做成音频节目吧,平时没有时间看书,只能上班路上听书,这样也算不错的呀, |
10 ericgui 2019-01-06 14:32:15 +08:00 我个人觉得 IT 行业的教程还是有必要的,一方面确实节省时间,二方面吧,很多坑,如果你搞明白了,讲给别人听,这是有价值的。 老师们不也是拆书么?如果都崇尚自己读,那何必上学呢? |
12 BingoXuan 2019-01-07 09:36:38 +08:00 via Android @ericgui 类比推理很好,但不要找错共同点。老师基于自己教育者进行知识传递的,传授知识只是工作形式,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等才是他们工作重点。农民种田和农学研究者种田根本就两码事 |
13 XOXO360 2019-01-07 11:49:11 +08:00 via iPhone 现在有几个是知识付费?不都是内容付费吗?如果您发现有知识付费,烦请推荐几个,谢谢 |
14 abmin521 2019-01-08 12:56:18 +08:00 拆电影 x 分钟看电影? |
15 sgissb1 2019-01-10 10:13:06 +08:00 感觉和外卖有很多相似之处,看似方便大众,增加各种效率。 但一不小心就滥用,接着就成了懒人借口,再时间一长搞不好就成另一种毒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