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纳技术成熟度曲线,技术成熟经过 5 个阶段:
1 是萌芽期
2 是过热期,可能出现泡沫
3 是低谷期,又称幻想破灭期
4 是复苏期,又称恢复期。人们开始反思问题,并从实际出发考虑技术的价值
5 是成熟期
AI 现在属于哪个阶段
1 whileFalse 2018-12-26 08:50:25 +08:00 2 ~ 3,偏 3 |
![]() | 2 cnbobolee 2018-12-26 08:50:42 +08:00 ![]() 梦想期 |
3 huayixue 2018-12-26 08:55:47 +08:00 幻想期 |
![]() | 4 iiduce 2018-12-26 08:56:28 +08:00 误解期或者说探索期,未来会重新定义。 |
![]() | 5 daigouspy 2018-12-26 08:57:38 +08:00 via Android 量变还没到质变的阶段 |
![]() | 6 labnotok 2018-12-26 09:01:21 +08:00 via Android ![]() 了解点历史就会知道, 上个世纪就已经火过然后破灭、进入低谷了, 这次已经是时隔十几二十年之后的复苏了 |
![]() | 7 singerll 2018-12-26 09:02:10 +08:00 ![]() 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的阶段 |
![]() | 8 alphadog619 2018-12-26 09:03:17 +08:00 觉醒阶段吧 |
9 jzq2018cn 2018-12-26 09:12:16 +08:00 1,2,3,4 反复运行多次,才能积累到住够的技术 |
10 wmwwmv 2018-12-26 09:14:09 +08:00 AI 起起落落都好几波了,这个规律并不是那么的普适,要不大家都能赚钱了,硬说的话 2-3 之间吧 |
11 t6attack 2018-12-26 09:15:51 +08:00 ![]() 从强 AI 角度来讲,是 0:高级分类器阶段,啥也不是。 AI 一旦掌握 自主学习 & 改进自身 的能力。从 0 一夜间跳到 6。不存在中间过程。 从弱 AI 角度来讲,浅层网络 /分类器 已经完整经历了 LZ 说的 5 个阶段。深度网络处于 2。 |
![]() | 12 ybbswc 2018-12-26 09:19:38 +08:00 via Android artificial idiot |
13 zhchaos 2018-12-26 09:21:38 +08:00 弱人工智能阶段,人工弱智阶段 |
![]() | 14 Mac 2018-12-26 09:23:59 +08:00 via Android ![]() 处于大家都在单方面宣布自己定义了 ai 的时期 |
![]() | 15 xiaodngus 2018-12-26 09:24:50 +08:00 起名期 |
16 miscnote 2018-12-26 09:27:58 +08:00 最好的认知手段,就是你自己投入进去搞一搞。 |
![]() | 17 imn1 2018-12-26 09:35:01 +08:00 @labnotok +1 其实 2/3/4 是要反复循环多次的,目前仅仅是第二次循环的 2~3 这种循环往往也跟一代人有关,当一代人认知加深、热度消退,剩下能继续坚持的不多,然后下一代人从零认知,又再产生热度,接着又是认知加深、热度消退…… 我举一个简单例子: 初学英语,经常要学「情景反应」 how are you i'm fine 现在的「 AI 」就是这种状况,伪 AI 只能识别一个句子,应对也只能是一个句子;真正的 AI 是能识别 how/are/you/I/am/fine ……,能辨识前三个词组成的句子的意思,然后从词库提取后三个词组成应对的句子,而不是识别和应对一个「情景」;如果没有设定,极可能 what are you 就无法应对了 「你是个什么东西」,这句话疑问句和质问句意思天壤之别,目前的 AI 能识别这两种语气情景我已经点赞了,更别说从单词造句识别 简单说,目前 AI 能「组句」但不能「造句」,后者才是真正的「思考」 说「伪」可能有点过,实际是粒度大小,从整句到单词造句,是一个质的飞跃,应该非常漫长,恐怕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其实不用看那么多吹嘘的例子,你单单从机器翻译可以判断 AI 的能力,机器翻译算是 AI 多年发展中表现比较平稳的(渐进),其他的例子很多都是吹出来的,什么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等,都是处于「调参」阶段,参数不同,表现差异就很大,所以单看「结果」是没用的 |
![]() | 18 Yiki 2018-12-26 09:44:22 +08:00 凉凉的时期.. |
![]() | 19 Libby520 2018-12-26 09:45:48 +08:00 你好,不知道。 |
![]() | 20 metaquant 2018-12-26 09:52:51 +08:00 记得李开复说过:技术总是在短期内被高估,但是在长期又被低估”,我觉得挺有道理,描述 AI 挺适合的。 AI 目前确实处于过热的状态,很多人跑了个线性回归就说我在做 AI 了。但是 AI 在长期里确实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技术,当一轮又一轮泡沫过后,裸泳者被淘汰,剩下的有真正技术积累的公司会让 AI 发挥出我们现在难以想像的威力。 |
![]() | 21 artandlol 2018-12-26 09:53:49 +08:00 via iPhone 等量子计算机出来才会真正爆发吧,现在是弱 ai |
![]() | 22 sanmaozhao 2018-12-26 10:22:05 +08:00 AI 的范围也太大了,每个细分领域成熟度肯定是不同的。 比如 OCR、语音识别已经非常成熟了,NLP 很多领域还比较初级。 参考下图吧:  |
![]() | 23 sanmaozhao 2018-12-26 10:31:49 +08:00 ![]() |
![]() | 24 chenyu8674 2018-12-26 10:43:10 +08:00 现在的 AI 本质上只是更复杂的固定算法,与“自由思维”还差的很远 |
![]() | 25 deadEgg 2018-12-26 10:46:08 +08:00 认识的已经有厉害的赚了一桶金了。 做的是食堂自动计费。 |
26 XOXO360 2018-12-26 11:31:07 +08:00 via iPhone 现在 ai 是真的‘人工’智能……参考 ifff 这种 |
27 jeffsun 2018-12-26 11:44:39 +08:00 计算机性能差太远 |
![]() | 28 blless 2018-12-26 15:15:12 +08:00 via Android 专项业务的弱 ai 现在也秒杀人类了,只是没有电影中那么神秘而已,不过就算这样商用价值也很大了了,资本也不是傻子好吗 |